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麗麗13年來致力于把民族舞蹈搬上廣場健身大舞臺
??诰W4月12日消息 (記者?甘雁鴻)在海南各市縣的街頭廣場、公園小區,如果你看到一群人穿著民族服裝載歌載舞,你可不要詫異,這種以民族舞蹈的形式進行的廣場健身活動在海南早已風行多年,它的背后是竇麗麗與她的學員們13年的艱苦付出,竇麗麗也因此在圈內被尊稱為“民族舞蹈健身教母”。
要將民族舞蹈發揚光大
2013年4月10日,記者從省文體廳獲悉,竇麗麗將被作為海南省全民健身典型上報國家體育總局。在海南省群眾藝術館音樂舞蹈教室,竇麗麗講述了她與民族舞蹈不解的情緣。
竇麗麗,1957年生于海南瓊海,其父是遼寧錦州人,母親是瓊海人。這個典型的軍人家庭在竇麗麗5歲的時候舉家搬到了新疆,1973年,竇麗麗考入南疆軍區歌舞團學習民族舞蹈,從此開始了她40年的舞蹈生涯。
1983年,竇麗麗從部隊轉業回到瓊海,在圖書館工作的她并沒有就此放下民族舞蹈,而是活躍在單位以及縣里(當時瓊海還沒設市)的各種文藝表演中。1991年竇麗麗調到海南省群眾藝術館擔任音樂舞蹈部輔導員,期間頻繁參與省里以及各市縣的文藝表演,隨著民族舞蹈藝術的進一步成熟,她開始思考如何將民族舞蹈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1999年,對竇麗麗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這年11月,她應邀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第六屆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她表演的獨舞《塔里木河》得到了當地華僑的狂熱追捧。
竇麗麗說:“當時的情景至今難忘,民族舞蹈在海外居然這么受歡迎,那我們為什么不好好地在國內發揚光大這門傳統藝術呢?!?/span>
?
民族舞蹈健身為海南爭得多項榮譽
民族舞蹈健身艱難起步
2000年7月,竇麗麗的民族舞蹈藝術培訓班在海口成立。竇麗麗的想法得到了省群眾藝術館領導的大力支持,并將省群藝館音樂舞蹈教室交給她管理。從此,竇麗麗將所有精力投入到了民族舞蹈健身的創立和推廣中。
民族舞蹈與廣場健身舞是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民族舞蹈更具藝術性、觀賞性,廣場健身舞則是一種更直接的健身方式,二者能合二為一嗎?竇麗麗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終于要進行嘗試了。
但開始并不順利。很多人不理解,竇麗麗到處發傳單才招來不到10個學員。竇麗麗自編的第一個民族舞蹈健身節目是《翻身農奴把歌唱》,她手把手教給學員們。竇麗麗的耐心終于有了回報,第一批學員學會民族舞蹈健身后深深體會到了這種健身方式的美妙。于是,一傳十,十傳百,竇麗麗獨創的民族舞蹈健身方式開始廣為人知,登門拜師學藝的人絡繹不絕。
竇麗麗說:“學員們學成后,那種快樂溢于言表,她們中有些人甚至從在和平南路的教室一直跳著舞回海府路的家,路上、公交車上,大家都奇怪地看著她們。”
回首當初的艱難創業,竇麗麗笑著說:“央視體育直到2002年才推出《聞雞起舞》欄目,在推廣民族舞蹈方面,我還領先中央電視臺一步呢?!?/span>
2011年7月,為了讓更多的人學習民族舞蹈健身,竇麗麗在美源??跒硰V場開辟了第二課堂,她每周都會在那里授課,每次都有接近100人跟她學舞。
學員們在表演
苦心耕耘收獲多項榮譽
從2000年至今,竇麗麗苦心耕耘13載結出了碩果,民族舞蹈健身不僅風靡海南城鄉,而且還遠播廣東、廣西、湖南、香港等地,竇麗麗也因此收獲了多項榮譽。
竇麗麗說:“13年來,從我這里走出去的學員超過一萬名,她們有些人一直跟著我,有些走了一段時間又回來,更多的是成為了傳播者,將在這里學到的民族舞蹈健身帶到了海南各地,甚至更遠的深圳、玉林、香港等地?!?/span>
在2004年的全國部分省市中老年文藝表演邀請賽上,竇麗麗獲得表演金獎;2006年,在群英杯全國城鄉社區文藝匯演比賽中,省群眾藝術館選送的舞蹈《阿拉伯之夜》從全國90多個節目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竇麗麗也同時收獲表演獎和創作獎;2010年10月,竇麗麗又從自己的團隊里挑選了20人,到北京參加全國中老年舞蹈大賽,喜獲金獎,再次為海南民間舞蹈界爭得了榮譽。
不過,最讓竇麗麗感到驕傲的不是這些榮譽,而是將民族舞蹈健身傳播給更多的人群。她說:“有一次受邀率領20多人的團隊到深圳荔枝公園與當地舞蹈隊交流表演,當地舞蹈隊員中有人頗為不屑,面對窘境,我們用精彩的表演征服了對方。自那以后,海南的民族舞蹈健身開始在深圳流傳?!?/span>
民族舞蹈健身造福海南
今年竇麗麗步入了退休階層。“你會就此放下民族舞蹈健身事業嗎?”“不,我會一直做下去?!备]麗麗回答。
竇麗麗說:“有時候感覺很累,想要放棄。為了這項事業,我投入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無法像正常女人那樣享受美容、旅游等,對家里也有些內疚,可一看到這項事業能給這么多人帶來快樂,那種放棄的念頭馬上又收了回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給他人帶來快樂,這就是所謂的幸福感吧。”
據了解,竇麗麗自編的民族藝術健身舞達到兩百多個,制作的光碟有7個,這些都是她潛心研究民族舞蹈的結晶。竇麗麗說:“民族舞蹈與廣場健身舞的結合,保留了民族舞蹈的藝術性、舞臺性和觀賞性,同時又具有了廣場舞的易學易練特點,希望這些研究成果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快樂。”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诰W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