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海南特色農業文化遺產面臨困境 荔枝古樹砍伐嚴重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況昌勛 時間:2014-11-12 09:53:24 星期三

      海口市永興鎮野生荔枝林(資料圖)?? 李幸璜 攝

      

      “傳統”并不意味著“落后”。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雖然產量日益增加,但是生態破壞、質量安全等問題也逐漸凸顯。數千年的海南農耕歷史,積累了不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經驗,將其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則是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方向。

      8月至11月,省農業廳、海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聯合組成調研組,對海南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進行摸底調研,挖掘農耕文化中的“寶藏”,保護我省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調查中發現,隨著社會發展,我省不少農業文化遺產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如何有效保護利用,值得深思。專家表示,總體而言,農業文化遺產強調的是“動態保護”與“適應性管理”,既反對缺乏規劃與控制的“破壞性開發”,也反對僵化不變的“冷凍式保存”。

      一份被遺忘的遺產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達到39個,其中我省為0;梯田稻作、綠茶種植、千年曬鹽工藝……我省特色農業文化遺產并不少

      7月11日,農業部公布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個傳統農業系統入選;加上去年5月農業部首批公布的19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達到39個。

      但是39個中,沒有一個在海南。

      省農業廳企發處處長陳良介紹,由于沒有進行發掘等種種原因,我省沒有參與農業部第一批和第二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認定。

      “其實,海南先民在數千年前就在島上生產生活,憑借著獨特而多樣的自然條件,創造出了不少的農業文化典范,留下的農業文化遺產特色明顯,有巨大的發掘潛力。”陳良說。

      “梯田稻作、綠茶種植、千年曬鹽工藝、疍家漁業生產、羊山古荔枝、旱稻種植、黎族織錦……都是海南島先民留下的特色農業文化遺產。”調研組成員、海南大學教授柯佑鵬說,隨著城鎮化推進和現代農業技術的應用,一些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正面臨著被破壞、被遺忘、被拋棄的危險。

      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就指出,農耕文化是我國農業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不能丟,而且要不斷發揚光大。

      8月至11月,我省組織了調研組,對全省農業文化遺產進行調研,力圖發掘這份寶貴的財富。

      經過對比,調研組最終選擇了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生態系統、白沙綠茶文化系統和海口羊山古荔枝群農業生態系統進行了詳細調研。

      “之所以選擇這3個,主要是看幾個要素:耕作的經驗是否對現代農業有可借鑒意義,是否是有利于生態環保,是否對農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是否對農民生產生活有帶動性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胡盛紅說。

      而選擇的3個調研對象,均各有特色。專家們表示,五指山市牙胡梯田稻作系統是一個立體循環農業系統,具有循環性、平衡性和可持續性特征,對我省發展現代生態循環性農業具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而白沙綠茶,不僅擁有隕石坑文化,其產出的茶葉營養物質含量高,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同時,其古老的病蟲害防治經驗,也為我省發展綠色農業提供借鑒意義。

      調研組組長、省農業廳休閑農業發展局副局長邢詒鐵說,海南農業文化遺產未來在休閑農業開發等方面也是一筆不小的寶貴資源,這些財富需要充分挖掘。

      一套可借鑒的經驗

      農業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對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現象:林下土壤流失嚴重

      牙胡梯田:一圈一環,下流泥沙逐級沉淀

      從五指山市毛陽鎮出發4公里,就到了牙胡村委會。4875畝的牙胡梯田,就“躲”在這片鸚歌嶺山脈之中。站在梯田的最高處放眼望去,400多米高差,160多層梯田,呈螺旋狀盤繞山腰,猶如潮水般漲起,一圈一環,環環向上。

      胡盛紅說,牙胡村地處山區,水田較少,先民才在山腰建梯田種植水稻。“但是,他們在利用山中的土地資源時,非常考慮自然地理條件。將山體分為三段:山頂為森林、山腰建梯田、山腳建村寨。”

