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12/28/a7ef59015f63dbd7578baf51fe89cd08.jpg)
匍匐過“電網”,訓練學生們的爬行能力
逼真模擬地震或是火災的現場,要求每一位參加者學會臨災遇險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抉擇,并掌握逃生避險的一些必備常識與技巧。在位于杭州下沙大學城的中國計量學院,這里的學生上體育課如同玩情景劇。
國內高校首家模擬地震火災實驗室
上體育課如同玩情景劇
地震時的地動山搖究竟是種啥感覺?該做出怎樣的正確反應?地震后四周房屋倒塌,為何會讓人覺得頭暈目眩?火災里,什么是最正確的做法?災難面前,你會逃生嗎?在中國計量學院,這里有一個國內高校首創的模擬地震、火災自護自救實驗室,作為體育課內容之一,每位大一新生都要在這里學習并掌握逃生避險的一些必備常識與技巧。
這個特殊實驗室就建在學校操場邊上,共有三部分內容組成:地震模擬室、傾斜小屋和火災模擬現場。在地震實驗室,記者發現這里與普通民宅無異,里面擺放著沙發、電視機、桌椅等家具,還有衛生間等配套設施。不過,不一會兒房子便開始劇烈搖晃,頭頂上的吊燈在晃動,書架上的書、墻上掛的畫也紛紛掉到了地上……這時候,處于屋里的學生得馬上將電源、煤氣等有可能產生次災害的閥門關掉,然后拿起抱枕等軟物,護住自己的頭和頸椎處,找個安全角落躲起來,等出現停震的空當時間,趕緊離開房間。
走出地震實驗室后,眼前出現的是災后場景。一個傾斜小屋,因為地震所致,這里所有的東西都是傾斜的。無論是走,還是奔跑,這樣的體驗與平時完全不同。
通過傾斜小屋后,到達的是個火災現場,目光所及都是濃濃的煙霧,怎么逃?這時候,為防被煙霧熏倒,最好用塊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可能低地接近地面,按“安全出口”的標識快速通過。
高校體育課頻頻跨界的背后
除了實用,還意在培養學生的興趣
“為了加強學生生命安全教育的需要,同時也為了拓展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內涵,自2004年起,我們學校就開始在公共體育課程中貫徹生命安全教育的理念,并進行探索與實驗。”該校體軍部主任、季建成教授向記者介紹,這幾年,學校在體育課上先后增加了野外生存與避險應急技能、意外傷害如何進行急救、正當防衛的技能與訓練等內容。“這個實驗室是去年建成的,投入了一百多萬,今年正式開始啟用。”
而學校之所以如此大手筆投入,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模擬教學,讓學生積累經驗,在災害與事故來臨時不至于束手無策。“當遇到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時,每個人都會因恐懼而慌亂。這時候如果處理不得當做出錯誤選擇,就會造成悲劇發生。在沒有上這方面內容課前,只有20%學生能從容正確應對;等到上完課后,有90%的學生通過了考核。”
通過情景教育的拋磚引玉,在室外操場上還建有一個應急避險訓練營,這里上課則成了戶外沖關趣味比賽:用手臂力量懸掛著“過河”、匍匐著過“電網”,還有蕩木橋、攀爬網……那些避險時需要的跑、跳、爬、滾等技巧,這里都能訓練到。國貿專業大一學生劉軼男已在這里上了兩次課,她說感覺就像在玩戶外,很有趣,“不過我的臂力不行,‘懸臂前行’這一關老過不了,看來平時得多練練。”
近兩年,不少高校的體育課在尋求變革和創新。比如廈門大學今年開設了“爬樹運動課”,要求學生學期末時能爬上10米大樹;而杭州師范大學和浙江財經學院的體育課則要求學生學會游泳,還有的學校推出了輪滑、太極、舞龍舞獅……
“現在大一大二學生一周一次體育課,這樣的運動量遠遠不夠,只有學生有興趣,他們才會自覺去運動。通過上體育課,除了掌握實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學生們覺得上得輕松有趣,課后也樂于去嘗試。”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教育部與32所直屬985高校所在省市均簽共建協議
高校獎學金制度謹防變質 獎學金帶來更大壓力?
中國高校首設博士生校長獎學金
高校四名保安為護學生身中八刀 學校獎勵有功人員
高校學生獎學金評定向“綜合測評”轉變
武漢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將舉行 供崗1.8萬個
海口:春節用工缺口大 企業高校招學生
杭州一高校開減肥班 學員曾一周只吃倆蘋果減肥
企業春節面臨用工荒 去高校招人學生亦可鍛煉自身
高校發布2012十大網絡用語 屌絲逆襲入列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