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3/30/d02396ce9b744bd700fa5fa5ccc0fe74.jpg)
??? 1940年代初,在海口五公祠留影的女子。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翻拍
?
???? 1940年代的海口街景是怎樣的?文昌縣城的景觀又是如何?黎族同胞的生產勞作情景是什么樣子?借助海南省海口市博物館最近征集到的一批日文書籍和圖文資料,人們可以真實地看到70年前的這些景象。
????28日上午,海口市博物館館長張健平帶上一批20天前征集到的文物,拜訪海南師范大學教授張興吉,請他品鑒這些文物,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日文書籍、老照片和明信片。記者聞訊前去采訪,只見這批“寶貝”中有4本紙質已然泛黃的舊書,全部都是用日文印刷,但封面的書名是可以辨認的漢字——《海南島》(兩部不同的書,分別在我國南京和日本東京出版)、《佛印南支海南島寫真集》和《海南島地志抄》;除了這4部書之外,還有60多張日本人拍攝、繪畫的有關海南島的照片和圖片,有的還被著色后制作到明信片上,內容涉及南渡江的景色、府城和海口的老街、絞臉的動作和黎族地區的生活場景等等。
?
?
相關鏈接:
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開館 建筑面積20萬平米
國家南海博物館選址 海南陵水黎安港
海南圖書館博物館春節文化活動豐富 吸引市民參觀游玩
200件藏傳佛教藝術珍品亮相海南省博物館[組圖]
800年前南宋古沉船 今天在省博物館開展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3/30/53c051fbba82639ae3c229090d879a89.jpg)
70年前的海甸溪 海南日報記者 陳耿 翻拍
???????張興吉教授認真翻閱和辨別書籍和圖片后,認為昭和十五年(1940年)出版的《海南島》一書價值最高,該書由中國人張維漢在全面抗日前專程來瓊撰寫,旨在呼吁海南島加強建設和防衛,以免淪為日占區;抗戰爆發不久,日本人發現了這部書,于是在中國組織人員翻譯,在南京出版;而另一部在東京出版的《海南島》,內容相對簡單得多,只是薄薄的一本小冊子,主要是通過對日本國內宣傳,達到發動國民來瓊侵略開發的目的。
????“《佛印南支海南島寫真集》反映的是海南的社會生活場景,幾乎看不到日軍的身影,這是日本軍方有意為之,以淡化其侵略的事實和色彩;《海南島地志抄》(1942年出版)摘錄了海南方志《瓊州府志》大量的史料,看得出日本在侵瓊后,有意識更多地了解海南的歷史和風俗。”張興吉說,目前發現的日本人出版有關海南島的書籍,已超過400部,海口市博物館征集到的這幾部書,都是難能可貴的史料,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此外,張興吉對60多張反映海南民俗和民族風情的老照片和老圖片也很感興趣,尤其是很大一部分生動地記錄了海口人的生活細節,如市民生活風貌和服飾特點,這些信息折射出海口作為移民城市,深受東南亞文化影響。
?
?
相關鏈接:
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開館 建筑面積20萬平米
國家南海博物館選址 海南陵水黎安港
海南圖書館博物館春節文化活動豐富 吸引市民參觀游玩
200件藏傳佛教藝術珍品亮相海南省博物館[組圖]
800年前南宋古沉船 今天在省博物館開展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