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霍克。本報記者 王軍 攝
鳥瞰博鰲小鎮。資料照片 鮑勃·霍克
澳大利亞政治家,前總理。他率領澳大利亞工黨在1983年3月的大選中大獲全勝,并連續三次贏得大選,成為澳大利亞有史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工黨總理。1991年12月卸任,1992年2月退出議會。作為亞太地區政界領袖,他推動了亞太經合組織的成立,被稱為“APEC之父”。
一位85歲的老人已經96次踏上中國的土地,而其中近五分之一是到一個叫博鰲的“小地方”。
他就是被譽為中澳友誼“永遠的使者”、澳大利亞前總理、澳大利亞最高榮譽勛章獲得者———鮑勃·霍克。
1997年的那個至今仍被很多人津津樂道的夏天,霍克、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和“博鰲之父”蔣曉松,“鏘鏘三人行”一般神侃,竟然侃出了一個屹立亞洲、影響世界的論壇———博鰲亞洲論壇。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開幕在即。海南日報記者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對霍克進行了專訪。
博鰲神話的直接見證者
“成立之初,我就曾說過,希望博鰲亞洲論壇能成為‘亞洲的達沃斯’,而博鰲論壇到現在為止的發展已經超出了這個希望和預期。而就論壇的未來發展方向而言,我相信未來將繼續重點關注亞洲的迅速發展,以及各方加強經濟和政治合作這一關鍵。”霍克毫不掩飾對博鰲亞洲論壇地位和作用的贊許。
霍克1983年到1991年出任澳大利亞第23任總理,并且連任四屆,是工黨總理中在任時間最長的一位。霍克在1989年作為總理出訪韓國時,提出了建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的概念并最終得到實施,因此他后來被稱為“APEC之父”。當然,博鰲亞洲論壇揚名天下后,他的頭銜多了一個:博鰲亞洲論壇發起人之一。
霍克先后96次到訪中國,對中國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十分熟悉,他曾經不止一次在演講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直言:中國是除澳大利亞外我投入情感最多的國家。
的確,在這塊土地上,傾注了霍克太多的情感。每年的年會期間,他可以看到全球政界、商界的無數老朋友,可以在這個愜意的小鎮上和拉莫斯揮著高爾夫球桿,2006年年會期間,他甚至走上臺,和當時紅得一塌糊涂的中國“超女”張靚穎高歌一曲。
論壇發展擁有光明未來
在霍克看來,博鰲亞洲論壇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功,離不開前秘書長龍永圖、現秘書長周文重,以及其他領導人的努力。當記者請教他“認為博鰲亞洲論壇還有什么需要加強和改進之處”時,霍克說,在龍永圖和周文重領導下,“很難想象論壇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重大不足”。
談及博鰲亞洲論壇未來的發展,霍克認為,博鰲亞洲論壇在各國政治家和企業家中已經建立了良好聲譽,他們也已認識到論壇的影響力以及參加的益處。論壇未來還將繼續發展壯大,因此現在的問題并不在于如何去吸引更多的人,而在于如何應對未來希望參會的代表會越來越多的情況。
事實上,中國政府以及海南省政府、瓊海市政府,一直在為加強和改進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保障工作進行不懈努力,經過多年的歷練,也已經摸索出一整套有條不紊的保障方案。近幾年每年的會務對接,都受到了與會各方賓朋的高度肯定。
霍克說,1997年第一次和蔣曉松先生來博鰲時,這個鎮上只有一些水田和臨時旅館。回顧過去,他驚嘆于博鰲在這么短的時間里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博鰲亞洲論壇已成為了一個聲名顯赫的國際組織。他相信,論壇發展潛力巨大,擁有光明的未來。
中國發展推動世界經濟
早在博鰲亞洲論壇成立之初,世界經濟走勢晦明不定時,霍克就曾預言中國將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時,中國長期居于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之后,似乎沒有人將這位老人說的話當回事。但是,2010年,中國正式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證實了霍克的預言十分精準。如今,霍克再次預言,可能到2030年左右,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
有的大國對中國的崛起惶恐不安,而霍克不以為然。他始終認為,中國經濟的巨大增長對亞洲經濟發展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對世界經濟也發揮著重要影響力。中國的增長對澳大利亞經濟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中國對澳大利亞資源的需求,保持了澳大利亞經濟的發展。
今年3月參加一家公司的周年慶典發表演講時,霍克再次釋放了他對中國人民的感情:
“1978年,鄧小平做出了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決策: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今晚,我們每個人都能說出這一決策帶來了怎樣巨大的成就。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年均10%左右。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國能與之媲美。經濟的發展同時帶動了人民脫離貧困。中國之所以能夠如此迅猛地發展,取決于它的人民。”?
