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11/21/d54dea409b8a23c89e5b2f0ec45b794d.jpg)
《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張茂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11/21/ddbb7a949f27fd2a10cffa77ad1acfa7.jpg)
《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張茂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11/21/5023d362d844153521043f2c2c7132f1.jpg)
《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張茂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11/21/1a7a5152085c5f1389fc42a0bbc57415.jpg)
《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張茂攝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3-11/21/f47eae507ed0dfbb6e543e44c121844a.jpg)
《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中的展品。張茂攝
????在全國省級博物館中,無論是從建館歷史還是藏品質量來說,海南都是一個“小弟弟”的角色。然而短短的5年時間,省博物館就收獲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和“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引起業界的關注。
????在缺乏文物重器的情況下,如何突出本地特色、豐富展覽形式、舉辦社教活動,成為省博物館工作的重點,這也是海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所必須面對的共同問題。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海南本土文化產業的發展戰略開始由守轉攻,雖然力量還很薄弱,但畢竟已經邁開了艱難的第一步。
????11月15日,歷史文化大展《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在省博物館開展,40件含金量極高的國家一級文物讓海南觀眾大開眼界。和普通展覽所不同的是,這次展覽是為了紀念省博物館開館五周年而專門引進的。
????五年來,省博物館由最初的有館無舍狀態,成長為已舉辦近兩百個展覽,共接待達500萬人次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并榮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對于這家全國最年輕的省級博物館來說,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
引進精品吸引市民關注
????正在省博物館展出的《晉國霸業—山西出土兩周時期文物精品展》,薈萃了山西博物院館藏的晉國青銅器和玉器。其中青銅器以新穎的器型、精巧富麗的紋飾和卓越的范鑄技術,成為中原青銅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而晉國玉器選料精良,品類繁多,工藝精湛,集中展現了周代治玉工藝的先進水平。以青銅器和玉器為代表的晉國遺珍,再現了晉國春秋霸主風范。
????這些堪稱重器的精品文物,讓海南的觀眾領略到了中原文化的厚重與精深。而引進國內高端展覽,是省博物館一直堅持的標準。省博物館館長丘剛介紹,開館五年來,省博致力于打造基本陳列的同時,臨時展覽精益求精,在保證數量的同時力求展覽的高水平、高質量,并在引進國內高端特色臨時展覽上大膽嘗試,如《國家寶藏》、《龍行天下———四川自貢侏羅紀恐龍展》、《人性與愛———李自健油畫新世紀巡展》、《星云大師———筆字書法展》等精品展覽,在島內引起轟動效應。
土洋結合打造特色文化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一方面突出本地文化特色,另一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間文化交流與合作,這無疑是海南文化建設的兩個重點內容。5年來,省博物館先后承辦了墨西哥《瑪雅:記憶空間攝影作品展》、《亞洲藝術水彩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等展覽,并且協辦了瑞典、韓國等多個國家的書畫和攝影作品展,讓本土觀眾在家門口感受到了異國的風情。而在本土文化陳列方面,省博2011年推出的《大海的方向———華光礁I號沉船特展》是最具代表性的優秀之作,該展首次展示海南省水下考古成果,以其獨特的視角,向觀眾講述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中華民族和南海不可分割的關系。展覽受到來自全國各大博物館中的40多位博物館館長和業界專家的一致認可,榮獲2011-2012年度“第十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該展目前在首都博物館、河南博物院等地進行全國巡展中,大批觀眾慕名前往參觀,為推介海南本土文化資源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也使得省博物館在業內的名聲大振。此外,省博物館的四大基本陳列之一的《海南歷史陳列》,還榮獲了“第八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最佳形式設計獎。
多頭并舉豐富館藏實力
????文物資源是一個博物館的立足之本。在資源不足、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省博物館廣開渠道,通過各種手段征集文物,豐富館藏。如澳門多珍堂捐贈的336件珍貴文物,海外僑胞捐贈等等。特別是國家文物局無償劃撥的1200余件珍貴文物中,共有9件國家一級文物,極大地豐富了館藏,完善了省博物館的展覽體系。
????在征集文物的同時,省博也不斷通過加強考古工作,增加館藏的數量和質量,其中田野考古完成了陵水橋山史前遺址發掘、環海南島海洋遺址考古調查等多處考古調查勘測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水下考古中心與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及兄弟省份,共同完成了華光礁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并建成了出水文物保護修復實驗室,重點加強了“華光礁I號”沉船的保護工作,沉船保護修復及出水的萬余件瓷器將在省博物館二期工程中進行展示。
????目前海南省博物館的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之中,總建筑面積約25000平方米,將建設“華光礁Ⅰ號”沉船展示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美術作品展示廳、安(消)防控制中心、學術報告廳等。
文化惠民彰顯社會責任
????開館五年來,省博物館的社教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從2010年4月開始啟動的巡展下基層活動,歷經兩年行程超過4000多公里,足跡遍布海南省全部市縣。工作人員兩次登上三沙市永興島,把博物館的展覽送到戍守邊疆海島的戰士身邊。
????環島巡展結束后,省博繼續實踐讓博物館走出去的路線,把展覽送到海南省各大中小學院校,為學生們開啟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切實實現了博物館文化資源共享。與此同時,省博物館積極開展志愿者活動,策劃組織了眾多社教活動,如“考古小能手”、“我是小小航海家”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受到廣泛好評。此外,省博還積極通過網站和新聞媒體發布展覽信息,運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實時與觀眾互動,讓廣大觀眾及時了解博物館情況,讓更多人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