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傾心血營造民俗品牌,千余載冼夫人再聚文化底蘊
????冼夫人文化節盛裝閉幕余韻繚繞

3月9日,外國友人參加“2014年第十三屆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 見習記者 陳元才 攝
兩只老虎或凌空撲咬,或就地翻騰,或嬉戲打鬧……今天上午10時許,第十三屆中國(海口)冼夫人文化節分會場之一———海口市美蘭區三江鎮老街上,鑼鼓喧天,號角齊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虎舞在此上演。盡管是文化節活動的最后一天,圍觀的市民和游客仍是將街道擠得水泄不通。
外國朋友參加裝軍出游
“我們從網上看到海口舉辦冼夫人文化節的消息,前幾天就特地從三亞坐車過來了。穿杖、巡游、虎舞,這些民俗表演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老街上,來自吉林的游客趙顏舉起手中的相機,對著表演的隊伍猛按快門。“今天我們這兒的活動內容挺豐富的,有虎舞、巡游、公仔戲等民俗表演,還有男子九人排球精英賽。”三江鎮委工作人員杜昌松告訴記者。
3月9日當天,來自俄羅斯、美國、韓國、德國、加納等國家的30多名外國友人就來到新坡鎮,與當地村民們一起參加民間裝軍出游活動。他們穿著黃色舞龍服,手持長棍、大刀威武地行走在隊伍中,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就讀海南大學的烏茲別克斯坦籍學生馬克參與了當天的出游,他告訴記者,這是來到海南后第一次參加冼夫人文化節活動,第一次近距離地體驗海南當地的民俗民風,在活動中了解到很多關于海南的歷史與文化,很有意思。
文化節帶熱周邊鄉村游
記者了解到,自3月6日活動啟幕以來,海口四個區各分會場都出現了日均數萬人次參與的壯觀景象。文化節的舉辦,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體驗海南民俗文化魅力的平臺,而大量的市民和游客的參與,也帶熱了海口周邊的鄉村游。
“海口辦冼夫人文化節,來新坡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我們也得實惠。”和新坡鎮相距約十公里的龍泉鎮一農家樂老板告訴記者:“很多參加活動的市民和游客,返回海口市區的途中會到我們這兒吃飯,生意很火。”
13年成瓊北民俗游品牌
記者了解到,相較往屆,今年組委會組織的民俗文化活動更加豐富,不僅僅有海口當地的民俗活動,還有省內其他市縣的特色民俗文化展示。比如文化節期間,新坡鎮主會場連續七天舉辦民俗展演、本土瓊劇、農民排球賽、公仔戲、國粹京劇、裝軍、萬人巡游等特色活動,市民游客不僅能夠看到海口當地特有的紀念冼夫人的退神、圓軍、裝軍等民俗儀式,還能看到儋州方言民歌、黎族原生態民謠、海南八音、麒麟舞等。
“每次來參加海口冼夫人文化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前來參加本屆文化節活動的世界冼氏聯誼會會長冼志文告訴記者,從2009年起,他就受邀參加海口冼夫人文化節。在海口的精心組織下,這一節慶活動的文化味越來越濃,充滿了海南民俗特色,“文化節把多種民俗文化凝聚在一起,讓傳統民俗文化更深入老百姓的生活,給城市增添更厚重的文化底蘊。”
海口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說,13年的營造,集愛國教育、旅游觀光等為一體的冼夫人文化節,已成瓊北民俗游品牌。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