      “山頭保護很好的森林,成為水源涵養地,使山泉、溪澗常年有水,灌溉梯田。”胡盛紅說。

      專家研究發現,天然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徑流(部分下滲),然后沿坡面流經森林、梯田和村寨。由于森林的截留,加之梯田修成水平面,并有一高出水平面的田埂,從而使地表徑流及其攜帶的泥沙在梯田中逐級沉淀。

      省水土保持學會秘書長吳煜禾說,目前,我省林下土壤流失較為普遍、嚴重。“農民將橡膠、檳榔和果林種植在山坡上,并且用農藥除草,導致土表無草木覆蓋。

      吳煜禾認為,梯田的保持水土功能值得農民在種植橡膠、檳榔等經濟作物時學習。“類似梯田一樣修建平臺,同時,也可以發展林下種植業,增加土表覆蓋率。”

      柯佑鵬表示,牙胡梯田實現了立體種養,為充分利用坡地資源提供了經驗。如實行水稻瓜菜的水旱輪作,不僅增加了利用率,也有效地增加肥力和防治病蟲害;又進行稻田養鴨、稻田養魚等,不僅增加了收入來源,鴨也可以消滅田間害蟲,其糞便成為肥料,一舉多得。

      現象:病蟲害容易高發

      白沙茶農:撿染病昆蟲尸體制“生物農藥”

      海南天氣炎熱,害蟲每年的繁殖代數遠高于內地省份,造成病蟲害高發。農業文化遺產調研組在調研時,發現了不少在民間存在的古老病蟲害防治方法,值得借鑒。

      “茶毛蟲是對茶葉影響非常大的一種害蟲,蟲災嚴重時茶樹葉片取食殆盡。如噴灑農藥會影響茶葉的品質,而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也沒有什么農藥可使用。”白沙茶廠總經理吳海江說,有一年,茶廠職工在作業時發現了部分茶毛蟲染病死亡,“我們就把這些死亡的茶毛蟲收集起來,泡水,等到來年在茶園噴灑,讓新生的茶毛蟲幼蟲也染病,從而防治蟲害。我們再收集染病的茶毛蟲,待來年使用。”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植所助理研究員溫衍生說:“我們研究發現,茶毛蟲感染的病毒是茶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是一類轉性昆蟲病毒,對人不產生作用。這種病毒現在被用于制作生物農藥,可以說,白沙綠茶廠職工是自制‘土生物農藥’來防治害蟲了。”

      走進茶園可以發現,不少蜘蛛網盤繞在茶樹間。溫衍生介紹,蜘蛛是判斷農田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蜘蛛越多證明耕地使用化學農藥越少,生物鏈越完整。“使用農藥除蟲,會在殺死害蟲的同時消滅有益蟲,形成惡性循環。其實茶葉蟲害損失在10%都可以接受,生物鏈條穩定,病蟲害也不會高發。”

      吳海江介紹,白沙茶農經過上百年的經驗積累,形成了一套“古老笨拙”的防治害蟲有效方法。“比如,分批、多次、及時采摘,抑制假眼小綠葉蟬等危害芽葉的病蟲,剪除分布在茶叢中上部的病蟲害枝葉。秋末結合施基肥,進行茶園深耕,將根際附近的落葉劑表土清理至行間深埋,減少病蟲源。”

      專家表示,這些做法稱為“農業防治”,在海口羊山古荔枝生態系統調研時,也發現修剪枝等農業病蟲害防治方法。這種方法雖然古老、笨拙,但是從長期來看效果非常好,而現在卻已經逐漸被“遺忘”、“丟棄”。

      一座遭破壞的寶庫

      農業文化遺產對保護農業生物多樣性、傳承民族文化、開展科學研究等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調研中也發現,我省不少農業文化遺產遭到破壞

