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上海市教委為減輕學生負擔,要求全市小學嚴格執行一年級新生“零起點”教學新規,引導家長不要“搶跑”。昨天,本報持續關注此話題,推出了《“零起點”教學新規讓家長糾結》的報道,道出了許多孩子家長的熱議。那么對于孩子來說,“零起點”就真的等于“零準備”嗎?記者在某家長論壇上看到,一些家長經過討論,得出一些共識:與其“搶跑”,不如做一些對孩子有長遠幫助的準備。
網友“胡豆媽”是一位小學生孩子的家長,她說,在不少家長圈中,孩子上小學被說成了一件很恐怖的事。其實不然,如果家長在入學前給孩子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可以讓小朋友順利渡過幼小銜接期,又不至于占用太多時間,更不用緊張。在和一些家長交流討論后,她給出了幾點建議,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同。
1.練就正確的書寫姿勢
不少孩子已上小學的家長,都常會為孩子不正確的書寫姿勢犯愁。所以,與其讓孩子提前訓練寫字,不如讓其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
剛開始,家長可以做一些示范,任何一本寫字薄的背面都有坐姿和握筆姿勢的介紹,先給孩子讀一讀,解釋解釋,家長自己做示范,然后讓孩子學著做。這期間不需要書寫,只要坐好即可,能夠保持一小會兒更好。
姿勢正確以后,拿上筆在紙上畫圈圈,類似彈簧的那種,向上畫圈和向下畫圈都要練習,這是讓孩子的手指和手腕能夠靈活運動的運動。
2.調整作息時間
幼兒園期間到校時間晚,加上有午睡,小朋友一般會睡得比較晚,很多都九十點才睡。但小學上學一般都比較早,8點就要到校了,加上小學階段的消耗比幼兒園大了不少,晚上的睡眠時間會變長。有些小朋友上小學以后會非常疲倦,到家沒吃晚飯就會睡著。
所以家長可以提前讓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到“小學模式”。
3.堅持鍛煉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上學后,課業會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不斷加重,因此,讓孩子有個好身體非常重要。家長們推薦的項目是跳繩。
4.學會交朋友
進了小學,一個班的小朋友比幼兒園多了很多,老師卻減少了。對于孩子來說,如果能夠在班上交到幾個好朋友,能成為吸引小朋友上學的很大誘惑。在小學里,往往是脾氣好、性格開朗的小朋友最受歡迎,他們很快就交到了好朋友,上學就變成很愉快的事情。
所以在幼兒園階段,家長要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
閱讀此文的網友還看了:
海南省人大代表建議:兒童公辦學前教育免費
海南加大農村學前教育投入 增設幼兒園197所
海口:學前教育助學券寒假前將發放
海口市教育局:學前教育助學券寒假前將發放
政府購買學前教育服務 海南192所幼兒園獲補貼
農村學前教育成寧夏難題 這里的幼兒園仍很饑渴
教育部新設學前教育辦公室
教育部成立綜合改革司、學前教育辦公室等機構
?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