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長的遺憾
朱清時的兩大遺憾在于,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層,未能制定好學校的《章程》
朱清時的辦公室在南科大行政樓三樓最深處。室內,一扇屏風后面藏著一張矮矮的鐵架床,床上有成套的素色床單和被子,被子的一角掀開,像是朱在不久前剛有過一場簡單的午休。床尾,一個藍色的氧氣瓶站在那兒。
據媒體報道,朱清時每天要吃七八種藥,有時,他還需要吸上一段時間的氧,才能繼續工作。
他的工作并沒有因為9月份即將到來的卸任而有所輕松。
盡管今年1月份,當南科大的黨委書記一職不再由朱清時兼任時,他便感覺自己“已卸任了一半以上”。但他依然忙碌,采訪時數次看表,得體又嚴格地把控著時間;輕微焦慮,談到某些話題,放在沙發手把上的左手中指會不自覺地上下抽動,夜里,依舊依賴加量的安眠藥才能入睡。
工作的繁忙與他的“遺憾”相關。
南科大一位學生將朱清時比作教育界的袁庚(曾經的蛇口掌門人,打響改革開放第一槍),朱清時很尊敬袁庚,但自認與他不能相提并論。袁庚所行的經濟改革得到理解,“不改不行,不改餓死”;相較之下,他的教育改革顯得有些孤獨,“不善溝通化解矛盾,做的事很多人不理解”。
袁庚在做蛇口工業區時,落下了三大遺憾;朱清時一路摸著石頭過河,也留下了兩大遺憾。
第一個遺憾是,南科大至今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建校初始,朱清時找過一些副書記、副校長人選,但覺得當時自己尚無法給出對方明確的待遇標準和前途保證,便“不忍心叫他們來,同意他們暫緩”。一緩,四五年過去了,“他們再也不會來了,我也很快不做了。”
這些年,因為缺少得力的助手和團隊,朱清時不得不一個人扛下眾多行政事務。
朱清時的第二個遺憾是“沒有制定好《章程》”。當初,學校在摸索中前行,規章制度都要重新制定,但又往往自認缺乏經驗,擔憂匆忙制定《章程》顯得不夠成熟,便思量著,將一切擱到有經驗時再制定。
但等到經驗較多之后,朱清時突然發現,一切似乎為時已晚了。
朱清時搖了搖頭,自己即將卸任,大家都在等著新領導的到來,“他們都會想,你快要退了,你把這些固定下來,新領導不同意怎么辦,所以到我現在快要退的時候已經不可能做這些事。”
“應該早點把《章程》制定好。”他又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