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馬上到了,很多校園招聘逐漸冷清了下來,不過仍有求職者利用“中場”休息時間尋覓工作。記者采訪發現,在薪水問題上,一些企業玩起了數字游戲,上演起“區間派”。這讓前來應聘的求職者有點犯糊涂:動輒相差幾千塊,究竟該相信前者還是后者?
薪水區間跨度大,求職者犯糊涂
中國藥科大學大四學生小唐正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尋覓合意的工作。前后看了幾家單位,小唐把目光鎖定在一家生物制藥公司。這家公司招聘廣告上的薪水待遇打出了“3000—8000元”,這點挺吸引小唐。他趕緊把自己的簡歷投了過去,初步交流后,等雙方談到工資待遇時,對方則有意無意地告訴小唐,應屆沒經驗的新人,一般只能拿到3000塊上下。如果表現好,隨著工作經驗的增長,薪水還有很大的上浮空間,但這個空間是多少,對方也沒有詳細透露。
小唐告訴記者,自己的能力并不差,看中這家公司原因是區間給出的薪水較符合自己的心理定位??擅嬖囈辉庀聛恚l現自己還是只能拿最低的?!翱傊杏X有點不舒服。用人單位就應該清楚明白點,把工資說得這么含糊,搞得大家心里都沒譜。”
對待薪水“看低不看高”最實際
實際上,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公司給出的薪水都喜歡給“區間”,具體多少則要看應聘者能力。南京一家投資公司招聘行政文員,月薪也就是2500元左右,而“客戶專員”這一職位,月薪從2500—5000元不等。
“這個挺正常的,干我們這行,能力高的就多賺錢,能力一般的薪水自然少一些?!蹦暇┠橙S動畫制作公司丁經理告訴記者,公司招聘時,喜歡在薪水一欄給“區間”工資,一是為吸引更多的求職者應聘,二是一開始就給求職者心理暗示,除了自身硬件條件,努力工作才能拿高工資。
“想拿高薪可沒想的那么簡單。”王小姐就職于一家培訓機構,目前每月薪水在4000元上下,她說,想拿到高薪,除了自身天分,還有個人的努力程度和人脈關系。因此,一些求職新手對待薪水“看低不看高”是最實際的。
■提醒
多了解行業薪酬
“拿捏好”自己身價
雖然薪水給出了“區間”,但求職者還是能理解個大概,而有的企業在薪水上更含糊。比如說“待遇從優”“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這意味著,薪水是可根據求職者素質商量的,不過,如果求職者對應聘的整個行業薪酬水平沒概念,就很容易在“談薪”過程中喪失主動權。因此,為了爭取更多的談判空間,“拿捏準”自己身價,多了解一下整個行業的薪酬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年薪50萬反而嚇退求職大學生?
畢業生寒假求職:這個“中場”不休息
“求職大考”當前 “糾結”心態折射大學生困惑
奔波求職幾家歡喜幾家愁 大學生求職還需補點啥?
博士求職“查三代”背后的救濟缺位
博士就業遭第一學歷歧視 博士求職被查三代
大學畢業生求職誤入傳銷 跳樓逃出后報警求助
學生求職整形
盤點學生求職整形八大熱門項目 成功“加分”蝶變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