霍克說:“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世界是一個整體,中國的高度發展推動了世界經濟,我們要著眼于中國對全球市場的改觀。中國的改革開放直接或間接使世界約30億人口融入了全球市場經濟的巨大波浪。”?
這位幽默風趣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至今還保持著一項令人瞠目結舌的吉尼斯紀錄:用11秒喝完了2.5品脫啤酒(一品脫等于1420毫升)!
好吧,讓我們張開熱情的臂膀,歡迎這位可敬可親的老人開始他的第97次訪問中國之旅。
手記
眷戀自在豪情中
■?陳成智
霍克和博鰲之間的故事,大概可以寫一本厚厚的書。
霍克96次訪問中國的情,也足夠出一本更厚的書。
記者多次參與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采訪報道,對霍克最深刻的印象,首先是一個幽默爽朗的長者,而后才是一個睿智的政治家。
他喜歡和嘉賓及媒體記者開玩笑,高興勁兒上來了甚至可以上臺高歌一曲,他直言自己對高爾夫運動的喜愛,他豪飲的速度令人嘆為觀止……在許多人眼里,不茍言笑或許應該是政治家的標簽,但在霍克這里,不是。
在博鰲,在中國,霍克頻頻發出自己理性清晰的聲音:2007年,當有媒體質疑比爾·蓋茨受熱捧而中小企業不受重視時,霍克站出來說了一句話:可以肯定的是博鰲亞洲論壇不會變成一個“富人俱樂部”!
事實的確如此,博鰲亞洲論壇其實一直都向中小企業敞開。就連邀請比爾·蓋茨這樣的超級富豪,諾貝爾獎獲得者尤努斯,在博鰲亞洲論壇這個平臺上,探討更多的也是解決窮人的問題。
在接受采訪和發表演講時,霍克從不掩飾他對中國、對博鰲的熱愛和眷戀。這種熱愛和眷戀,不會因為一些雜音而發生絲毫動搖。
比如,近年來,因為中澳兩國貿易及其他方面原因,一些人在澳大利亞鼓吹中國威脅論。而霍克不止一次地強調:“中國的強盛對澳大利亞經濟發展意義非凡。特別是在2008年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中,澳大利亞得益于對華貿易,成為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中唯一沒有遭受經濟衰退的國家,我們為此感謝中國。所以說,我們不應該對中國的發展感到不安,而是應該為中國的持續發展而感到驕傲。”
其實,霍克只是借助博鰲亞洲論壇這個絕佳平臺,我們結交到的一個感情真摯的國際友人。論壇成立十多年來,如果我們一定要列出一份朋友名單,那么這個名單一定很長。
在這個平臺上,在智慧碰撞的火花背后,有無數的頂層設計在此醞釀、生長,乃至成為影響中國、影響世界的舉措。在這個平臺上,在和霍克這樣的各國政要、前政要交流中,中國政府官員和企業家們,一次又一次地釋放自信的聲音。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位老人,感謝他為推進中澳友誼所做的一切,感謝他為博鰲的脫胎換骨貢獻的政治智慧。
回聲
1.?“成立之初,我就曾說過,希望博鰲亞洲論壇能成為‘亞洲的達沃斯’,而博鰲論壇到現在為止的發展已經超出了這個希望和預期。而就論壇的未來發展方向而言,我相信未來將繼續重點關注亞洲的迅速發展,以及各方加強經濟和政治合作這一關鍵。”
2.?“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世界是一個整體,中國的高度發展推動了世界經濟,我們要著眼于中國對全球市場的改觀。中國的改革開放直接或間接使世界約30億人口融入了全球市場經濟的巨大波浪。”
大事記
博鰲亞洲論壇
1998年至2001年大事記
1998年9月
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
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
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
在馬尼拉共同倡議成立“亞洲論壇”
三位發起人建議將“論壇”總部設在海南博鰲
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
會見拉莫斯、霍克及海南省領導
表示中國政府愿為論壇的創建提供支持與合作?
2000年11月18日至19日
博鰲亞洲論壇專家學者會議在博鰲舉行
會議通過了
“亞洲論壇宣言(草案)”
“論壇組織結構設想”
“論壇智力支持”
“論壇秘書處機構設置”
等重要文件
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在博鰲舉行
會議正式宣告博鰲亞洲論壇成立
并任命東盟前秘書長、馬來西亞前副外長辛格
為博鰲亞洲論壇首任秘書長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