      荔枝古樹砍伐嚴重

      “可惜,可惜了!”在對羊山古荔枝群農業生態系統進行調研時,不少專家感嘆道:永興鎮建中、羅經、永秀村等,曾經隨處可見的百年以上荔枝樹,如今砍伐嚴重。

      調查發現,在1950-1970年代調查的優株中,如今許多已不復存在。“南島無核荔枝母樹,2009年被砍掉了。”海口市農業局總農藝師王宙滿是遺憾地說。

      據介紹,至上世紀60年代,羊山地區有野生荔枝母本群6萬畝之多,形成了世界罕見的野生荔枝母本群,有130多品種,其中58個品種為優良品種,是中國乃至世界有名的荔枝種植資源庫,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但是,羊山古荔枝群被經過了幾次大量砍伐。王宙介紹,一次是“大躍進”時期被砍伐燒火“大煉鋼鐵”。1990年至今,實生野荔枝生產的果實市場競爭力不佳,而荔枝木材屬于紅木,市場價格居高不下,農民被利益驅使而砍伐改種或嫁接。

      海口市永興鎮儒吳村村民吳開茂說,野生荔枝甜中帶酸,核大肉少,但是荔枝味很濃,當地人比較喜歡吃,但是市場接受度不高。這些野生荔枝樹歷經上百年,具有耐旱、抗病蟲害能力強和無核、肉嫩等多種多樣、品質優良的獨特性,是優質高產荔枝種質資源的寶庫,被砍伐實在可惜。

      直到2004年海口市組織專家進行實地勘察野生荔枝,并于2008年建立保護區,砍伐現象才有所緩解。但是一些古樹屬于村民所有,保護的力度也有限。

      牙胡梯田日漸“衰老”

      牙胡梯田,也已“衰老”,曾經作為牙胡村糧倉的地位,也日漸衰落。

      10月,記者在牙胡梯田看到,不少農田田埂崩塌損壞,無人維修,部分梯田被改造為香蕉地,耕地撂荒也越來越多。

      牙胡村黨支部書記王光村說,種一畝水稻賺不了什么錢,大多數農戶只是作為自己的口糧。香蕉等經濟作物價值高,所以很多農民開始改種。此外,村里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到外地打工,留在村子里的都是50歲以上的老人,上山種田不方便,就撂荒了。

      村民們介紹,牙胡梯田的田間道路大都為土路,人行都異常困難,耕種、物資搬運更是艱辛,只能依靠人力。遇上下雨天,崎嶇陡峭的道路泥濘不堪,非常難走。

      主要建于1970年代的灌溉系統也逐漸老化。大多數田間灌溉渠道及分水、配水設備未配套加固,造成灌溉不方便,渠系水利用率低、水資源浪費嚴重。

      專家們擔憂,如果牙胡梯田得不到保護開發,未來將極有可能堙沒于歷史。

      一筆待挖掘的財富

      農業文化遺產是融活態性、動態性等特點為一體,包含生物資源、生態景觀、民俗文化、傳統村落、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等在內的復合型農業生產系統

      發展休閑農業的良好資源

      “海南不少農業文化遺產,不僅具有獨特的農耕文化,而且還有豐富、美麗的生態景觀,是開發休閑農業的很好資源。”柯佑鵬認為,農業文化遺產是融活態性、動態性等特點為一體,包含生物資源、生態景觀、民俗文化、傳統村落、傳統知識與技術體系等在內的復合型農業生產系統,具有多種功能和價值。

      例如,牙胡梯田就具有“四度共構”的生態景觀:山腳氣候冬暖夏涼,建有村寨;山腰開墾梯田,供應食物;山頂為森林,保障水源。形成了“森林-梯田-村寨-河流”為一體的“四度共構”獨特生態景觀。

      柯佑鵬認為,可以開展梯田生態文化觀光、體驗傳統梯田農耕農事活動、美麗鄉村頤養度假等活動,探索“游梯田-看云海-觀日出-跳樂作-品黎族美食-住船型屋-農事體驗”等精品旅游線路。

