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6/19/8e2da4fd6cd78f23840402f3e442ae87.jpg)
樂城舞龍隊拜訪城隍爺。鄭 偉 攝
??? 樂城島鬧元宵:年仔比大年熱鬧
????位于海南省瓊海市博鰲鎮的樂城曾是瓊海的政治經濟中心。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樂城被設為樂會縣治直至新中國成立后,歷時652年。如今的樂城古風遺留隨處可見。
????對深受中原文化熏染的樂城人來說,起源于中原內地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顯得格外重要,當地人稱元宵為年仔(小年)?!安还艽竽暝谀睦镞^,年仔是一定要回家里過的?!?9歲的王春冠是土生土長的樂城老居民,他說,樂城人的年仔比過大年還要重要。
????歷經千年隨時代不斷變遷
????樂城的元宵節歷經上千年,內容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曾暉介紹,在宋朝,樂城元宵觀燈,花燈品種繁多,巧奇百出。到了明代,樂城燈節活動更為紅火,海南詩人楊碧云的詩為后人展現了當時的盛況:“滿城羅綺飏香風,鬧看星球火樹紅?!碑敽D媳就翍颦倓〕霈F后,熱鬧的元宵節場面也吸引了島內瓊劇名班到樂城來唱戲。
????到了清代,樂城鬧元宵活動更是規??涨?。除了掛燈籠、燃燈、放煙花、猜字謎、聽瓊劇助興外,后來又增加了醒獅、舞龍、木偶戲、賀八音等表演。除了各種形式的表演,人們還會迎神,神的主角是城隍爺。而元宵晚上的舞獅、敬神肥雞等活動不僅供觀賞還參加比賽。這些習俗大部分延續至今。
?
相關鏈接:
國外婚慶習俗:美國人怎樣辦婚禮?
海南民俗:樂東黃流鎮鄉村清明節傳統祭拜習俗
海南民俗:海囗“二月二” 習俗
海南回族:隆重熱鬧的婚姻習俗
?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6/19/af015181b23fc1cb1ca6881af553b7d7.jpg)
老漁民給魚模貼彩紙鱗片。鄭偉 攝
????樂城人四天的“狂歡節”
????王春冠告訴記者,樂城的元宵節一般要過4天,從正月十三持續到正月十六。最熱鬧的是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這兩天,期間有四件大事:迎神、“打將”(即祭祀活動)、“游燈”和肥雞賽。
????每到正月十三,樂城人的“狂歡節”就拉開序幕。從早到晚,其活動之多、燈火之盛,甚至超過大年初一。
????神明巡游在樂城人的元宵節中占據很重要的一部分。各路神明的巡街從每年的正月十三晚陸續開始,巡游隊伍沿途敲鑼打鼓、演奏海南八音,舞獅隊、腰鼓隊、花燈隊、舞鯉魚隊等齊齊出馬。人潮隨著巡游隊伍游動,路上經常被堵個水泄不通。
????元宵節期間,樂城人還會舉行各種比賽,比如對各種稀奇植物、舞獅隊、肥雞等進行評比,其中肥雞賽最為有名。肥雞賽由明代祭祀城隍爺的祭禮演變而來。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兩晚迎神活動開始前,在規定的古游燈路線上,各家都會在門口擺出自家最肥的公雞迎神。依照雞是否夠肥碩、雞煮的程度是否恰到好處、雞的造型是否美觀這三條標準,評審團將評比出贏家。
????城隍爺在正月十六晚的巡游則是樂城元宵游燈的高潮。城隍爺的雕像被成年男子抬著,醒獅在前開路,身后則是八九歲孩子裝扮成的六官輔治、八班隨行,接著是花燈隊、八音隊、舞鯉魚燈等,隊伍浩浩蕩蕩。每戶人家除了獻上肥雞迎神外,迎送的鞭炮更為熱烈。
????王春冠說,這幾年,有很多外地的客人來到樂城加入元宵鬧春。但在老人們記憶中,他們年輕時的樂城元宵節更為熱鬧。王春冠曾從村里的老人那里聽說,以前每過元宵,樂城的鞭炮紙都能沒到膝蓋。且不說老人們的描述是否有夸張成分,但憑此,我們也能想象當時那狂歡的場面。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6/19/d5a47be24280514de48f3a2131090e05.jpg)
樂城元宵肥雞賽。特約記者 蒙鐘德 攝
