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民俗
    竹藝翩翩入農家 鼻簫聲里訴衷情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金昌波 王儀 時間:2013-12-16 09:35:06 星期一

      

    保亭竹制黎族樂器。 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竹管引水灌溉。陳耿 攝

      

    瓊海市嘉積鎮益群村,為滿月嬰兒慶喜時,用這種精致的竹籃裝滿嬰兒用品和食物,貼上紅紅的喜字。 李幸璜攝

      

    瓊海嘉積鎮益群村王桂花老人編織的竹器。 李幸璜 攝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在海南,尤其是農村,人們對竹子的鐘愛不亞于東坡。餐桌上香噴噴的竹筒飯,大山里黎族同胞腰間掛的竹簍,再細心一點,若是到房前屋后轉一圈,竹編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更是隨處可見,掛在檐下的魚簍,閑置門前的雞籠,至用竹籬笆作的院門,屋內陳設的竹凳、竹籃、竹床……農家人對竹子的利用,幾乎滲入到各個方面。

      鼻簫聲里訴衷情

      說起竹子在海南的運用,就不得不提起黎族這個古老的民族。曾在省民族博物館工作的省博物館副研究員王輝山,是第一位系統和深入地研究黎族竹文化的專家,他曾寫過一篇頗有名氣的論文《黎族竹文化探析》,以四萬字的篇幅,詳細描述了竹子在黎族的農耕、漁獵、建筑、飲食、信仰和醫藥等領域中所起的作用。

      倘使文字尚不足以讓你信服,那么不妨來海南親自體驗一番。在五指山市一個叫“太平”的黎族村落,村民們不但用竹子編成籬笆保護水稻,還用竹條搭成架子種植豆角和茄子,山腳下,至今還有人用竹子當引水管;在東方市江邊鄉俄查村,用竹子編扎的房屋門戶,坐得油光發亮的竹凳,打漁的魚簍,各種竹制器具滿目皆是;在儋州市南豐鎮馬嶺排村,黎族百姓出門勞作時,必在腰間挎上一個竹簍,裝上水壺,染蠟時也必須用到竹簽,更不消說竹編的菜園柵欄。

      其實,黎族百姓不但用竹子來制作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還將竹子應用于娛樂活動當中。以竹子為主要材料制成的簫、笛、口弦等,都是具有本民族特點的樂器。其中就就有久負盛名的鼻簫。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檳榔谷景區,記者欣賞黎族“八音”演奏時,有幸看到了這種簫。

      今年54歲的符阿公吹鼻簫在當地很有名氣,不僅在景區吹給游客聽,平時村里有聚會也都邀請他去演奏。符阿公說,鼻簫在黎族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里面還有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愛了。臨成親前,這位姑娘到檳榔園采檳榔,被峒主看上,并將姑娘關了起來。小伙子只好唱歌傳情,峒主知道后,就把小伙子的舌頭割掉,小伙子卻砍下一節白竹,用鼻子吹出自己的思戀。后來,小伙子被峒主抓去處死,死前托人將鼻簫轉交給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伙子墳前,把小伙子生前吹奏過的鼻簫曲吹奏了一遍,然后懷揣鼻簫,長眠于墓前。

      一代又一代,傳說沒有老去。每當傳統佳節或明月高掛之夜,黎家村寨的男女青年就會吹起鼻簫,互訴愛慕之情。一根小小的鼻簫,不知成全了多少黎族青年男女的美滿姻緣。

      篩子“篩”出好日子

      篩子和簸箕,是兩種傳統的竹編生產工具,也是農村居家必備的生活用具。只要走進農家,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平時大都掛在堂屋或室外的墻壁上,或攤放著需要晾曬的物品,平放在院壩的平地、凳子、木架上。在瓊海市嘉積鎮益群村73歲老人史宏釗的家里,記者看到了全套八件篩子、簸箕。

      據他介紹,篩子和簸箕的形狀、編織材料和方法基本相同,都是四周用較厚的蔑塊編織成圓形邊框,底面用薄而細的蔑條編織成縱橫交錯的網狀。區別在于篩面大小和孔隙疏密,篩子直徑一般在60厘米左右,而簸箕一般直徑在100厘米左右,而且底面沒有孔。

      “簸箕一般就是用來晾曬農家收獲的花生、茶葉、油菜籽及辣椒、花椒、干果等作物產品,而篩子由于孔隙大小不同也有不同的用處。”史宏釗說,篩子的使用方法是先將要篩選的東西倒在上面,用雙手平端起來環形晃動,顆粒大的就留在了上面,顆粒小的就通過小孔掉在了下面,農家人常用它來過濾糧食。

      “篩子‘篩’出了好日子。”史宏釗介紹說,“篩子是我們祖祖輩輩就開始用的東西,以前生活條件艱苦,農民吃不飽,篩米的篩子都是疏孔的,孔隙比較大,只用把谷子、石子等比較大的顆粒物從挑出來就行了,后來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對生活要求高了,才出現密孔的篩子,把疏孔篩子篩出來的米再次過濾,將糠和米分開。”

      記者向村民打聽到了一位擅長竹編工藝的老人。他叫史業武,今年已有70歲,身材高瘦,手指修長動作麻利,十分靈活,一看就知道是個手藝不錯的人。從16歲開始,史業通開始跟父母學藝,只花了一兩天功夫,他就掌握了竹編技術,一對竹篩(疏孔和密孔),他最多只用30個鐘頭就能完工,雞籠、撮箕、畚箕等簡單的竹器自然不在話下。

