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書讓每個家長揪心,如何能在優質求得“一席”,頗費思量 羊城晚報記者 陳秋明 攝
????按照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從明年起,廣州市小學將實行100%就近入學,也就是“零擇校”。由于“金豬寶寶”、“奧運寶寶”扎堆入學,使得今年成了擇校最后的“瘋狂年”。近日,廣州坊間流傳一份廣州市各名校擇校費目錄賬單,其價格之高令人嘆為觀止。不過,這遭到了教育部門的否認。
????9日晚上,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表示,各個區有必要對民間流傳的擇校費價格進行澄清,因為這不是事實。各個區給出“官方價格”,也是對學校辦學規范的負責。
????業內 民間價算入了多層“好處費”
????為什么民間公布的擇校費價格遠高于官方價格?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原因是有些家長把擇校全過程的費用都算進去了,包括走后門的,一層一層的“好處費”都算進去了。“有些人的關系找得比較曲折,可能費用就會多些,而如果找的關系比較直接,所花的費用就會少些。”該業內人士表示,可能有些費用是落入了私人的口袋,但交到學校的擇校費應該是統一價格的。
????廣東省教育督學李偉成也分析,之所以造成民間的擇校費虛高,除了有家長把“好處費”算進去外,還有可能是中介造勢,或者是家長以訛傳訛,才會形成這么一個沒有很大科學依據的賬單,這對家長有誤導作用。
????現實 擇校費大多與學位掛鉤
????其實早在2011年,廣州掀起了一股曬“擇校費”的高潮。起因是當時的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坦言自己不知廣州每年的擇校費有多少,后來引發了媒體的追問,各個區只好主動或被動地曬出了2010年收取的擇校費賬單。最后得出的結果是2010年廣州的擇校費共約11.39億元。也只有那一年,廣州小學的擇校費數目是公開的,之前或之后的賬單至今仍是一個謎。
????關于擇校費這個問題,教育部門也不是沒有管的。早在2010年,教育部就發布了《關于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問題的指導意見》,但其制約力并沒有顯現出來。
????時隔兩年后,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審計署聯署發布《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給出了治理擇校費的明確時間表,并提出了公立初中和小學跨區域招生的限制比例,10%是上限。
????對于各個區每年收取了多少擇校費的數額,現任廣州市教育局局長屈哨兵也表示不太清楚,原因是義務教育是由各個區負責的。但他表示,廣州市教育局有個基本態度,那就是要求各個區必須100%滿足地段生的入學需求。
????屈哨兵表示,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允許擇校的,擇校費準確說法應該為“捐資助學費”,法律上規定其不與學位掛鉤。各個區都有對捐資助學費有不同的管理規范細則。所以,在每一年家長填報擇校費用時,都有一個官方價格,這很正常。
????不過,現實恰恰是,捐資助學費大多都是跟學位掛鉤的,不少家長還以為上交的擇校費落入了學校的口袋。對此,不少學校負責人大喊“冤枉”。有小學校長明確,他們所收取的擇校費的價格,也是由區教育局統一制定的,并非他們能自己要價的,并且每年收取的擇校費都全額上交,然后再由區財政回撥下來。
????“請不要冤枉學校!”屈哨兵也說,捐資助學費是收支兩條線,是直接進入區財政的賬目的。
????廣東省教育督學李偉成也表示,在收取擇校費這件事上,不要把污水潑到學校身上,學校是無辜的。“不少校長向我吐苦水,增加學生但經費卻沒有增加,對學校來說負擔更重。即使有返回,也只能是搞建設,不能搞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