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回翻1991年大事記的時候,會振奮地看到,這一年大特區的建設成就讓人歡欣鼓舞——投資開發洋浦意向書簽訂、投資8000多萬元的八所防波堤改造工程通過交通部驗收、海南航空公司成立、首次海洋工作會議提出“建設海洋大省”……
新華社總結的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20年的“20個率先”,其中有兩個在1991年,其一是率先實行糧食購銷同價改革,其二是率先推行全民所有制企業股份制試點,全面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革。而外商投資條例和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出臺,更是讓大特區的改革開放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1991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進入第四個年頭。這一年,也是海南實施“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的開局之年。這良好的開局之年,正把大特區帶入一個新的更加重要的發展階段,海南特區的開發建設迎來新的高潮。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4/15/88454bbe2957727abb83e913361f58a6.jpg)
1991年1月15日,洋浦港第一期起步工程竣工并通過驗收。(本報資料照片)
述評
股份制改革
創多項“中國第一”
1988年,海南宣布建省辦經濟特區,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用3—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要實現這個目標,關鍵在于培育與之相適應的市場主體。
“在海南特別關稅區落空后,股份制改革成為海南最重要的選擇。”時任海南股份制改革試點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省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的遲福林說。
“當時企業承包、租賃、重組等都試過,但都不成功。”親歷者、原省體改辦經濟體改處處長何云霞說,一個大膽的動作呼之欲出:股份制。
客觀要求也使然。當時海南內聯企業達5100多家,“三資”企業達1500多家,在這些企業中80%以上均為合資、合作和聯營性質,他們中都有一個明確產權關系、規范企業行為、強化約束機制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最好的選擇是股份制改造。
1991年4月,海南省股份制試點領導小組及其日常工作機構———
?
聯審辦公室成立,股票發行的規范化試點工作拉開帷幕。5月27日,省政府頒發《海南省全民所有制企業股份制試點暫行辦法》、《海南省股份制企業內部發行股票試行辦法》。
多項“中國第一”由此誕生:國內第一家股份制企業是海南華僑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國內第一家民營上市公司是海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第一家股份制航空公司、股份制改革人才的“黃埔一期、二期”,由海南而出……
“從一開始,海南的股份制改革便先立規矩,在規范中前行?!焙卧葡颊f。
同年6月起,海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南化纖廠、海南珠江實業有限公司、海南國際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民源海南公司等5家企業進行股份制規范化改組,并成功地向特定單位和個人發行了股票。截至1994年6月,經海南省政府授權部門審批成立的規范化股份有限公司154家,批準募集股本總額達243.36億股。
短短時間,海南初步形成了以股份制為主體的現代企業結構。這在全國是唯一的。
除了股份制改革首開國內先河。1991年5月1日,海南省糧食購銷價格改國家定價為國家指導價,率先在全國實行購銷同價。
即國家定購糧(三級稻谷)價格從每50公斤25元提高到33元,同時城鎮居民口糧、農業定銷糧和統返銷糧的銷售價格相應調高到定購價水平,即三級標二大米以每50公斤16元調高到50元。
實行糧食購銷同價改革后,對定量口糧消費者和有關人員給予不同形式的補償。補償標準按平均每人每月平價糧供應指標10公斤(干部工人還包括贍養系數)計算確定,干部、工人每人每月補償10元,城鎮社會優撫救濟對象和列入招收計劃的大中專學生每人每月補償6.80元。補償資金由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共同負擔。城鎮居民分別由財政、企業給予糧差補償。配合糧價改革,糧食部門認真做好糧食儲備工作(保證全省有6個月以上的庫存供應量),確保了全省糧食正常供應,全省市場糧價平穩。同時,糧食市場調節量增大,城鎮糧食市場調節比重由36%增加到56%。
成片開發
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
年輕的海南,正吸引著眾多投資者的目光。而成片開發是海南經濟特區發展的重要模式,也是符合海南實際的一條對外開放的新路子。
這一年,舉世矚目的洋浦開發區開發取得重大突破。1991年1月15日,洋浦港第一期起步工程竣工并通過驗收,從當年2月1日起正式交付使用。這進一步改善了海南的投資環境,特別是對洋浦地區的成片開發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并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前來洋浦開發建設。9月,海南省投資促進委員會與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簽訂開發洋浦的意向書。
8月8日,海南省確定的六大開發區之一的桂林洋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通過評審。總體規劃將工業、旅游和農業開發融為一體,開發區人口總規模5.7萬,總面積8.5平方公里。
另外,??诮鸨P開發區、永萬工業區、海甸島東部開發區和金融貿易區累計投入資金20億元。澄邁老城工業區也轉入全面開發建設階段,進展順利。
除此之外,3月16日,省人代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海南經濟特區外商投資條例》,鼓勵外商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科技開發和旅游業等方面投資;鼓勵外商以合資、合作方式,在港口、碼頭、機場、公路、鐵路、電站、煤礦、水利等基礎設施和農業開發項目上投資等。這在吸收外資、加快經濟特區開發建設、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這一年,成果是豐碩的。
對外經濟合作方面,1991年批準的外商投資企業470家,合同項目總投資比上年增長2.05倍;外商實際投資1.76億美元,增長75%。橫向經濟聯合方面,合同項目總投資22.9億元,實際引進外省資金首次突破10億元,達11.9億元。
時任省經濟合作廳副廳長的黃香林曾撰文指出:1991年,海南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橫向經濟聯合的各項指標都獲得超常規發展,邁上了一個新臺階。但他同時也指出,當時,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大的生產性投資項目仍較少,涉及省國民經濟重點產業的關鍵項目則更少,高新技術產品也不多,且投資軟環境也不盡如人意,特別是辦事效率仍較低。
