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市博鰲鎮酒吧一條街,老房子咖啡館。 記者 張杰 攝
92歲的吳玉蘭與80歲的妹妹吳玉英再次踏上故土。在瓊海市博鰲鎮樂城島,安放著她們的鄉愁。那里有她們的老家,有她們的3位姐姐,有她們年少時的回憶。
借弟弟吳坤波長孫的婚禮之機,遠在新加坡的老四吳玉蘭與老七吳玉英都在八九十歲的高齡,乘坐飛機返回海南,與家里的5位姐弟團聚。年至耄耋的兩位老人居住在新加坡,路途遙遠,兩三年才回鄉探親一次。對她們來說,地球再大,故鄉永遠是圓心。
樂城島上,有著600多年歷史的青石板路依然默默地承受著碾壓,堅硬如舊、迎來送往,記載了曾經的車馬轔轔、人流熙攘;當年曾經風光一時的富豪騎樓,經過風雨剝蝕,已破舊斑駁,但青瓦木門,雕龍刻鳳的小閣樓,至今仍然精美依舊,古意盎然;百歲的老姐姐吳玉花還住在祖屋,穿著碎花綢衫、梳著包包頭,房前屋后種辣椒。
故鄉還是那個故鄉,卻又是一個新的故鄉。“變化很大,卻又不是完全被改變,還有熟悉的感覺。”吳玉英這樣形容再回故鄉心情。最讓她們驚喜的是瓊海城鎮化改造,眼前的景觀是全新的,但又讓她們覺得那樣熟悉和親切。
吳玉英在1953年嫁往新加坡,直到1970年才得以第一次回家。此后,由于年事已高,她只能隔幾年才回一次海南,上次回家已是3年前。
行走在博鰲鎮上,吳玉英感慨連連:她沒想到這個曾經半農半漁的小鎮,如今在瓊海“打造田園城市,構建幸福瓊海”新型城鎮化的推進中,變成了一個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慢慢欣賞的特色小鎮,變成了一個有產業支撐的特色小鎮。
公路通到家門口,綠化工程讓村莊美如綠野仙蹤,村里再也看不到“垃圾山”,大姐吳玉花每天的日程就是看看瓊劇、與老姐妹們打打麻將。“農村也變得干凈,路也修好了,姐姐過得像城里人了。”吳玉英親昵地摟著大姐,細心幫她捋一捋頭發。
“聽說有一個大型醫療項目也在樂城落地了,有產業、有錢賺,對我們的村民未來發展也好哇!”吳玉英提到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項目,不由得打開了話匣子。
故鄉的點滴,都讓華僑姐妹花無窮回味。這里似乎變了,又似乎沒變。變的是陳舊的建筑、曾經破落的農村環境,不變的是風俗民情,當地獨特的風俗民情依然保留至今,讓像她們一樣的返鄉華僑們盡情回味遐想、獲得慰藉。
?
相關鏈接
天馬故鄉新疆昭蘇現萬馬競渡
2007年山東省高考滿分作文選登:故鄉,我永遠的夢
廣漂族 故鄉回不去城市留不下
“回不去的故鄉”何以綻放夢想
玩轉十佳家庭旅行地 去圣誕老人故鄉芬蘭
?
(編輯: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