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在校大學生拍攝海南飲食微紀錄片《老爸茶》
    來源: 酷網 作者:王亦晴 時間:2012-08-08 10:05:20 星期三

    ??? 寬敞通透的場地、簡單質樸的飲食、高談闊論的人群……一間老爸茶店就可以成為海南市井生活的縮影。近日,一部長約17分鐘的“微型”紀錄片《拾味海南·老爸茶》,將這熱鬧的場景一一再現。此片一經傳到網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許多網友感到意猶未盡,大呼期待更多新作。

      近日,記者采訪了該紀錄片的主創人員。他們都是90后的在校大學生,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他們計劃將《拾味海南》拍成系列紀錄片,通過打邊爐、涼茶、粉湯等特色飲食,將海南風土人情盡數展示。

    展示原汁原味市井場景

      “柴米油鹽醬和醋,還有那壺老爸茶。吵吵鬧鬧的溫度,簡簡單單的幸福……”該片一開始,就以海南本土歌曲《老爸茶》點出主題。屏幕上,只見茶室里坐滿了人,吃茶、看報、聊天、發呆……當然,也少不了菠蘿包、蘿卜糕、煎餃、薏粿等海南人耳熟能詳的特色小吃。

      記者還注意到,紀錄片旁白引用了作家譚書琴散文《生活在別處》的段落———“陽光穿堂而過,于是大半天的光陰被他們就著茶水一口一口喝進了肚里。這種神仙般的日子真是羨煞人。”

      這部充滿“小清新范兒”的紀錄片近日傳到優酷網上,3天里就有了超過2200次點擊和超過110條的回復。網友對此普遍表示肯定,也希望看到他們更多的作品。網友符弘Craig充滿懷念地說:“現在很多老爸茶店都關門了。”網友“蛋仔他爹”說:“牛腩飯、雞飯、清補涼……這些行業都面臨著斷代,需要有人宣傳。希望你們以后的作品能繼續深入挖掘海南的吃文化!”?

    90后大學生“拾起海南風味”

      記者采訪得知,這是群90后學生的作品。他們都是海南孩子,在不同的城市讀大學。高仁杰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專業學生,蒙俞彤是安徽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學生,邢菲菲是武漢工業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專業學生……今年初,因為拍攝微電影《海口我愛你》,這群孩子走到一起,繼而成為好友。

      這次,是蒙俞彤想出來的點子。她說,取名《拾味海南》有“拾起海南風味”的意思,她希望能拍十集,通過打邊爐、涼茶、粉湯等海南特色飲食,將海南風土人情盡數展示。

      她在QQ群上發布計劃后,朋友們紛紛出謀劃策,主動參與進來。據說,拍攝使用的器材、花銷都是他們自己湊的。從監制到導演,從文案到剪輯,從攝像到后勤……這群孩子默契十足,各有分工,又互相幫助,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做出了這部充滿趣味的紀錄片。

    記錄美食中的鄉情滋味

      蒙俞彤說,以前她很少去老爸茶店,最多“偶爾買份蘿卜糕打包帶走”。但身為海南人的她心中一直覺得———老爸茶大約是最有海南生活氣息的地方了。

      拍攝過程中,他們幾乎走遍海口各個角落的老爸茶店深入采訪,對海南老爸茶以及父輩們豁達閑適的生活態度都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原來,茶店也有那么多年輕人,原來茶店里也有那么有趣的文化!”蒙俞彤稚氣未脫地笑著說,“最重要的是,我還找到了全海口最好吃的蘿卜糕哦!”

      拍攝過程是溫暖歡快的,也有不順利的時候:因為不是記者,有時拍攝被茶客誤會,也屢次遭到茶店經營者的拒絕。“我們可以理解他們的擔心,會耐心解釋。”高仁杰說。

      “《拾味海南》很容易被誤會是模仿《舌尖上的中國》,但我們不是。”高仁杰有條有理地分析道,前者更傾向于探討食物背后的人文情感,后者重在講食物的來源和制作過程。他還透露,他們計劃用三個寒暑假完成這一系列作品。(記者?王亦晴)

    ?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