以海興瓊
提出建設海洋大省
1991年3月23日至25日,海南省首次海洋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以海興瓊,建設海洋大省。
會議指出,我省是海洋大省,又是全國唯一的擁有海域管理權的法定省份,負有保衛南疆、開發海洋的神圣職責。海洋工作的指導思想,要以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海洋經濟為中心,圍繞“權益、資源、環境和減災”四個方面開展工作。
說到這個,就不能不提起一位研究海洋的專家,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名譽院長張本教授。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需要大量人才。這一年,張本46歲。他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原來的工作來到海南大學,并婉拒了學校給予他的領導職務,潛心進行科考研究。
從到海南起,張本就對海南島、南海、西沙、南沙、曾母暗沙進行了大量的科學考察和研究。在此基礎上,1991年,他率先提出了“以海興瓊,建設海洋強省”、“建設熱帶海島型‘生態省’”和“將海南建成我國南海油氣開發基地”的新觀點,被公認為是富有獨創性的振興海南經濟和社會的新思路。
張本說,海南所轄海域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渤海、黃海和東海面積之和的兩倍,占全國海域總面積的2/3,其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海洋資源,“這是海南發展海洋經濟最堅實的基礎?!澳虾J且粋€油氣資源和‘能’資源的寶庫!”張本指出這是海南開發海洋資源具有的首要且最大的優勢。而海洋旅游資源和海洋生物資源、濱海砂礦優勢和優良的海洋生態環境等都是海南海洋開發的優勢資源。
而今,隨著三沙市的設立,海南發展海洋經濟的思路愈發明晰。從海洋大省走向海洋經濟強省,已成為全省共識,上升為經濟發展新戰略。
親歷者說
原海南省體改辦主要負責人遲福林: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4/15/4e00758b97290ae758012c2c63edbe06.jpg)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劉貢攝
股份制讓“瓊板塊”大放光彩
■本報記者劉貢
1991年4月5日,海南省股份制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當時的海南體改辦主要負責人遲福林任省領導小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從1990年體改辦提出,到1992年全面鋪開,1991年對海南股份制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边t福林認為。
“20多年過去了,我們院也正在對海南股份制改革的經驗進行總結?!爆F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的遲福林在其位于??谑形骱0堕L濱路的新辦公樓里接受記者采訪時,回顧海南搞股份制的原因?!爱敃r海南有兩個口號,一是建立股份制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二是搞活企業重在發展股份制?!边t福林說。
這涉及到三個大背景和前提。首先有中央層面的支持。1988年中央24號文件指出,除了支持海南的改革外,可以積極推進股份制;后來又提出限定在廣東、福建、海南三省內,進行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股票不上市交易的股份制企業的試點。
其次,海南股份制算是“被逼著出世”。海南原有中小企業三分之二虧損,國有企業數量少、規模小、效益差,可通過實行股份制尋求出路;建設海南大特區需要吸引企業,雖有很多政策,均比不上股份制的“魅力”;而海南基礎設施建設太缺錢,需要通過市場的方式籌資,股份制是最好的渠道。
第三,幾家海南企業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搞股份制有了信心。
“建省初,海南沒有高速公路,海運沒有船只,坐飛機買不到票?!边t福林說,他作為省委機關的一個廳級干部,雖有資格買一張機票,卻也是一票難求?!斑M得了海南島,不排幾天隊,出不了島?!笔枪煞葜平鉀Q了海南航空募集資金,一步步壯大為中國第四大航空公司,直到海島出行暢通無阻。在這家公司身上,通過股份制突破了當時民航規定的政策局限,讓資金數倍數十倍地放大,并打破了資金的地域性。
股份制亦讓“瓊板塊”成為當時國內最熱門、勢頭最猛烈的板塊,大放光彩。在深交所最初異地上市的10家公司中,海南占了5家;在法人股交易市場為數不多的公司中,海南占5家。
1991年5月27日,省政府頒發《海南省全民所有制企業股份制試點暫行辦法》、《海南省股份制企業內部發行股票試行辦法》。一系列法規配套的完善,保證了海南股份制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至1992年年底,海南股份制企業達68家,聚集了200多億資金。海南股份制改革,為海南高速公路、船舶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募集了大量資金,加快了建設步伐。股份制亦對海南公司完善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起到重要作用。在建省辦特區初期熱潮消退后,股份制為海南沉淀了一批資金,幫助海南走出經濟低谷。
大事記
省人代會五次會議召開
批準“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
1991年5月6日至13日,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第五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和批準了《海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草案)》,會議號召全省干部群眾同心同德、求實務實、艱苦創業,把體現全省人民意志的“八五”計劃和十年規劃變成美好現實。
老鏡頭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4/15/8007b33914b8b4113707134876c84d2e.jpg)
波音 757落戶海南
1991年4月16日,國家民航局安排年內落戶海南的3架“波音757”大型飛機的第一架從太平洋彼岸飛抵海口機場,大特區民航事業在建省三周年之際揭開新篇章。第二架和第三架分別于8月25日、9月6日抵達??凇_@3架客機全部到位后,于10月27日正式編入??诿窈胶桨嗤度脒\營。(本報資料照片)
海南詞典
島城溜冰場
長夏無冬的海南島開天辟地有了第一個溜冰場———
由中城工貿公司興建的島城溜冰場1991年1月9日開業。這個溜冰場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冰場面積900平方米,可用于學習和表演速滑、花樣滑冰、冰球等冰上運動項目。
DC城開業
1991年1月27日,海南省第一大商場DC城商業中心開業。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