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灣、在白鷺公園、在鹿回頭廣場……每天早晨都可以看到許多人聚集在一起。他們跳著健身舞、扭著大秧歌、練著太極拳……這就是三亞的文化活動場景。
三亞市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建設,增加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全力推進文化市場的發展繁榮,讓農民共享文化建設成果,得到了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評。記者從三亞市文體局了解到,三亞市先后籌資建設了一系列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基礎設施,同時多次舉辦文藝演出,以及木球、武術、自行車、健身健美等多種比賽,豐富了市民業余生活。
農家書屋覆蓋全市村莊昔日賭博村變身讀書村
干溝村位于吉陽鎮,總人口1795人。該村建設的農家書屋書屋共80平方米,總投入約5萬元。如今書屋已成為農民尋找知識、共商生產發展、村務建設的好場所。村里涌現出一大批利用學到的科技創業發家致富能手,全村當年人均收入達7000元,位列吉陽鎮第3名。
以前的干溝村,群眾娛樂生活大多是打牌賭博,常因此引發矛盾糾紛。自農家書屋建立以來,村里逐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掀起各種創業致富熱潮。該村還利用“農家書屋”作為依托,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村委會組織成立農民文藝隊2個,隊員約120多人,引導村民參與廣場文化健身活動,經常組織籃球、象棋等各種比賽,還積極參加鎮政府舉辦的各種演出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村民蘇美國利用魚塘發展立體養殖,養豬350多頭,他經常跑到村農家書屋閱讀養豬養魚技術圖書,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如今農家書屋已成為村民都喜歡去的地方。打牌賭博的人少了,村風民風好多了,還獲得了“三亞市無毒村”的榮譽稱號。
目前,三亞已建成全市107個建制村農家書屋,132個自然村農家書屋,配備了239名管理員。農家書屋工程是解決村民借書難、看書難的惠農惠民工程,對充實農村文化陣地、提升鄉鎮文化、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明年的財政預算中計劃50萬元用于補充農家書屋的圖書。
三亞投資250萬元安裝體育器材
“希望市區公園內有更多一些的體育器材,能讓我們在三亞休閑度假的同時,也能有更好的運動環境”正在白鷺公園跑步的劉老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都會與老伴來白鷺公園鍛煉,看到公園內的體育器材有很多已經損壞,希望市政府有關部門能夠盡快予以更換。
居住在三亞清平樂小區的李大爺在與記者談到小區是否缺少體育器材問題時,他臉上掛滿笑容“小區并不缺少體育器材,這里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每天與小區里的老頭子們一起打打太極拳,或者利用體育器材鍛煉鍛煉身體,日子過的很踏實。”
對于劉老先生的期盼問題,三亞市文體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市區公共場所安裝群眾性健身器材,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增加了資金,市財政撥付預算250萬元用于安裝群眾性健身器材。并已做項目計劃發布招標公告進行招標,預計2月將安裝完畢。
三亞將扎實推進文化強市戰略
三亞市文體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三亞將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強城鄉一體化工作;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辦好品牌體育賽事;繼續加大對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繼續做好戶戶通建設及廣播電視安全管理工作;加強文化市場執法檢查,規范文化市場經營秩序;提高審批效率,規范活動賽事的審批程序。
“今年將安排送戲下鄉演出30場(次),電影下鄉1000場,舉辦各種書畫展覽等活動。另外,三亞市在已建成的農家書屋基礎上繼續加強對書屋管理員的培訓力度,開展創建活動,使農家書屋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文體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三亞還將進一步調查研究數字電影院的資源整合工作,利用海棠灣、吉陽鎮、河西社區、河東社區數字電影設施,整合成一個多廳數字電影院。同時配合市委行政中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抓好三亞市群眾藝術館、美術館、大劇院、青少年活動中心的項目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濱海電影院改造項目進展,爭取2014年內動工改造。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