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天后祀奉”入選第四批海南省級非遺名錄
    來源: 海口晚報 作者:陳小萍 時間:2012-05-25 17:22:09 星期五

    ????近日,海南省公布了第四批省級非遺名錄,海口傳喜訊,天后祀奉榜上有名。據了解,海口天后祀奉從元代開始在民間形成,至今已700多年。然而,這將近千年的傳統文化有日漸萎縮的現象。天后祀奉,亟待挽救。

    天后祀奉簡介

    ????天后祀奉分布于海口市區及周邊的沿海漁村。海口白沙門天后宮(后重建于中山路)是天后祀奉活動的發源地,隨后分布西門外、新埠以及西秀鎮新海村等地。海口(包括轄區的沿海漁村)現有天后宮(天妃宮)28座。

    ????每逢媽祖誕辰(三月二十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宮(天妃宮)都要舉行祭典活動。

    申遺,我們做了很多努力

    ????今年的4月11日,也就是農歷三月二十三,是媽祖誕辰1052周年。記者在海口秀英區新海村天妃宮目睹了天后祀奉的整個過程:宮廟前搭蓋一座拜亭式祭筵,祭筵安放燭臺、香爐,祭品有全豬、羊、雞、魚、飯及水果等,主祭人誦讀祝文,陪祭人虔誠上香、奠帛、行三跪九叩大禮……當天,前來朝拜媽祖的人很多,記者身邊不斷有虔誠的人們朝著塑像的方向叩拜,有些人的嘴里還默默地咀嚼著“慈航”“普渡”等詞。

    ????一個月后,天后祀奉入選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對眾多的媽祖信徒而言,是天大的喜訊”,海口天妃宮負責人、民間活動代表性傳承人林克公告訴記者,為了申遺,媽祖信徒們多年以來做了很多工作、很多努力。

    ????“我們目前正在商議,準備在今年的九月初九,辦一場大規模的祭祀活動,以此悼念天后娘和慶祝申遺成功。”林克公說道。

    民間信仰形成民俗文化

    ????記者了解到,天后祀奉最原始的祭祀形式只是漁民和航海者在船上或宮廟中供奉媽祖神像,祈求航海平安的家庭性祭祀。

    ????新海村的一位老漁民告訴記者,聽老一輩的人說,很久以前并沒有這么大型的官方祭拜活動,漁民大都在家舉行家祭,拿出煮熟的豬肉和青菜,斟上自家釀的清酒,面朝大海,插上香燭,向媽祖祈福禱告。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現代文化的逐漸融入,天后祀奉從敬香祈福求出海平安發展到以宮廟為主要活動場所,以習俗和廟會等為表現形式的民俗性活動。”海口市媽祖文化交流協會負責人、主持廟會代表性傳承人羅家善表示,媽祖文化經過一千多年的傳播演繹,已經走出單純的民間信仰殿堂而形成一種影響廣泛的民俗文化。

    ????“每次祭祀時,舞龍、舞獅、放燈、唱戲等活動絡繹不絕,還有許多海外華人不遠千里前來朝拜。”羅家善說,媽祖信俗是社會最廣泛關注的一種特殊民間信仰,經過千百年的歷史積淀,已經融入了民眾生活之中。

    ????“媽祖文化已經超越了血緣、地緣、群體而成為一種普遍的信仰。”

    亟待挽救的傳統文化

    ????當我們的近鄰將千年前舶來的“和服”“茶道”奉為國粹并不斷發揚光大時,我們驚訝地發現,很多由中國創造的“文化”正在慢慢地衰弱甚至消失。天后祀奉同樣也處在這樣一個微妙的時期。

    ????海口市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的天后祀奉看似頗為熱鬧,實際上卻留下了很多無奈。其實,除了少數的傳承人外,大多數游覽的人們不過是湊湊熱鬧,甚至很多年輕人根本不知祀奉者巡游、表演所為何事。近年來,從考察中發現,海口各天后廟的狀況不容樂觀,廟宇破舊,有的甚至被民居占據,設施也日益陳舊,今后的日常維護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記者陳小萍)

    ?

    相關鏈接

    海南“非遺”走進深圳文博會
    紅線女獲授全國非遺先進工作者
    海口舉行“非遺”項目虎舞擂臺賽 8支隊伍齊亮相

    ?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