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詩人王佐的詩歌,尤其是鄉情詩,充滿了愛民愛鄉愛國的真實情感、高尚情操。細細咀嚼,確有陶情冶性的特別韻味。”今天下午,在臨高參加全國第28屆中華詩詞研討會暨蘇軾王佐詩詞研討的著名詩人荀德麟,在品評明代海南詩人王佐的《雞肋集》時給予高度的評價。
作為愛國詩人王佐的故里,臨高自古流淌著詩的文化。尤其是近三年來,臨高以創建“中華詩詞之鄉”為契機,以多種方式宣傳、推廣和普及中華詩詞文化,使得民間詩詞創作蔚然成風,詩詞創作碩果累累,初步樹立了詩詞文化品牌,被中華詩詞學會授予“中華詩詞之鄉”稱號。
詩詞文化氛圍濃厚
“海南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且詩詞文化深有歷史淵源,尤其是臨高,明代出現了一位著名的愛國詩人王佐,對后世影響深遠。”中華詩詞學會會長鄭欣淼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
早在南宋時期,時任臨高縣令謝渥曾聘請謫官胡銓到茉莉軒講學,培養出了臨高歷史上的首位舉人戴定實。至明清時期,臨高共有27人中舉,1人中進士,包括王佐、劉大霖等先賢,營造了臨高濃郁的人文風氣和詩詞氛圍。
此后的臨高人秉承先賢遺風,與詩結緣,學習先賢詩詞歌賦,吟詩寫詩蔚然成風,包括臨高人喜歡的漁歌“哩哩美”和人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都同樣浸潤著詩詞的靈氣。
啟動創建“中華詩詞之鄉”
2012年9月,臨高正式啟動創建“中華詩詞之鄉”。為此,臨高專門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為常務副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的創建領導小組,并適時召開全縣動員大會,印發了《臨高縣創建“中華詩詞之鄉”工作方案》,為創建工作作出周密安排和部署。
“一直以來,臨高堅持把‘中華詩詞之鄉’作為一張文化名片來打造。”臨高縣委副書記、縣長曹文說。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臨高擁有中華詩詞學會會員18人,省詩詞學會會員55人,縣級詩詞學會會員1080人;臨高詩人在各類報刊上發表詩作近萬首;編纂了《臨高古今詩詞選》、《文瀾詩詞》,編印《雞肋集》新校注本共5萬多冊;出版個人詩集的會員有30多人。
為此,臨高已將縣詩詞楹聯學會的日常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今年達15.3萬元。經費主要用于開展詩詞活動,詩詞教育培訓、詩詞采風、競賽、補助個人出版詩集、詩化環境建設等。
力樹品牌擴大影響
臨高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朱美蓮介紹,接下來,臨高還將進一步加大對“中華詩詞之鄉”文化品牌的宣傳力度,與此同時,將加大對王佐展覽館的建設和規劃建設茉莉軒講堂等。
“此次中華詩詞學會授予臨高‘中華詩詞之鄉’稱號,并舉辦中華詩詞研討會暨蘇軾王佐詩詞研討會,搭建起了詩詞創作、交流和研討的平臺。”曹文表示,臨高將繼續爭取中華詩詞學會支持,在臨高設立中華詩詞學會創作培訓基地,加強創作和交流,以中華詩詞作為普及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弘揚詩之正能量,努力構建精神文化家園,為臨高實現科學發展、綠色崛起提供文化滋養。?
?
相關鏈接:
全國中華詩詞研討會在海南舉行 臨高獲"中華詩詞之鄉"
臨高:樹立文化品牌,打造“中華詩詞之鄉”
?
?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