      同樣,白沙綠茶文化系統和海口羊山古荔枝群農業生態系統也具有極好的休閑農業開發條件。

      白沙綠茶種植在距今70萬年前形成的隕石沖擊坑中,清晨雨霧彌漫,采茶女歌聲曼妙;而羊山古荔枝農業生態系統,不僅擁有古荔枝群,而且周邊還有火山石古村落,東山熱帶植物園等,人文資源也非常豐富,擁有荔枝節、公期等節慶活動。可以將這些獨特資源發展成“采摘、品嘗、科普教育、休閑體驗”為一體的休閑農業發展模式。

      開發有特色的生態農產品

      購物,是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也是旅游消費的一個重頭戲。

      柯佑鵬說,海南農業文化遺產可以打造出許多有特色的生態食品,增加傳統農業附加值,帶動農民增收。

      “牙胡梯田種出來的‘牙胡米’就極具特色。因為梯田形成的小氣候,有利于稻谷的生長,加上山泉水灌溉,品質非常好。稻谷的品種也是五指山本地的特色品種。”胡盛紅說,可以幫助牙胡村進一步打好“生態牌”,加強有機農業的開發,積極申報列入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目錄。

      柯佑鵬也認為,綠色食品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可以把五指山牙胡梯田建設成為綠色生態農副產品“基地”。

      而白沙綠茶已經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專家表示,可以根據隕石坑特色的地質,打出綠茶保健品牌,開發出更多高端茶葉。

      此外,羊山古荔枝,號稱“一棵荔枝一個品種,一株荔枝一種味道”,可以打出“荔枝原始味道”這一招牌,推出古老荔枝各個品種的味道集合,同時開發荔枝深加工產品。

      不要“破壞性開發”和“冷凍式保存”

      “農業文化遺產不是落后農業與農村的代名詞。”專家表示,農業文化遺產地是開展農業科學研究的平臺、展示傳統農業輝煌成就的窗口、傳承獨特鄉土文化的載體、生產生態文化型農產品的基地、發展農業文化旅游的資源。

      但是保護開發農業文化遺產,需要走出一些誤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閔慶文說,第一個誤區是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現代農業發展對立起來。“傳統”與“現代”是一個動態的時間概念,各有利弊。農業文化遺產是傳統農業的精華所在,將其與現代農業技術相結合,則是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方向。

      “第二是,不能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對立起來。”閔慶文認為,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傳統農業系統在新的條件下自我發展,實現農民增收。

      第三是,不能將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農業文化遺產地發展對立起來。閔慶文說,農業文化遺產強調的是“動態保護”與“適應性管理”,既反對缺乏規劃與控制的“破壞性開發”,也反對僵化不變的“冷凍式保存”。(本報海口11月11日訊)

      相關鏈接——

      海南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五指山牙胡梯田稻作生態系統:以五指山市整個市域范圍內的梯田作為保護范圍,其中以毛陽鎮牙胡村4875.45畝的牙胡梯田為核心保護區。

      白沙黎族自治縣白沙綠茶文化系統:位于白沙境內的隕石坑及周邊的白沙農場和牙叉、細水、元門等3個鄉鎮,總面積超過7萬畝,已種茶面積1萬畝。

      海口市羊山古荔枝群農業生態系統:位于海口南部的龍橋、龍泉、永興、府城、城西等地區,區域總面積3萬畝,野生荔枝面積約1.5萬畝。

      千年曬鹽工藝

      疍家漁業生產

      旱稻種植

      黎族織錦

      ……

    ?

    相關鏈接:

    瓊山打出鏈條式產業發展牌 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
    海南將發揮自然資源優勢 打好熱帶特色農業王牌
    農墾要做打造特色農業“王牌”生力軍
    擦亮熱帶特色農業這張“王牌”

    ?

    (編輯:蔡志飛)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乱人伦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污污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夫妇交换3中文字幕|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 |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中国一级特黄的片子免费 |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爱片免费观看视频|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的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爱爱视频天天干|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看| 视频久re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igao视频网站| 小sao蹄子你好sao啊|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 向日葵视频下载app网站进入ios下载安装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 国产成版人视频网站免费下|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天干天干天啪啪夜爽爽AV|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 日本高清免费xxx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国产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