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駒生活照
Beyond樂隊主唱黃家駒
《光輝歲月》CD專輯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07/01/e6e76cff2a132cf12b77e6e91423479b.jpg)
Beyond樂隊以《光輝歲月》向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致敬。
Beyond樂隊成員。 文/本刊特約撰稿??鐘芳
2013年6月30日是香港經典搖滾樂隊Beyond靈魂人物黃家駒逝世20周年紀念日。
為了懷念這位殿堂級的音樂人,紀念黃家駒逝世20周年電影之海闊天空首次從表演藝術角度出發,讓無數喜愛他的歌迷在電影的世界里感受熱血沸騰的青春,回顧那段專屬于Beyond和我們的光輝歲月,鮮活地再現黃家駒以及Beyond樂隊傳奇般輝煌的音樂旅程。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黃家駒帶領Beyond唱出的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一直伴隨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時至今日,他的歌仍在世間傳唱。他的音樂,不單是愛情,更多的是理想、奮斗、和平、自由以及在逆境中努力的精神。為理想而歌唱,為生命而歌唱,為自由和平,為萬千大眾,他不斷完善并超越自我,為音樂點燃億萬個人生。
有一種景象,
差點放棄音樂
1962年6月10日,黃家駒出生于一個平凡的勞工家庭,自小與家人居住在蘇屋邨,中學時代開始癡迷于音樂和吉他,家人反對他搞樂隊彈吉他,為此沒少受家里人的棍棒。
1983年,風靡一時的Beyond正式組成,成員先后加入,包括黃家駒、葉世榮、貝斯手黃家強及吉他手黃貫中,并正式取名為Be-yond樂隊。往后,他們以地下樂團的身份,自己出錢出力租下港島明愛中心,開了一場“永遠等待”演唱會,但在香港這個商業氣息濃郁的城市,很難有理想主義的容身之處,所以最終是一場賠錢音樂會。當時樂隊成員都深感前途渺茫、沒有出路,推出了《再見理想》專輯,打算以這種方式與心愛的音樂告別,從此過上能夠養家糊口的正常人的生活。但讓人驚喜的是,就在這個生死存亡的關口,他們超凡的音樂才華獲得了經理人陳健添的垂青,并很快與他們簽訂了商業合同,奠定了下一年發唱片的契機。
1988年,新藝寶唱片公司總經理的陳少寶在劇場觀看Beyond音樂會時,沒料到臺下反應如此激情熱烈,細細聆聽下發覺這4個年輕人有著其獨特的音樂風格,一定能在樂壇“殺出條血路”,所以當場答應為他們出唱片,從此以后,Beyond以前衛樂隊的形象確立在香港地下樂壇的江湖地位。
有一種記憶,
一代人的青春寫照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音樂符號,黃家駒作為一個時代的符號早已超越了時間,超越了潮流,并用其不服輸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每一個人都有青春時期。我們上中學的時候偶像是Beyond,我們很喜愛黃家駒的歌。每當我們在落寞、迷惘時,都可以從他的歌聲中找到慰藉,獲得力量。真情、憧憬、純凈、悲傷、堅持,在我們所有青春的額頭上,直抵內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尤其是男孩,幾乎沒有人沒聽過Beyond的歌。學校的宿舍、操場或KTV里無不在痛苦而又甜蜜地在引吭高歌,“喜歡你那雙眼動人,笑聲更迷人……”這些那些,總是最鮮明的青春印記,即便畫面有些許模糊,但不曾褪色,仍然會讓人觸摸到當年一絲溫熱的氣息。
“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
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一剎那恍惚,若有所失的感覺,不知不覺已變淡,心里愛(誰明白我),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被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演唱會上,他依舊還是光著上身,打著耳釘,背著樂器,光影明滅,動情開口了,那一開口,臺下萬千人群聲合唱,夜光棒亮成海洋。這是生命與自由,血和淚的悲情壯歌,每當聽到,就會想到一個創造了10年輝煌的樂隊———Beyond,一位偉大的歌手———黃家駒。再也沒有人像他那樣,會懷著理想一路跑著,傷心流淚,卻始終不曾丟棄。
