源于伊斯蘭教的傳統民俗節日
??? 回族的開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都是源于伊斯蘭教傳統民俗節日。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2/07/86551b3054159f46528377423000493f.jpg)
節日宰牲???
???? 開齋節。是鳳凰鎮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于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舉行。每年伊斯蘭教歷九月是回族的齋月。齋月期間,凡是成年的健康穆斯林男女(除了旅行者、老弱病人外)都要封齋。在日出之前可以吃飽、喝足,日出以后,至太陽西下,都要做到滴水不飲,粒米不食。平時抽煙的人也要戒煙,還要克制私欲,斷絕邪念,以示篤信真主安拉。整個白天充滿著莊重肅穆的氣氛。日落天黑后人們可以飲水進食,左鄰右舍可以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可以熙熙攘攘、來來往往。從齋月開始,參加齋月禮拜的穆斯林便來到清真寺進行大凈(全身沐浴)或小凈(洗手、腳、臉),舉行齋月禮拜。有些人還徹夜不眠地念經,以示誠心。封齋的最后一天,尋看新月,見月的次日即回歷十月一日舉行開齋。這一天,人人沐浴,穿上節日的盛裝,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和慶祝活動,大家互相握手,互道節日問候。節日期間,家家戶戶都備有各式各樣的食品,如炸馓子、炸油香及蜂蜜、奶茶等,用以招待貴客或饋贈親友。情投意合的青年男女也十分重視這個節日,喜歡在這一天遵照回族的習俗舉行婚禮,期望今后幸福吉祥。即使是平時關系稍有怨恨者,也會通過互相的問候祝福,冰釋宿怨。開齋節后又恢復正常的生活。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2/07/d100b91878c794060dcfa5c7c5c13643.jpg)
開齋飯???
???? 古爾邦節。古爾邦節又稱宰牲節、忠孝節。按照伊斯蘭教規定,教歷每年十二月上旬是穆斯林前往伊斯蘭教圣地麥加“朝覲”的日子。朝覲的最后一天(即十二月十日)為古爾邦節。節日當天回族同胞宰殺牛羊,獻祭真主,并共同進餐慶祝。節日前一天,三亞回族有一習俗即“游墳”。做完晨禮,家里男人便到海灘墓群邊“游墳”(意即掃墓)。這天遠離家鄉的人,也要趕回參加此活動,親朋好友間可互相“游墳”。“游墳”時,邊念《古蘭經》,邊為墳墓培土、插花,緬懷先人。婦女不參加游墳。回來后,家家戶戶打掃房屋庭院,宰殺牛羊,制做糕點。節日這天,人們全身沐浴,穿上盛裝,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地匯集到清真寺參加聚禮,聆聽阿訇宣講《古蘭經》,還走親訪友。而青年男女或在庭院里,或在廣場上,載歌載舞歡慶自己的節日。??? 圣紀節。伊斯蘭教歷三月十二日,這一天是穆罕默德的誕辰,為了紀念這位偉人而把此日規定為節日;也是贊頌穆罕默德功績,不忘穆罕默德的圣訓、教誨的日子。在這一天要舉行慶賀紀念儀式,穆斯林教徒聚集在清真寺內聽阿訇講經然后游玩一天。還要宰殺牛羊,設宴聚餐,同時按戶饋贈牛羊肉和油香。節日的開支,由教民們依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回賜清真寺,再由寺管操辦節日所需物質,剩余的也由清真寺安排使用。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