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森
近日,海口夕陽紅藝術團赴京參加第11屆中國“中老年華文獎”藝術匯演,以原生態舞蹈《黎族檳榔親》榮獲最高獎和組織金獎兩項大獎。走進海口夕陽紅藝術團,記者驚訝地發現,前些年轟動海口的中老年人文體活動很多都出自這個藝術團之手,它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團,還是一個中老年人健身的組織,一個關心中老人身心健康的“家”。
“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長壽”
海口夕陽紅藝術團創始人王大森告訴記者,夕陽紅藝術團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夕陽紅活動中心,宗旨是:“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我長壽”。
王大森說:“夕陽紅活動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將社區老人和候鳥老人組織起來,開展各類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如交誼舞、秧歌舞、民族舞、健身球(舞),以及拳、刀、劍、扇等活動,一切免費,以服務社會大眾。”這些年來,夕陽紅藝術團每年都參加海口市主辦的“歡樂海口,舞動椰城”文體活動,并在2010年的全省中老年人健身操大賽中獲得第二名。
讓王大森和團員們備感驕傲的不是這些獎項,而是他們以自身的號召力承辦了不少市里委托的全市性中老年人文體活動。2008年是北京奧運年,受海口市有關部門委托,夕陽紅藝術團承辦了全市各街道、各公園為單位的中老年人健身操大賽;在海口公園演出了一臺以奧運會為主題的《頌奧運》節目;在奧林匹克廣場,他們與天津銀光模特團聯手奉獻了一臺宣傳北京奧運會的表演。
2012年重陽節,夕陽紅藝術團受市老齡委的委托,承辦了一臺名為“感受夕陽之美”的全市性文體活動,4個區共56支隊伍先進行預賽,最后每個區各選出3支隊伍參加了在好百年演藝城進行的總決賽,在海口中老年人群體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從2001年至2013年5月,海口夕陽紅藝術團共演出470場,平均每月3場;榮獲全國或省內表演獎共82個。看到這組驚人數字,任誰都會對這個民間社團肅然起敬。
在這些演出中持續時間最長的是“歡樂海口,激情廣場”的系列表演,這個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局主辦,夕陽紅藝術團承擔主演,演出從2007年開始至2009年結束,3年里每逢周末,夕陽紅藝術團都會在海口公園激情廣場激情演繹他們精心準備的節目,這些節目包括舞蹈、歌唱、相聲、小品、啞劇、瓊劇、模特表演、健身操等藝術門類。那段時間,夕陽紅藝術團成為了海口公園里最獨特的風景。談起這段往事,王大森自豪地說:“持續時間如此長,有那么多人捧場,在海口,也只有夕陽紅藝術團做到了。”
今年5月下旬,海口夕陽紅藝術團的舞蹈《黎族檳榔親》在第11屆中國“中老年華文獎”藝術匯演中獲得最高獎和組織金獎兩項大獎。這個由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中國舞蹈家協會(香港)等主辦的文藝表演吸引了全國各地,以及印度、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和我國香港地區的隊伍參賽,最終,海口市夕陽紅藝術團表演的《黎族檳榔親》從60多個節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兩項大獎。
13年來,海口夕陽紅藝術團多次參加省市的大型文藝演出,包括海南省歡樂節、海口市慶祝新中國六十周年華誕等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他們的表演地點并不僅限于海口的公園,還經常到海口及周邊農村、企業、學校、工廠、部隊干休所、福利院、農場、社區等地進行公益性文藝演出,足跡遍及海南多個市縣,甚至還受到海外邀請,前往美國夏威夷、韓國首爾、文萊和中國香港、澳門等地演出。
“夕陽無限好,遠未到黃昏”
談起夕陽紅藝術團的創辦,王大森說:“夕陽無限好,遠未到黃昏。每一個老年人都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過得開心、快樂、健康、長壽。但是,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創辦夕陽紅藝術團就是為尋找這個‘家’。2001年重陽節,我與幾名志同道合的老年朋友一起籌劃起來,最初叫開心俱樂部,接著叫夕陽紅活動中心,最后定格為海口市夕陽紅藝術團。”
王大森今年80歲,出生于澄邁縣的一個瓊劇世家。也許是家族基因的遺傳,王大森雖然幾十年從事著與文藝無關的職業,卻能歌善舞,小品瓊劇無一不通,一首黎族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更是他的拿手好戲。與王大森一起創辦夕陽紅藝術團的何子彬、王淑琴、馮慧等人也都各具才藝,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據夕陽紅藝術團現任團長林道清回憶,藝術團草創之時非常艱難,一沒資金,二無設備,更沒有一個像樣的排練場所,王大森只好自掏腰包,藝術團才度過了最初這段艱難的日子。2003年,王大森幾經奔走,在海甸島長壽園謀得一個約200多平方米的排練大廳,藝術團才有了一個真正的“家”。也是在這一年,舞蹈隊、腰鼓隊、歌詠隊、瓊劇隊、時裝模特隊相繼成立,夕陽紅藝術團的名號也開始叫響。
海口夕陽紅藝術團在最紅火時達到100多人,基本是海南本地人和候鳥老人各占一半,成員有離、退休老干部,轉業軍人,工程師,經理,教師,公務員,記者,醫師等等,年齡最小的40多歲,最大的80多。而團里不斷吸收新的成員,不斷創新表演藝術,是這個老年人社團得以保持活力的秘訣。如今,夕陽紅藝術團已成為集聲樂、戲劇、小品、模特、舞蹈于一體,門類齊全,舞臺燈光、音響設備兼具,能勝任大中型老人專場演出任務的業余群眾性文藝團體。
夕陽紅藝術團的發展壯大當然也離不開海口市幾屆領導的支持和重視,從2008年開始,該團告別了自籌經費的困境,每年獲得市里財政撥款3萬元,業務由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管理。
“多少情愛,
化作一片夕陽紅”
王大森說:“在海口夕陽紅藝術團,在追逐藝術的過程中,團員們的心理變化令人震驚,這些六十、七十、八十歲高齡的人,心理年齡也就二三十歲,所以大家都叫我們‘老頑童’。也只有這樣的心態,人才會有所追求,生命才會有意義。”
談起將來的打算,王大森說:“藝術團是一相對穩定的團隊,它的任務是每年‘燒兩把火’:創作一臺大型節目參加省市比賽和組織一臺專場演出。此外,眼下正在發展‘加盟團’,目前美蘭區的‘海峽藝術團’已加盟進來,我們的目的是把更多的中老年人組織起來,讓他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林道清說:“海口有23萬中老年人,夕陽紅藝術團是這個團體的一面旗幟,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扮好這個‘領頭人’的角色。”
“最美不過夕陽紅,夕陽紅是晚開的花、陳年的酒、遲到的愛、未了的情,多少情愛,化作一片夕陽紅”,海口夕陽紅藝術團13年來孜孜不倦地追求著這樣的精神境界,而且還將繼續下去。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