有一種光芒,曾經的光輝歲月
Beyond最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們非常團結,一心一意做自己的音樂。黃家駒的優勢在于他很有音樂天賦和領導力,是香港少有的“唱作人”,曲、詞、彈、唱樣樣精通。他譜寫的作品很有世界觀,深受大眾喜歡,歷久不衰。簡單的旋律、激昂的歌詞,豐富的意境,讓另類的主題和動聽的旋律恰到好處地結合在一起,讓人聽后能喚醒心中潛力,激發昂揚斗志,點燃希望與激情,如歌頌母愛的《真的愛你》,表達理想的《海闊天空》和《再見理想》,抒發個人真摯情感的《喜歡你》和《情人》,呼喚戰后和平的《AMANI》等。
從1983年樂隊初創,到1993年主唱黃家駒意外離世,風雨十年間,Beyond是一支非常了不起的樂隊,由一支地下樂隊華麗轉身為華語樂壇搖滾樂隊“權威”,很多人喜歡他們的音樂。曾經的《喜歡你》、《大地》、《長城》、《不再猶豫》……多次獲得香港十大中文歌曲金曲、唱片白金獎、香港叱咤樂壇最佳樂隊組合、觀眾票選最喜愛樂隊組合等大獎,引領樂壇風騷。
黃家駒生前最后一張作品輯《樂與怒》,讓他達到了創作生命的顛峰。他是罕見的用音樂關懷世界民生的音樂人,他曾經說:“音樂創作源自生活,我們比較喜歡留心世界的趨勢,為創作帶來沖擊。”于是他寫了《光輝歲月》獻給非洲人權領袖曼德拉,用最真誠的聲音歌頌了曼德拉偉大而光輝的一生,也表達了自已對種族歧視的厭恨。并在1991年去了一趟非洲就寫出《Amani》,讓人無不嘆服這位音樂才子的創作能力。
“黑色肌膚給他的意義,是一生奉獻膚色斗爭中。年月把擁有變作失去,疲倦的雙眼帶著期望。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迎接光輝歲月,風雨中抱緊自由。一生經過彷徨的掙扎,自信可改變未來,問誰又能做到……”說到為皮膚所付出的代價,誰又能比得上非洲黑人領袖曼德拉?20世紀50年代以來,曼德拉因為反對當時政府,要求種族平等,曾被判終生監禁,經過艱苦的斗爭在1988年出獄,并在風燭殘年時當選為南非總統,他是多么的光輝啊!從此意義上說,歌曲《光輝歲月》不僅是一首感動心靈的音樂作品,同時也是對Beyond和黃家駒的一首贊歌:不管經歷了多少風雨,黃家駒已經擁有屬于自己的光輝歲月。
有一種境界,永遠的海闊天空
他,永遠年輕,是音樂的靈魂化身,是天之驕子。縱觀黃家駒的音樂作品與人生,你會發現有一種雄渾激昂的力量貫穿始終,他憑借著真情實感的表達與青春激蕩的沖勁去表述了種種人生的意義。
1993年6月24日,對于熱愛Beyond樂隊的人們來說是悲傷的一天,樂隊靈魂人物黃家駒在日本東京富士電視臺錄制游戲節目時由于舞臺濕滑發生意外,不幸從約2.7米高的舞臺墜下重傷昏迷,留醫六天后,同年6月30日于當地時間下午4時15分逝世,終年31歲。“至此香港沒有真正的音樂人,除了黃家駒!”當時聽聞Beyond樂隊主唱黃家駒的死訊,羅大佑如是說。事實上這么多年來的確在香港沒有任何一個歌星可以超越他。
“我覺得每一樣東西都是發自內心,要感動別人一定要先感動自己。音樂不是娛樂那么簡單,是生命里面一個節奏;無論你是一個多么繁忙的人、怎么樣顧著賺錢的人,都不可以沒有音樂。我是音樂人,我會尊重音樂!如果沒有音樂,我會死,我真的會死!不可能沒有!”這是黃家駒生前留下的對音樂、對人生的感言。
音樂是他的最愛。在黃家駒短暫而燦爛的生命中,宛如流星劃破長空,綻放出最美的瞬間,為樂壇記載了光輝歲月,人們不會因為他的離去而停止對他的崇拜與思念,也不會因為beyond的解散而忘記這支樂隊曾經創造的奇跡與感動。“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飄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漂遠方,風雨里追趕,霧里分不清影蹤,天空海闊你與我可會變,誰沒在變……”,Beyond,再見!黃家駒,永遠的海闊天空!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