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5-01/13/3ec5ee68d383f0acd163d301a59e7e58.jpg)
圖為2014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永興社區居委會辦公樓
?
1月6日清晨,噴薄的紅日躍出海面,醒來的永興島收到了2015年的第一份禮物——碼頭上,嶄新的“三沙一號”交通補給船順利停靠。乘客走下舷梯,漁民撐起木船,工人開動機器,商販掛出“營業中”的牌子,永興島又開始了熱鬧忙碌的一天。新年的三沙,一派生機勃勃,新年的變化,也正蘊藏在三沙人的汗水和笑容之中。
居
基礎設施完善,小島更宜居
永興島食堂的旁邊,兩棟嶄新的小樓里人來人往,這是去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的三沙永興公用住房,良好的居住環境、便利的生活設施,酒店式的物業管理為上島值班的干部職工的生活、工作帶來了便利。
在永興社區居委會辦公樓旁,在建的漁民定居點工程也為住島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永興社區居委會委員符勝記得,8年前,他初次踏上永興島時居住的“家”,那是用幾塊木板和防雨布搭成的板棚。如今看著正在建設的漁民定居點住宅樓,他心中充滿了期待。
一閑下來,符勝還喜歡跑到永興學校的工地看看。去年6月動工的學校,現在已經建到了兩層。學校預計今年底竣工投入使用。符勝7歲的孩子和永興島上40多名學齡兒童將告別留守兒童的過往,真正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永興島綜合碼頭,現在是島上最繁忙的工地。一期陸域配套工程共有11個建筑單體,其中大型保鮮冷庫正在加緊建設。“冷庫的混凝土工程今年春節前可完成,今年9月就可以竣工投入使用,將大大方便島上軍民生活物資的補給和儲存。”(湛江)南方工程建設局工程師孟斌告訴記者。
在碼頭的另一側,是正在建設中的永興島污水處理廠、垃圾裝運站。記者看到,這兩項工程的建筑用房已經全部完工,兩臺垃圾分類設備已經靜靜安放在車間里。三沙市永興事務管理局負責人王儒豐告訴記者,待水電進場后,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裝運站將進行設備調試,預計今年春節前開始運行。此外,日產1000噸淡水的海水淡化工程也正在抓緊進行前期工作,力爭早日動工。
華燈初上的永興島,結束一天工作的三沙居民開始了豐富多彩的“夜生活”,他們或約上好友去新建成的體育館打球、健身,或去北京路商業街喝杯咖啡、吃碗拉面,或與朋友一起唱唱KTV,或回到家中看看電視節目……這對別的城市來說再尋常不過的場景,正是三沙設市以來人民生活迅速改善的具體體現。
醫
基本醫療服務覆蓋島礁
“以前在島上工作最擔心的就是生病,現在不怕了,咱們的醫院越來越現代化了。”卞宏州是永興島上的一名建筑工人,在島上工作已有三年,1月6日上午9時,記者在三沙市人民醫院見到他時,醫生正為他的左手纏紗布。
原來,上午他在工地上干活時,左手不小心被釘子釘到,工友將他送到醫院打破傷風針,并包扎傷口。“平時施工,工友們受傷時有發生,以前醫療條件沒那么好,有時候還是自己處理,自從三沙市人民醫院落成后,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卞宏州說。
來自海南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朱秀峰在三沙市人民醫院掛職副院長已經有半年多時間,據她介紹,醫院基本保持13人的醫療隊伍,平時每天接診都有十幾個病患,主要以外傷、感冒、風濕等為主,偶爾還會緊急接診因潛水作業患上減壓病的漁民。
記者還了解到,三沙海上交通極為不便,各個島礁分散,居民生病,往往只能通過小船從島礁轉運到永興島上的市人民醫院。為切實改變島礁醫療資源匱乏以及提升居民的醫療條件,從2014年5月起,三沙開始對漁民進行醫療技術培訓。據悉,首批從三沙市8個島礁社區遴選出的14名年輕漁民已經于2014年年底結業。他們經過3個月的理論基礎知識學習,然后又經過了3個月臨床實踐培訓,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見傷病的醫療救治技術,已經可以很好地掌握傷口包扎、感冒發燒等小病小傷的防治知識。隨著首批島礁社區衛生員上崗,三沙也結束了島礁上沒有基本醫療服務的歷史。
銀嶼居委會居民符孝良是首批接受醫療技術培訓的漁民之一,他感慨地告訴記者,社區衛生員讓出海在外的漁民心里更踏實,這對自己來說,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年輕的“80后”,自己今后還要不斷學習,盡好職責,為漁民老鄉們服務。
商
郵品可直接送達西沙島礁
清晨6時,天還沒全亮,三沙市海口辦公區郵件處理中心已經是一片忙碌,海南省郵政公司三沙分公司郵件分揀員唐文寧正對郵品進行最后一次分類檢查,包括信件、報刊、包裹等不同種類。
這是記者1月6日在該郵件處理中心看到的一幕,當天三沙市正式開通了晉卿島和趙述島郵政代辦業務。
該分公司總經理張兆華告訴記者,此前寄往三沙市的郵件只能集中在文昌清瀾港通過補給船送達永興島,再分別送達至西沙島礁。開通代辦業務后,通過設在兩島上的郵政代辦所,可分別在海口、三亞和文昌三地,通過政府包機、“椰香公主”號郵輪和“三沙一號”、“瓊沙三號”等補給船三種途徑,將郵件直接送達西沙島礁,平均送達時間從半個月縮短至一個禮拜。
張兆華說,三沙市在永樂群島晉卿島和宣德群島趙述島分別成立永樂工委管委會和七連嶼工委管委會后,對外郵件往來需求增加,開通郵政代辦業務可大大方便駐島人員與外界交流。僅開通首日,海口郵件處理中心寄往三沙的郵件便有160袋。
這是三沙服務業不斷發展的一個例子。在人們最常光顧的永興島北京路商業街上,銀行、超市、郵局、理發店、飯店、水果店、咖啡店應有盡有。不久前,三沙市永興島第一家面館也正式開張營業。
“開這家店,還是駐島干部職工、駐島官兵給我提的建議呢。”店鋪老板告訴記者,由于三沙的食物大部分依靠補給,為了方便存儲,島上的人們常年以米飯為主食,選擇相對比較單一。現在補給方便了,人流量也大了,面館才應運而生。
變化絕不僅限于此。隨著醫院、碼頭、“三沙一號”交通補給船等一批完工項目持續發揮作用,漁民定居點等在建項目不斷推進,晉卿島執法救助中心等新項目不斷開工建設,三沙的2015年更加精彩,更加值得我們期待!
相關鏈接:
三沙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報告完成 南海更路簿入榜海南三沙首位應征女兵 軍營“淬火”一周明白軍人含義三沙漁民抓新機遇 辦起漁家樂嘗鮮旅游飯三沙醫院首次裝高壓氧艙 患“減壓病”漁民可就地醫治?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