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坤仁17年前整理的關于天后宮歷史的手抄本 ?談星余 攝
?
“現在老街只剩下故事了,再過幾年,連講故事的人都沒了。”這是2009年,騎樓老街炭畫家吳坤仁給海口旅游文化投資控股集團總工程師劉濤說的一句話,讓劉濤至今記憶猶新。就在劉濤搜集騎樓老街原始資料時,吳坤仁將他于1996年寫的兩份手抄本交給了劉濤,這兩份17年前的手抄本,記錄了這位老人對天后宮重建的期待,以及保留海口文化的執著和守望。
手抄本記錄天后宮盼修復
2009年,吳坤仁過世,享年72歲,如今老街的博物館內還留有他的炭畫照片。吳坤仁自幼在老街長大,見證過老街民國時期的風采,也歷經了新時期的變遷。
天后宮又稱天后廟,廟中供奉的祖位是媽祖。據資料介紹,天后宮始建于元朝,距今有700多年的歷史,在明清年間曾多次修繕。該廟占地面積約1400平方米,是海口市現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古建筑之一。1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中山路騎樓老街87號的天后宮內,施工人員正不停地往外清運廟里的雜物。
在吳坤仁分別于1996年1月整理的《海口天后廟的興旺與災禍》手抄本以及1996年9月寫作的《淺談海口天后廟與亂建廟祠》中,不僅總結了很多有關幾百年來這座廟祠的風雨歷程,還表達了吳坤仁對于天后宮遲遲未修繕的擔憂與嘆息。在《淺談海口天后廟與亂建廟祠》中的一段,他就提到,1958年“大躍進”、“破封建迷信”時期,天后圣母木質神體被拋入長堤水中,廟中各式木質對聯、匾橫、石碑統統打碎;還有一段提到,該廟50多年沒有修復,廟中木質建筑物已經腐朽,廟外頂上的建筑圖案也已經倒塌……此外,吳坤仁在文中還多次表示希望天后宮能按照原樣維修。
預計明年6月完工并開放
終于,今年10月底,海口市文物局招標單位開始對天后宮進行修復。據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山路天后宮在修復前是商鋪用作倉庫的,是私人所有,后來才被政府收回。
早在幾年前,海口市文物局就已委托北京一家設計單位在現場勘查,之后制定出了一個修繕方案,現在就根據該方案以及和天后宮最后保存的清朝風格、工藝和材料修復。“破損厲害的需要換掉,不嚴重的需要加固。遇到蟲蛀的需要化學物質填充。”據該負責人透露,天后宮大約在明年6月完工,并向公眾開放。
?
相關鏈接:
?媽祖傷心!天后宮修繕一年毫無起色
海口:天后宮修繕慢遭市民“吐槽” 回應稱爭取年內完工
天后宮媽祖信仰隨客來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