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棚資料照片 記者黃利健攝
在愛心人士資助下,幼兒園沒有因為李小棚的離世而關門 本報記者趙雄韜攝
年度人物李小棚
他是一名鄉村代課教師,撿到一個裝有4057元的錢包后,借來路費,將錢包還給失主,被稱為中國傳統道德的守護神。
他將社會捐助來的43756元,在鄉村里創辦了一個免費幼兒園,難以為繼時,他靠打工賺取學費、課本費,讓孩子能夠繼續學下去,被稱為當代武訓、苦力教育家。
“我喜歡大山,喜歡大山里的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我最快樂。”——在創辦幼兒園后,許多人想高薪聘用他,他以這個理由拒絕。
“我是當老師的,平日教學生拾金不昧,我自己要首先做到。”——李小棚撿了4000余元歸還后,媒體問他為什么不自己留下,他這樣說。
讓溫暖的漣漪觸及你我感受城市“正能量”
西安團圓飯
最溫暖的城市家宴
2012,你的身邊可有微小卻溫暖人心的光芒普照?2012,你可曾被某條“正能量”報道深深撼動?這個春天,華商報將邀請曾感動過這個城市,為這個城市付出心血的追夢人共享西安團圓飯。
還記得,撿到33萬美金歸還失主的服務員盛建換嗎?還記得,521路公交車司機劉海信,突發腦溢血后仍穩穩將車停在路邊嗎?還記得,退休后前來西安義務教學近10年的日本老人山田茂嗎……還記得,華商報組織的大型公益行動“一元關愛計劃”“牽手助學行動”嗎?一元關愛活動,讓一些沒有進過理發店、飯店的老人們,只花一元錢就理出了漂亮的頭發,吃上了可口的飯菜。
在這個春天即將來臨之時,我們更想念那些曾感動過我們的“正能量”人物。讓我們再去感受一下,那些曾給予我們力量的溫暖故事。
2013新年伊始之際,華商報將與您共同回顧過去一年中那些溫暖人心的故事。這個春天,華商報邀您共同尋找,共同感受,屬于這個城市的正能量!
2013蛇年元宵節,華商報、華商網將啟動國內首個城市大型家宴——“西安團圓飯·2013年最溫暖的城市家宴”活動,盤點并宴請2012年華商報、華商網報道過的城市正能量“人物”、“愛心人物”、“公益人物”,發掘2012年各行各業中的“城市榜樣”。
過去的一年他們曾讓我們感受到“城市正能量”。2013年,我們帶著城市正能量,溫暖出發,繼續接力。
本報記者 靳鴿
■拾金不昧
撿4057元,借30元坐車找失主
1971年10月,李小棚出生在藍田縣輞川鎮六郎關村,1989年上高三,雖是班里的第一名,但因父親上山砍柴時摔斷了腰椎,他放棄了高考。后來在村里創辦了六郎關小學,教60多個孩子。
23年,李小棚一直堅守在教師崗位上,他說與母親的遺言有關,也是他多年的夢想。
2006年,月工資只有105元的李小棚,撿到了一個裝有4057元的錢包,在原地等待3小時沒等到失主,他通過錢包里的身份證,得知失主在西安三橋住,隨后他向鄰居借了30元錢,一路輾轉4個多小時,找到失主家,將錢完璧歸趙。“我平日教學生拾金不昧,我自己要首先做到。”李小棚說。
■無私奉獻
給自己的捐款,創辦免費幼兒園
李小棚的事跡被報道后,社會各界捐款共計43756元,好心人希望李小棚能夠還清外債,改善生活,給妻子看病,但他沒有。他用這筆錢,給山區的孩子辦了一所不收學費、不收保教費、不收書本費的免費幼兒園。但幾萬元很快沒了,2011年6月,李小棚的藍橋幼兒園陷入困境,欠老師工資,欠房東房租,孩子的書本也沒著落。
為給孩子掙書本費,他利用暑假時間,在西安胡家廟市場干苦力,當裝卸工,累了天橋下露天休息,每天100元,20多天掙了2000多元。
李小棚曾說,和孩子在一起,他是最快樂的。
幼兒園孩子最多時有60多個,很多時候,李小棚感到了一種壓力,但他放不下這些孩子。“只要孩子們好,能學到知識,再苦再累,我感覺值。”李小棚曾對記者說,夜深人靜時,他多次睡不著,偷偷地流淚。
