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就像鈍刀子割肉一樣
南科大想做的教改很難
深圳晚報:您曾經說過,加到教改隊伍里的人越來越多,教改肯定會成功,但不一定是在南科大,為什么?有人認為,這種星星之火僅會在理念上帶來觸動,您認為它是否可以燎原?
朱清時:改革就像鈍刀子割肉一樣,南科大想做的教改很難,不太可能在一個學校或者一個地區里,從頭到尾都完成得很好。教改最大的可能是,一定會成功,就像中國的經濟改革一樣。現在,上海的經濟改革超過了蛇口,將來,教改的最后成功也不一定是在南科大。
中國的古訓是,“槍打出頭鳥”。頂風前行者遭受的挫折和阻力最大,且無榜樣可仿照。但歷史貢獻不可抹殺,等大家都成功的時候,就會想到,蛇口是當年經濟改革的先行者,南科大也一樣。
星星之火完全具備燎原的可能性。任何一所高校都可以嘗試—不擴招、從國外引進人才、建立像南科大一樣甚至更好的薪酬待遇、為青年教授建科研團隊、賦予學術委員會比南科大學術委員會更高的權力。
但是,如果當初南科大不這樣做,誰會知道有這種可能?南科大做了,大家意識到南科大第一步成功了,成功的因素就會被學習。現在,很多高校都在采用南科大6+3+1的招生方案(高考成績占60%,自主招生占30%,平時成績占10%),這就是一種進步。
深圳晚報:現在,社會各界都在關注首屆教改實驗班畢業生的去向問題。因為前期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問題,一些學生面臨著畢業困難的狀況,對首屆畢業生的畢業問題,如何解決?
朱清時:一個好的大學,學生一定要嚴出,淘汰率要高一些。現在中國的高校正好相反,叫嚴進寬出,只要進來都能出去,沒什么淘汰率,這樣的大學就沒有動力,難出尖子生。南科大的做法與國際接軌,表現出來就是,相當部分學生的成績不是太好。比方說,現在首屆教改實驗班有45名學生,有幾名同學退學了,有幾名同學需要延長學習期限,這部分學生占比百分之二十多。這個比例不高,在加州理工大學,可能每年都有近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出局。
但是熬出來的,能夠順利畢業的學生都會比較優秀。而出局的,也不證明這些學生不夠好,而是說他們可以選擇其他職業,選擇一些對自己更好,也對社會更好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