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演進:
激活旅游的文化根脈
頭兩年,大小洞天在活動設計上,嚴格按道家儀規進行。雖然游客的反映較為熱烈,但他們遇到了一個尷尬:囿于種種原因,邀請一些貴賓參與,蒞臨者往往頗有顧慮。
從唐代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如何將上千年的民間傳統習俗與具有現代特質的“時尚活動”結合起來?大小洞天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創舉——成立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將環保這個時髦的主題與古老的龍抬頭節結合起來。
從2007年開始,保護海洋成為龍抬頭節一項重要活動。事實證明,這個創意獲得了巨大成功,極大地激活了龍抬頭節。藍絲帶成為發源于三亞,國內甚至國際都頗有名氣的NGO;龍抬頭節也借此家喻戶曉。
在某種程度上,藍絲帶與大小洞天已經緊緊地捆綁在一起,成為一種文化符號。記者以“藍絲帶”為關鍵詞百度,找到近萬條相關新聞,大部分與三亞大小洞天有關。
每年這個時候,三亞很多人在送走春節一個月后又過一次“年”。崖城鎮起晨村村民秦名岑說,這一天村民都會集體到大小洞天賞春游玩,祈福納祥。
首都師范大學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陳明受聘長期擔任大小洞天的文化顧問,他說,大小洞天已成功地將二月二植入普通百姓家庭,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大小洞天副總經理李萍說,年年辦二月二,都為怎么作、作什么苦惱,但注入海洋保護的元素后,節慶效果、社會效益一下子就凸現出來。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