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古村老街
    海南儋州千年古鹽田:鹽業“活化石”正消失
    來源: 南島晚報 作者:許爾生 時間:2013-07-10 10:00:59 星期三

    ????許多人都知道海南洋浦千年古鹽田是我國較早的一個日曬制鹽點之一。這里至今依然活躍著一群以曬鹽為生的老鹽工,每天在這片鹽田上沿襲千年以來的定式勞作。現在,洋浦千年古鹽田已成為海南知名的旅游景點。

    ????然而,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鎮鹽丁村的一片距今1000多年的古鹽田卻沒有那么幸運了,雖然也有比較完整的古鹽場,但是村里年輕人對傳統曬鹽技藝不再感興趣,或以捕魚為生,或種植甘蔗,絕大部分年輕人由于家境貧寒紛紛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千年古鹽田因此被年輕人廢棄,古老而獨特的曬鹽技藝以及那些美麗的傳說,正漸漸地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日前,記者前往經過調查儋州市峨蔓千年古鹽田現狀,村民稱古鹽田由于缺乏日常維護,已經被年輕人廢棄,但是一些硯式石鹽槽偶爾被年老的村民農閑時啟用。

    ????據調查,峨蔓千年古鹽田由鹽丁、靈返、細沙三個自然村鹽田組成,總面積近920畝,每個自然村的鹽田里設有鹽槽(或石制蒸發池)、鹵水池、鹽房、曬鹽地等制鹽所需的物品。三個自然村鹽田共有硯式石鹽槽約7500個,其中鹽丁村最多,約5000多個,靈返村約1500個,細沙村約1000個。從引海水,到蓄水池,再到蒸發(在石鹽槽或石制蒸發池里蒸發結晶),最后制成成品鹽。省內考古專家認為,峨蔓鹽田的石槽、鹽池、鹽田等場域是反映儋州古代社會生活狀況的一個縮影。鹽田保存至今,尤其是它古老的制鹽工序及其生產工具,是認識中國古代制鹽業的“活化石”,也為研究中國鹽業發展史提供了較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不過,因為工藝曬制的海鹽不是加碘鹽,一般只用來加工鹽焗雞、鴨和蛋類等食品,或者作為一種保健鹽使用。

    ????臺盟儋州市支部副主委陳仕發在2011年兩會提案中指出,峨蔓千年古鹽田與洋浦古鹽田相比,規模更加宏大、鹽田樣式更加豐富多樣。峨蔓千年古鹽田可以通過旅游開發,建設成觀光休閑游景區,讓游客在觀光之余參與鹽巴的曬制過程,品味曬鹽的樂趣。

    ????陳仕發認為,目前峨蔓千年古鹽田的開發主要問題是道路和停車場的問題。從峨蔓鎮到鹽丁村的道路雖然已經硬化,但路面只有3.5米寬且彎彎曲曲,不利于車輛的通行,應取直加寬改建成7米寬的旅游專線。

    (編輯:李琳)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