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愛你,美麗中國,蕩盡人間風雨,越發美麗……”11日上午,還未走到三亞市老年大學音樂教室,一陣陣激昂的歌聲伴著鋼琴,飄然而出。走近一看,50多位學生大多白發斑斑,桌上攤著歌本,一臉認真。
這才剛10月份,三亞市老年大學辦公室主任張瓊華已經開始擔心教學場地和設施不夠用,“報名的老人越來越多,教室馬上就坐不下了!”
熱情
老夫妻趕兩趟車來上課
因為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條件,在許多“候鳥老人”眼中,三亞一直是度假過冬的首選。有關報告顯示,近年來全國各地每年前往三亞過冬的老人數量已經超過20萬人。
每個周二和周五早上7點半,83歲的李柏春老人和老伴兒準時從家里出發,坐上公交,中間再轉乘一趟車,趕著上8點半的音樂課。因為愛上這里的氣候和環境,這對來自沈陽的老夫妻現在常住三亞。“明天我們還有文藝匯演呢,我老伴兒她們晚上練腰鼓可積極了。”
現在,本地老人來上課的也越來越多了。“吉陽鎮和附近農場的老人,每周都過來上音樂課。”張瓊華說。
老年大學學生還自發成立了三亞市老年大學藝術團,設立舞蹈隊、模特隊、腰鼓隊等。
爆棚
教室常備一摞摞塑料凳
記者看到,教室后面,放著一摞摞的塑料凳。“這些塑料凳馬上就派上用場了。課桌椅就那么多,現在還勉強夠用,一到冬天,音樂班一百多人呢,都坐到后墻那了。”老年大學藝術團團長丁麗說。
目前,老年大學開設5門興趣班,有音樂、書法、繪畫、太極拳和電腦課程。老年大學面向社會“招生”,不向學員收取學費,只需注冊登記。張瓊華透露,老年人很有學習的熱情,但令她為難的是,接收之后又坐不下。目前,老年大學登記在冊的學生有600多人,每年11月到來年4月,上課的學生近400人。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