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58年前的采訪歲月,追憶娘子軍的可貴精神,20日下午,已80歲高齡的《紅色娘子軍》報告文學作者、原深圳市委副秘書長劉文韶,連夜手寫了滿滿5頁紙對娘子軍老戰士們的追思,以此告慰英魂,愿百歲老人盧業香走好,愿娘子軍精神永生。
劉文韶的報告文學發表于1956年,他是挖掘紅色娘子軍歷史的第一人。盡管長居廣東,但時至今日,回想起參加1950年解放海南島渡海戰役,以及當年采訪娘子軍的事跡,他仍歷歷在目,“我走不動了,我是多么想回到海南……”在今天的追悼會上,他委托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向故去的老戰士盧業香敬上了花圈,“我對她們懷有深深的敬仰和懷念,她們雖先后離世,但我相信娘子軍的精神永生。”
再度回味半個多世紀前的那段波瀾起伏的歲月,劉文韶將自己對紅色娘子軍的感情和精神匯為16個字:道路覺醒、英勇無畏、艱苦奮斗、組織起來。
他對自己總結的這16個字進行了解釋,并認為,娘子軍精神對于今天的青年人來說,仍具有著很高的教育意義和價值內涵。“紅色娘子軍的出現,標志著被壓迫和被奴役的婦女們的覺醒,她們走上了黨領導下的武裝斗爭的道路,她們有了堅定的政治方向。道路覺醒,正是娘子軍精神中最本質最核心的內涵,是他們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覺悟的表現。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全黨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們繼承和發揚娘子軍精神,跟著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具有多么大的現實意義。”
58年前,劉文韶就被娘子軍的英勇無畏深深觸動,58年后,他仍為娘子軍的戰斗精神落淚。“娘子軍連成立后,她們沖鋒陷陣,為保衛特委保衛蘇維埃流血犧牲,英勇無畏是我們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特色,今天,我們的國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黨中央提出要有憂患意識,確定了強國強軍的目標,我們應該發揚這種英勇無畏的精神,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和軍隊的光榮傳統,能吃苦才能革命,海南婦女是最能吃苦的,這在全國都很突出。”劉文韶說,今天,黨中央要求我們要發揚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出臺了八項規定,進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腐倡廉,這使我們黨更純潔堅強,更有戰斗力,紅色娘子軍是黨領導的婦女戰斗連隊,她們那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發揚。
“我相信,紅色娘子軍精神不光是海南人民的財富,更是全國人民的,這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傳承。紅色娘子軍英名永存,紅色娘子軍精神永放光芒。”劉文韶說。?
(編輯: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