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4日消息(記者 吳丹丹)放學回家做作業,習題不會解答怎么辦?輕點屏幕上“呼叫老師”,在線答疑。
又到考試,改卷、評分、試卷分析工作量太大?電子閱卷2小時內搞定。
孩子謊稱期中試卷丟了,怎么了解真實的考試情況?登陸“數碼校園”即能看到孩子的答卷情況。
這是海口市“智慧校園”試點單位金盤實驗學校日常教學中的某些細節。通過利用云技術、互聯網等新技術和應用來改變全體師生和校園資源的交互方式。先后建設的電子圖書館、翼校通、電子書包、蘋果園、行政OA、數碼校園六個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校內外的互聯和協作,對傳統教學方式有著強烈的沖擊。
數碼校園:教師的好幫手
都說學生怕考試,殊不知老師也怕。數百份試卷,評閱、算分、登記、試卷分析,一套完整的流程走下來,傳統的手工閱卷少則兩天,多則長達一周。但金盤實驗學校的老師們卻不用擔心,因為他們有“數碼校園”這個電子閱卷“好幫手”。
考試結束,把學生的試卷掃描進電腦中,客觀題由電腦自動閱卷,主觀題則由教師通過數字“1”(正確)或“2”(錯誤)進行評閱。隨后,電腦會自動生成成績單、分數段、試卷分析、各題正確率等10項參考數據,用表格、扇形圖等方式將考試分析結果直觀地表現出來,一目了然。
“數碼校園十分方便高效,極大地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就算在家里,只要有電腦或智能手機,一樣能夠閱卷。”金盤實驗學校信息中心主任曾慧珍說,“此前龍華區進行十校聯考,所有試卷的閱改工作都在幾小時內完成,這是以往不孔敢想象的快速度。”
除了電子閱卷,教師還可以在數碼校園里分享自己的教學課件、經典習題等資源。同時,學生及家長也能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登陸該平臺。通過數碼校園,家長可以了解到孩子近期學習狀態,查看電子試卷、成績分析等。一位家長笑言:“有了數碼校園,我再也不擔心孩子試卷‘丟’了。”
?
?
相關鏈接:
電子書包:課堂實時互動
“下面我們來做一道習題。”語畢,金盤實驗學校七年級某班的同學們不約而同拿起平板電腦。這是學校近期創建的電子書包項目,也是開放式數字校園系統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電子書包”,乍一看,似乎是把書籍裝進電子產品里,但實際情況不止如此。除了能閱讀到更多書籍、資料,電子書包還有一個更大的功能: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實時互動。
吳老師給記者演示了使用方法:“比如有一道題需要讓全班學生解答,只需要在教師ipad上選擇‘推送’,學生的平板上就會出現相應的題目,在作出解答并提交后,教師能立刻看到學生的詳細解答及正確率。”在課堂上使用電子書包進行調查和小測,教師能得到高效的反饋,達到實時互動目的。同時還省去大量紙張復印,實現“無紙化教學”,十分環保。
不僅如此,學生還能利用電子書包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后瀏覽大量教學資源。遇到不懂的問題,還能通過“呼叫老師”功能尋求教師在線答疑。目前,電子書包已經在該校七年級、八年級間普及。
有家長擔心,用了電子書包,孩子的書寫能力會下降。曾慧珍表示,這種擔憂源于大眾對電子書包的誤解:“這只是一個很好的教學輔助工具,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和讓學生享受到更多教學資源。學生還是會進行書寫,不過是把紙上書寫轉變成在屏幕上書寫。”
蘋果園:教學資源產生地
蘋果園是金盤實驗學校今年十月份才推出的系統平臺。這里有最適合學生學習的“學習云”及最好的仿真實驗資源,同時還是教師“大展拳腳”的地方。因為在這里,教師能制作個性化電子教材。
“通俗來說,蘋果園就是教學資源產生地。利用蘋果系統獨有的一些功能,教師可以結合現有的傳統課本,創造性地制作出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個性化教材。”這些個性化教材可以通過文字、圖片甚至視頻對某一知識點的詳細講解。教材制作完成后,通過平臺資料推送,學生便可下載至電子書包上。這樣一來,兩個項目深度整合運用,實現網絡多媒體教學環境下的電子教材及課件資源的本地化建設。
王業俊校長告訴記者,目前“蘋果園”項目還處于對教師、學生的培訓階段,希望能在一年內把這項技術在全校進行普及,讓現代化教學滲透到學校的每個角落。
“蘋果園”產生教學資源,學生通過“電子書包”利用資源,“數碼校園”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狀態、掌控全局……一個個系統平臺間相輔相成、有機結合,形成系統化的現代教學手段。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關世民教授說,這種高效、有效的教學,很好地改變了傳統學習方式。這種模式一旦運用成熟,學生素質和教學質量都會有很大提高。
海口市龍華區教育局負責人表示,此前市教育部門、區教育局工作人員去到金盤實驗學校進行調研,都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了肯定。這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育手段,目前處于試點階段。下一步若想在區里推廣,還需深入了解教學效果,并保證各校的設備、設施滿足建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