      時至今日,篩子和簸箕在益群村幾乎家家都有,人們的生活還沒有離開它們,有人還拿它們做起了生意,一般一對篩子可以賣到37元,村里幾戶人家就靠著這門技藝,過著非大富大貴、但也不貧窮的生活。

      不同喜事挑不同的籮筐

      人們常常說“好事一籮筐”,這話可不是隨便瞎編來的。按照老一輩的說法,竹籮筐也叫“日子籮”或“谷籮”,人們家里放上竹籮筐有五谷豐收之意,所以,每有喜事都會用上它,寓意好上加好。

      史宏釗老人向記者展示了一對竹制的大籮筐,直徑超過半米,高度也接近半米,每一根竹篾纏繞著另一根竹篾,甚至找不到打結的地方,他告訴記者,這對籮筐用了有快20年了,至今仍然好用。

      “兩個都裝滿,可以裝上一百多斤谷子。”史宏釗老人說,每年村里水稻豐收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用這種籮筐裝糧食,而每逢喜事,它又是個好“挑子”。據他介紹,有老人過壽的時候,家里人就會在籮筐里裝滿豬肉、禮品,然后貼一個大紅大紅的“壽”字,挑過去祝壽,而要是有新人成婚,東西就會換成糯米糕、椰子粑等,上面貼的字也要換成“囍”。

      看到記者對竹筐感興趣,益群村村支書周啟寧也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對竹籮筐。這對籮筐比史宏釗老人的那一對,明顯小了很多,直徑不到二十厘米,在當地被稱作“花籃”,今年農歷八月十五日,周啟寧去看望一位老人時,老人送給他這對“花籃”。據他介紹,這對“花籃”的用處又不一樣。“平時都不用它,這是小孩滿周歲時用的。”

      原來,村里人有個習俗,每家每戶的小孩滿周歲的時候,都會舉行“抓周”儀式。家長將糯米糕、書、錢等東西放在“花籃”里,讓小孩來選,看長大后適合做什么。而且,“花籃”上也要貼上紅紙,但是不寫字。

      在離益群村80公里開外的海口市龍橋鎮墨舞村,記者又找到另一對竹籮筐。當地人稱為“簍子”,相比前兩種,這種籮筐體型更小,直徑只有接近10厘米,它的主人王昌國告訴記者,這對“簍子”是親戚家蓋房子擺酒席時,專門用來挑酒的。

      如今,農家人依然保留著這一做法,平時這些籮筐都被束之高閣,只有辦喜事時才拿出來,因為他們相信籮筐能帶來“吉利”。

      “方圓十里的小孩都睡過我編的搖籃”

      在海南,墨舞村曾經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竹器編織專業村,在網上搜索一下“墨舞村”,網頁就立馬會彈出“竹編”兩個關鍵字來。

      與瓊海的益群村相比,墨舞村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成片成片的青竹,村里人告訴記者,這里有句俗話:“問墨舞在哪里,只要順著茂密的竹林就到了。”由于坡廣地肥溪多,非常適合青竹生長,不知從何時起,這里就有了竹器編織的傳統。然而,近兩年這里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竹子還是那么多,但由于掙不了多少錢,大部分篾匠為了生計都轉了行,墨舞村家家戶戶編織竹器生活用具的場景再難見到。

      從村民口中,記者打聽到這里有一個“怪人”,別人編的竹器都賣不出去,他卻從來不愁沒生意。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決定前去拜訪這位“怪人”。他家離村口很近,進去左拐徑直走六七百米就到了,一路上,還沒見到他人,就聽到他家里傳來的陣陣清脆的劈竹聲。他就是王換祥,今年只有45歲,卻已經做了35年的篾匠。記者找到他時,他正用一把鋒利的篾刀將竹子一分為二,二分為四,不斷細分,破篾化條,身旁放著一堆自己編織的半成品。

      王換祥從不編別的,30多年來,只專門編嬰兒睡的搖籃。這種不到1米長,高也不過20厘米的竹籃子,市場上能賣出40元的高價,而且王換祥的生意一直很好,幾乎都是上門來下訂單,他告訴記者,目前積累的訂單也有30多個,估計要忙到年底才能全部交貨。

      “穩當。”王換祥指著搖籃上的孔隙,自豪地說。“這都要嚴格要求的,正六邊形孔,穩定性好,三歲的孩子都可以睡。”據他說,村民們信任他,都覺得他編的搖籃質量好。“這里幾乎方圓十里的小孩都睡過我編的搖籃。”

      編織一個搖籃需要好幾道工序,一天都做不了一個,年紀大了,手還經常被竹子劃破,但王換祥從沒想過轉行,他說會一直干下去。

      “不是沒想過轉行,如果我不干了,我怕再沒人做這個。”王換祥告訴記者,自己的這門手藝要求比較高,雖然只是一把簡單不過的篾刀,但砍、鋸、切、剖、拉、撬、編、織、削、磨,樣樣都是技術活,一直想找到一個得意門生來傳承,但一直找不到徒弟,村里的年輕人學什么的都有,但獨獨對這個似乎不感興趣。

    (編輯:李琳)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日本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网站| 啊轻点灬大ji巴黑人太粗| 4ayy私人影院| 岳又湿又紧粗又长进去好舒服|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波多野结衣忆青春| 国产一级做a爰片在线| 2022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 奇米777视频国产|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99re6免费视频| 女博士梦莹凌晨欢爱| 久久久国产精品|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另类在线|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四虎影院免费在线播放| 超级乱淫视频播放日韩|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 www.天天色| 好紧好爽好大好深在快点视频|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最近新免费韩国视频资源|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男男黄GAY片免费网站WWW| 国产九九久久99精品影院| 骚虎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免费高清| 免费在线观看色|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看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网| 免费视频专区一国产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