但他一直堅持著,堅持著,直到2012年8月27日,為孩子購買書本而奔波的他倒在了回家的路上,一場車禍奪去了他年僅41歲的生命。
■造福山區
他走了,幼兒園還在繼續堅守著
李小棚走了,但他的幼兒園還在繼續堅守著,一些貧困的孩子依然在享受著免費的教育。
今年1月27日上午,記者在藍田縣藍橋鎮李小棚的免費幼兒園看到,許多孩子在玩著滑滑梯,玩著蹦蹦床,很是高興。
在幼兒園一側的墻壁上,一個大型噴繪展示了李小棚艱辛與榮耀的一生,并有本報評論員紀念李小棚的文章《苦難生活中的理想主義者》:現實中的李小棚,因為他的理想而始終掙扎在貧困線上;但在精神世界里,李小棚卻是偉岸的,因為理想讓他優雅且精致。深切懷念李小棚,懷念這位“精致的理想主義者”。
幼兒園老師劉文會說,她是現在幼兒園里唯一的老師,負責著17個孩子,這些孩子全部來自于大山里的貧困家庭。
“我孩子送來半年了,三字經、唱兒歌,還會數字,拼音,啥都能學到。”一名家長說,沒有李小棚,她的孩子根本沒有地方上幼兒園。
據了解,在李小棚去世后,他患病的妻子被送往護養院護理,目前人也精神了,比以前也胖了。幾天前,李小棚的女兒李馨(李馨雯)還專門去看望了媽媽,臨走時,媽媽還讓她把水果帶回去吃。
“我問她過年回不回藍田老家,她說不回,護養院里有暖氣,說著還指給我看。”李小棚的弟弟李小平說。目前,李小棚車禍一案已進入開庭審理階段,李馨也在藍田縣教育局的安置下,在藍田縣三里鎮中心小學讀書,并和叔叔、嬸子及堂姐一起生活。“之前學習不太好,現在都能考及格了。”李馨說。
■愛心接力
李小棚幼兒助學基金幫助更多貧困孩子
拾金不昧,借路費去還錢,有網友稱他為“中國傳統道德的守護神”,央視《社會記錄》也對他進行報道,一夜之間他成了名人,先后獲得了藍田縣優秀教師、西安市文明標兵等多個榮譽稱號。
李小棚的免費幼兒園經本報報道后,他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被稱為當代武訓;鳳凰衛視《冷暖人生》這樣評價李小棚——“講臺上他是學生眼里的李老師,夜幕下他是工友口中的苦力老李。23年,他在教室與工地間往返穿梭,有人說他傻,也有人說他是天使降落人間,他被稱為中國的苦力教育家。”
2012年8月,一場車禍奪去了李小棚的生命,他走了,他再也見不到那些可愛可親的孩子了。
他走了,但他的善舉得到了弘揚,社會各界愛心涌向了他的幼兒園和他的妻女,有企業長年資助幼兒園維持正常運轉,每月提供2000元。
李小棚去世后,新華社、東方衛視、鳳凰衛視均對此進行了報道,在媒體及愛心人士的呼吁下,一個弘揚李小棚精神的李小棚幼兒助學基金在藍田縣慈善會成立了,這是藍田縣首個以個人名義命名的愛心基金。截至目前,收到全國各地捐款86500元,這些錢可供李小棚的幼兒園維持三年之久,此外,全縣所有貧困山區農村的孩子都可申請這個基金。本報記者劉立春
(原標題:他在大山里 創辦免費幼兒園(圖))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已出臺 要求逐步達標
海南省政協委員程立生:最關注民辦幼兒園
海南省破解入園難 擬每年投4080萬扶持民辦幼兒園
政協委員程立生:最關注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規范
廣州機關幼兒園拿出七成學位向社會搖珠分派
幼兒園搖號入園是假公平
虐童體罰學生頻發 專家:提高幼兒園辦園準入門檻
瓊山區長田麗霞:瓊山三年內鎮鎮有公辦幼兒園
全日制幼兒園 每班配2名教師
?
?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