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2???片區內找不到滿意學校??鏡頭 ①??買房才發現 上學是問題
“海口優質中小學學位資源的增長速度,嚴重滯后于同時期的海口城市發展腳步。”1980年代來到海南工作的陳先生深有體會,即使是現在公認的優質小學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海甸二十五小,都是近幾年才建起來的。
以瓊山府城片區為例,自2002年瓊山撤市設區至今,10多年間經濟突飛猛進:南渡江沿線陸續建成了綠色佳園、江畔人家、濱江帝景等大型社區;傳統商業街中山路向南貫通,連接椰海大道,中山南路兩側的鵬盛家園、福祥家園小區,如今都有相當規模的入住人群;高登街實現西接龍昆南路、東連濱江東路,商業價值倍增……
與城市迅猛發展不相襯的是,“優質中小學資源少得可憐。”即將入住鳳翔東路江畔人家小區的劉先生甚是苦惱,買房子的時候,感覺這個片區房價相對便宜一些,但現在才發現這個片區找不到一個令他滿意的小學。
鏡頭 ②??只有兩學校 可供家長選
海口市在西海岸的開發建設中,先后配套了海南華僑中學初中部、濱海九小西海岸校區。而在其他片區的開發建設中,鮮有優質教育資源的跟進。
比如建省辦經濟特區的浪潮中,金盤工業開發區應運而生。為了推動開發區的發展,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國聯通海南公司、海口市中醫院陸續跟進,落戶于此,開發區也日漸熱絡。但是在金盤,優質的公辦中小學資源配套步履緩慢。
一到入學季節,家長很是糾結:方圓數公里的范圍內,公辦中小學只有金盤實驗學校、城西中學可供選擇,“這兩所學校近兩年辦學條件改善了不少,以前家長看了學校后都直搖頭”。
原因??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市直屬優質公辦學校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及海甸島
在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情況下,劃片招生方案也遭到了部分家長的質疑。其中,最大的質疑聲就是:優質公辦教育資源明顯分布不均,劃片招生造成區域之間的不公平。
目前,海口市直屬的幾所優質公辦學校主要分布在西海岸片區及海甸島區域,如濱海九小、濱海九小西海岸校區、海甸二十五小。
區直屬的優質公辦學校如海口市解放西第九小學、龍華小學、十一小、農墾一小、英才小學、龍峰小學等,主要分布在龍華和美蘭兩個區。
而瓊山和秀英兩個區部分城鄉結合部區域,幾乎沒有一所令家長普遍滿意的公辦優質教育資源。
“中小學義務教育不均衡現象,并非海口獨有。”業內人士認為,海口的主要問題是優質中小學資源稀缺,區域分布不均衡,“因此,對部分片區的家長和孩子來說,劃片入學有失公平”。
家住金盤片區丁香花園小區的高先生對此就頗有怨言。“劃片入學的初衷是維護教育公平,為孩子們提供均等接受優質義務教育的機會,但在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情況下,教育公平如何實現?”高先生說。
在海口國貿上班的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遭遇”。兩年前,他為解決孩子上學的問題,打算在海中附近買一套“學區房”。經四處尋訪打聽,最終看中一套100多平米的3居室,可一問,開價竟然150多萬元。“這樣高價的學區房,一般工薪階層實在買不起。”宋先生無奈地說。
事實上,部分家長的“擇校”行為也給教育管理者帶來了難題。
“去年開始,海口嚴格執行‘陽光招生’工作方案,明文禁止違規擇校,但通過各種關系遞交擇校申請的情況還是不少。”海口市教育局負責招生的一名工作人員坦言,每年招生階段,負責招生的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都“倍感壓力”。
此外,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由于優質公辦教育資源稀缺,幫助家長獲取優質學位指標的“黃牛黨”很吃香。
?
?
相關鏈接:
教育部表示:國家尚未考慮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教育部表示教育券不具備推廣條件 尚未考慮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海口龍華區通過省級“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
海南農村義務教育 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年人均600元
2013年海南省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兒童將就近入學
海南義務教育學校自查“減負”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