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色在創作,這將是一幅大型作品。
?
別人的畫作是畫出來的,原色的作品卻是“撒”出來的。在底板上,撒上土和沙,撒小石頭,撒木炭木屑,這些不起眼的邊角料和被人遺棄的垃圾,被她撒出了令人驚嘆的意境和美——
初次見到原色的美術作品,讓人眼界大開。
看著不起眼的沙土木屑,在畫布上,如有了魔力一樣,成了一幅幅藝術品,你不得不贊嘆這些畫作后面的那雙手和那顆心。
原色,不是她的真名,卻是她喜歡的名字。這兩個字既像是她作品的風格,畫料取之于自然,亦像是她的性格,含蓄自然,樸實無華。
這位三十多歲的女子生活在海口,是一位中學美術老師,她用生活中平淡無奇的材料,“制作”了一幅幅令人驚嘆的原生態畫作。與眾不同的做畫方式,也讓她的生活別具一格。
?
?
《呼求》由木炭和石粒制作
?
每幅作品都有土
“你的作品是沙畫嗎?”
“我說不出來她們是什么風格,如果要說是沙畫,我更愿意說是‘土’畫。”原色說。
她的每一幅作品幾乎都有土。作品《海的女兒》,整幅作品都是用紅土做背景。“如何表現女性的皮膚,我想了很久,最后想到用一塊紅磚。”她把紅磚敲碎,一點點磨碎,再用海南鄉下舂胡椒用的工具,把紅磚碾成碎末,然后與紅土相調合,調出深淺。
別人畫畫是“畫”,她是撒。撒土和沙,撒小石頭,撒出意境和美。
?
?
《花》中的瓶身是廢棄木雕
?
“當我第一次看到她的作品時,在視覺上給我很大的沖擊。她完全突破了傳統繪畫的用料,顯得那么與眾不同。”原色的好朋友秦加一說。
作品《呼求》——畫面上一雙無力的手極力地向上掙扎,似乎在期盼光明。“關于這雙手,你可以有很多想像的空間。手背后的光,也可以有多種意味。比如是在表達一種訴求,還是在透露出一種希望,告訴你在不遠的地方還有未來。”秦加一說,就是這樣一幅內涵豐富的作品,那雙手,竟然是用平常燒烤用的木炭做出的。
作品《雪山》的用料就更令人驚奇了:雪山的山體,就是劈開的木柴。高山之巔,白雪茫茫,作者的匠心獨運令人驚嘆。
原色的這種“奇特”的做畫方式,始于2011年。那一年的一天,她在制作一幅裝飾畫時,缺了點材料,突然看見了家里花盆里的土,一個大膽的念頭油然而生:為啥不試試泥土入畫呢?
泥土,這個大自然中最常見的東西,是她最喜歡的畫作材料。
?
《菊》由毛線制成
?
“泥土最吸引我的是它的顏色,它有很多種顏色,可說是色彩豐富。看見不同顏色的泥土,我會狂喜,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紅土。”
她從小生活在瓊山紅旗鎮。那里的土壤全是紅土。下雨了,紅土泥濘,光著腳踩在紅土里玩,還有用紅土來捏東西玩,“手啊腳啊,經常都是紅紅的。”這些童年記憶,時常縈回在她的腦海里,也成為她作品里著力表達的東西,那就是海南的鄉土味。
“有時,我會想到一個畫面,那是我小時候見過的,在我記憶里出現的,我就會想要用什么材料把它表現出來。”
“我是個容易發呆的人,經常走在路邊,看見一樣什么東西就發呆,很莫名其妙的。”她說,有時候,一個創作念頭冒起來,她會夜不能寐。
???? 原色在曬土,各色泥土是她最喜歡的作畫材料。????? 撿“垃圾”作畫
她的作品材料,絕大多數都是她撿回來的東西。在她看來,生活中很多東西都可以入畫。她大膽嘗試用料,然后在做的過程中再慢慢改進。樹皮、毛線、貝殼、燒焦的土,海灘上的枯枝,都可以入畫。
“有一次我去一個朋友剛裝修的咖啡廳,看到地下有好多木屑,我馬上蹲下去收集起來。我不知道將來會把它用來做什么,但我知道這是我想要的東西。”
“那天我們學校建花池,我看到人家運來了三種磚,不同顏色的,我很喜歡,上前問人家每樣各拿了一塊。”
“我老公說我是撿垃圾的人。”她笑著說。
有一次在海口龍塘鎮,她看見賣掃把的,那種掃把是野外的一種草枝扎起來的,小時候,家里和學校里經常用這種掃把。她立刻買了好幾把回家。當然,她不再是用它們來掃地了,而是為畫作備料。
那些泥土、樹枝和船木,都不用調色,也不需裝飾,更不會發霉。取之于自然,當然做出的作品也渾然天成,充滿了自然的味道。
當然,她并不是什么都撿,“有感覺”的東西她才撿。有一次,在一所老房子附近,她看到了一塊很舊的木雕,大約曾經在木檐上風光過,上面雕著花香鳥語。她愛不釋手,最后用這塊材料做成了一幅作品《花》,瓶身就是這塊雕刻著吉福鳥的木雕,而“鮮花”則是她用毛線鉤出來的。
雖然,她是學美術的,但她認為影響她更多的,是她當木工的父親。
喜歡動手的習慣,正是源于父親的影響。小時候,父親在做柜子、沙發等大家具,她就在旁邊動手做小板凳、小椅子。雙手閑不住,愛搗騰,這個習慣一直保留了下來。
即使到現在,她仍然重視父親對她作品的意見,“父親如果認為是好的,我也會重視那件作品。”
沒想過作品商業化
對原色來說,作畫只是她做為中學老師和家庭主婦之外的第三種角色。每一種角色,她都喜歡,“喜歡的東西,都很享受。”
中學老師和家庭主婦以外的時間,才屬于她的創作時間。“只要我有一整天的時間,我就可以用來創作了。”“每當我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時,我就想,如果畫完有一頓現成的飯吃就好了,或者中途不用停下去接孩子就好了。”
海南女人,愛家,為家操勞,為丈夫和孩子操勞,原色也不例外。
所以,當記者問她,有沒有想過作品要走商業化的道路時,她說,自己并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商業”,只是做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后享受那份快樂。
“作畫只是我的業余愛好,可以抒發我內心的情感。”她的朋友秦加一很喜歡這些原生態作品,便在自己的無名塘咖啡廳設置了原色作品的展廳,許多客人對這些畫作贊賞有加。
但原色對此很淡然,“現在還只是在嘗試階段,作品還不夠成熟。”這位蕙質蘭心的女子,一定還能創作出更美更具震撼力的作品。
?
?
?
相關鏈接:
海口9位美術教師展出51幅油畫作品迎教師節美術教師繪Q版警察“背篼哥”走紅騎著掃帚送愛心海口市美術家協會成功舉辦中德文化交流活動海南省青年美術作品展學術研討會舉行海口應建涂鴉墻展年輕人美術才華海南省文化藝術成就展、書法美術作品展開展《海南風》瓊港美術作品展開展 10月將移師香港?
(編輯:王藝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