????瓊海人過年,最具特色的莫過于有著濃厚中原文化色彩的樂城島鬧元宵和代表著本地漁鄉文化的鯉魚燈鬧春。這兩種極具特色的鬧春民俗作為瓊海鬧春的代表,近日入選了第四批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曾暉是瓊海市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她全程參與了對瓊海鬧春這個非遺項目的調查和申請工作。雖然在這個已經進入盛夏的時節,無法親身經歷鬧春盛會,但曾暉和一些當地居民的描述以及圖片,為記者展開了一幅幅生動的鬧春畫面。
????省級非遺名錄新入選項目之四入選理由
????極具特色的樂城島鬧元宵和沿海漁鄉一帶的鯉魚燈鬧春是瓊海鬧春的代表。
????樂城鬧元宵是樂城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漁業生活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祭祀、競技活動為載體的,含有歷史、宗教、民俗、藝術等諸多文化內容的傳統民間文化活動,是保存較好的、能體現和諧、淳樸民風的文化載體,也體現了樂城民眾在儒家含蓄的內涵中特有的狂歡精神。
????鯉魚燈鬧春是瓊海沿海漁鄉一道靚麗的海洋歷史文化風景線,從明朝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了。鯉魚燈鬧春是瓊海漁鄉在春節期間所舉行的民俗活動,此習俗在瓊海市潭門漁鄉尤為盛行。鯉魚燈鬧春是慶祝去年的豐收,展望來年的美好,是一種民間健康的娛樂活動。
????漁鄉民俗:鯉魚燈鬧春漁民豐收
????如果說樂城的元宵節是中原文化在海南的傳承,那么鯉魚燈鬧春則是瓊海漁鄉一道獨特的海洋歷史文化風景線。從明朝流傳至今,這種在春節期間舉行的民俗活動已有幾百年。
????歷史上的瓊海漁鄉以潭門鎮為主,包括長坡鎮和博鰲鎮各漁村。每逢春節,當地村民都會組織鯉魚燈隊在春節期間鬧新春。正月初三至元宵期間,游鯉魚燈隊便走村串戶進行游燈舞耍。如今,這項習俗在其他地方已日漸稀少,唯獨在潭門仍然保留。
?
????鯉魚燈隊受漁鄉人歡迎
????魚,對漁家來說代表著財富。鯉魚燈進村入宅,喻意人丁興旺,財源廣進。所以,鯉魚燈隊走村串戶,總能受到熱烈的歡迎。
????每逢臘月來臨,潭門鎮的漁村便有村民自發組織起來,積極籌備鯉魚燈隊。他們自籌資金和自挑人選,全權負責購買和制作道具、教練舞耍鯉魚燈等工作。
????潭門鎮草塘村78歲的老漁民黃慶河13歲開始參與游鯉魚燈活動。在黃慶河的記憶中,他所看到的最壯觀最熱鬧的游鯉魚燈場面,是1941年村中舉行的一次元宵節“送燈”活動。當晚,村中父老邀請周邊各村一共13支鯉魚燈隊集中匯演。
????曾暉介紹,鯉魚燈隊是應喜鬧春節而臨時組織起來的。這個臨時團隊的領頭者,鄉間俗稱“鯉魚燈頭”。這個角色一般由漁村中熱心游鯉魚燈、有鯉魚燈舞耍和道具扎制經驗,以及威望較高者擔任。
????鯉魚燈隊中清一色是男子,由十七八人組成。其中角色有釣魚翁、舞珠、舞鯨魚、舞鯉魚、護魚等,并配有三人負責敲打鑼、鼓、镲。
????鯉魚燈隊進村添丁添財添吉利
????要組織一支鯉魚燈隊鬧春,組織者在上年的臘月初就必須開始籌備張羅。
????除了鯉魚燈頭拎的馬燈,樂手擊打的鑼鼓镲等這些可以租賃的道具外,魚珠、鯨魚、錦鯉,釣魚竿、小蝦或小魚等都需要手工制作。這些道具的制作工藝,都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傳統制作技藝。如今也只有村里的一些老人掌握這門手藝。
????在正月初三到元宵這段時期,每到夜幕降臨的掌燈時分,鯉魚燈隊便開始走村串戶舞耍鯉魚燈。鯉魚燈隊舞耍到各家,渴望增丁增福的人家,會跟鯉魚燈隊購買鯉魚燈,意為添丁添財添吉利。鯉魚燈隊舞耍一村又一村,每一家都不能遺漏。
????每年正月十六,是鯉魚燈鬧春的尾聲。潭門人認為,經過舞耍的魚蝦便有了靈魂。因此,鯉魚燈隊都要舉行銷魚儀式。鯉魚燈頭會帶著飯團、濃酒和熟肉供奉并燒香祭,把所扎制的鯉魚燈道具全部焚燒,請求各路神明把鯉魚送回龍宮。
????然而,這項歷史悠久的民間習俗現狀卻并不樂觀。曾暉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時尚文化的沖擊和影響,鯉魚燈鬧春所承載的文化藝術活動已被沖淡。鯉魚燈鬧春的民俗活動只有口頭傳授,沒有文獻專著記載,年輕人又不熱心傳承,面臨后繼無人的處境。(文海南日報記者符王潤)
?
相關鏈接:
國外婚慶習俗:美國人怎樣辦婚禮?
海南民俗:樂東黃流鎮鄉村清明節傳統祭拜習俗
海南民俗:海囗“二月二” 習俗
海南回族:隆重熱鬧的婚姻習俗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