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信連的作品《扭轉乾坤》
?
?
俗話說“朽木不可雕”,但萬寧市南橋鎮橋南村的胡信連,卻化腐朽為神奇,制作成各種精美的根雕藝術品。他的作品遠銷海口、三亞、北京、上海、深圳及東南亞等地。胡信連通過根雕創業致富后,還帶動當地群眾發展根雕產業。
摸出來的根雕藝術精品
上月23日,南國都市報記者來到萬寧南橋鎮橋南村委會胡信連的家中,仿佛走進一個小型根雕博物館,屋里屋外隨處可見他的根雕作品:張牙舞爪的龍、展翅飛翔的鷹、憨態可掬的熊、靈活攀援的猴……每個作品都神態各異,個性十足。
胡信連告訴記者,這些作品是用在山澗里浸泡多年的樹根制成,有坡壘木、烏木、海棠木等,有幾件作品是他在上世紀90年代初到山區的溪水中摸撈上來的花梨木制成。
1982年的一天,胡信連光腳趟過一條小溪,腳掌被水下的一塊木材扎到,為了不讓其他村民被扎,他拼力將那塊木材搬上岸。胡信連仔細看那塊木材時,發現在水底不知浸泡了多少年的木材上竟然有龍、鳳、猴等多種動物的形狀。他將這塊坡壘木材搬回家后,拿出菜刀小心翼翼地慢慢雕刻,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多月后,一塊有龍、鳳、猴等圖形的小茶幾被雕刻成功。
胡信連告訴記者,根雕是一種文化,是樹木的一種生命延續。癡迷上根雕藝術后,他買回很多美術書籍,從美術書上學到基礎理論,但國內很少有根雕方面的書籍,于是胡信連在制作根雕時,不斷收集關于根雕制作的知識。
胡信連制作的根雕藝術品《浪濤》獲得過海南省第三屆根雕藝術精品展金獎、中國民間文藝第十屆“山花獎”金獎。
“根雕藝術品是一門藝術,也是地方經濟產業和海南旅游產業中的第三產業,對促進海南經濟以及旅游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胡信連說。
致富后不忘鄉親父老
胡信連制作根雕藝術品富裕起來后,不忘貧窮的鄉親,更致力于海南根雕藝術品的崛起。胡換春現在也是南橋鎮知名的根雕藝術家,2007年,在家搞木工的胡換春看到胡信連制作的根雕作品很有發展“錢途”,便拜胡信連為師學習根雕,3年后,胡換春學成出師,在南橋鎮高隆村委會開了一家根雕藝術廠。
和胡換春一樣,胡信連教會了附近村莊30多位愛好根雕藝術的村民。據記者獲悉,在胡信連的帶領下,萬寧南橋鎮的根雕藝術品生產已發展到20多家,解決了近500人的就業問題,年產值近5000萬,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及東南亞地區,成為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萬寧市南橋鎮鎮長羅青洪在接受南國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說,海南的花梨木、坡壘、檀香等樹木在全國都是一流的木材,幾千年以來,海南人不懂得根雕藝術,幾乎都將那些昂貴的木材用于燒火和搞家具,自胡信連摸索出根雕藝術后,南橋鎮已掀起根雕藝術風,并將根雕發展成一個地方的特色產業,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海南不缺好的木材,能將材質一流的樹根雕刻成藝術,變廢為寶,這就是一大財富,一個好的產業。”羅青洪說。
羅青洪告訴記者,南橋鎮委鎮政府目前正向萬寧市委市政府提出申請,大力扶持南橋鎮的根雕藝術產業發展,將南橋鎮打造成海南知名的根雕藝術鄉鎮。
?
相關鏈接:
海南萬寧根雕家:把根雕藝術產品做大做強海口石山鎮村民將丟棄樹木打磨加工后成根雕雕出幸福生活 美孝村陳世裕靠根雕和手串致富?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