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一帶一路”世界華文傳媒經濟論壇澄邁舉行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 時間:2015-01-23 09:57:48 星期五

     

      羅驛村  王家專 攝

     

      由海南省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共同主辦的2015年“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世界華文傳媒經濟論壇,將于1月24日——25日在澄邁縣盈濱半島舉行。此次論壇將以“新戰略與新機遇”為主題,以推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游合作為重點議題。

      澄邁,自古便是我國古代海南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歷史上,澄邁灣,是經瓊州海峽溝通粵、嶺南、祖國大陸的橋頭堡。2013年以來,澄邁全面啟動澄邁灣岸線、港口、火山巖古村落與南渡江沿線歷史文化遺產論證、編制規劃、整治工程,搶抓歷史機遇,按照中央將海南定位為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的要求,規劃建設“一堡兩園一基地”(即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金馬現代物流園、海上絲綢之路(澄邁)華夏文化園、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

      “世界長壽之鄉、世界富硒福地、中國綠色名縣”的澄邁,正在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新定位上耀然生輝。面向遼闊大海,聆聽著古往今來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商旅聲聲,澄邁揚起風帆,開啟一場更為波瀾壯闊的航行。

      澄邁

      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

      澄邁,是海南最早建縣制的3大古縣之一,是我國古代海上運輸的主要通道。

      中國社科院當代城鄉發展規劃院院長付崇蘭論證,澄邁自古便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澄邁灣馬村港、石公式港、東水港等均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往來中發揮著橋頭堡的重要作用。

      《宋史》記載:“東南道巡海水軍,教閱澄海”,指的就是現今的澄邁灣。歷史上,澄邁灣是經瓊州海峽溝通粵、嶺南、祖國大陸的橋頭堡,史冊諸多記述南梁冼夫人“渡瓊置州”,即在澄邁灣的馬村港;宋代蘇東坡渡瓊,首先來到海南澄邁羅驛村驛站,再到儋州,返回大陸也走這條路線。澄邁灣馬村港、石公式港、東水港等構成了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商路的橋頭堡,經瓊州海峽登陸馬村港、石公式港等,瓊州海峽最狹窄處的寬度僅18公里。

      澄邁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商貿往來中就曾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歷史上的古碼頭就已經頗具規模,成為當時重要的航運商貿碼頭。清代澄邁灣有四大名港,石公式港是澄邁灣四大港口之一。

      《異物志》為漢人楊孚撰,史稱“嶺南遺書”。記載“去扶南可二千余里”,及其所見所聞。描述了所見大象,和當地人馴養大象等很多異物,是海上絲綢之路經濟文化交流的見證、佐證。此外,很多書中也記載了我國南海諸群島的歷史,記載了中國與東南亞各“海國”官方與人民友好往來和商貿的關系。其航海路線,分從浙、閩、粵而來,經瓊,再經我國南海航線到東南亞各國,過馬六甲、巽他海峽,到印度洋、遠到非洲。

      澄邁灣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主要通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專家認為,澄邁灣區位,不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代,都發揮著重要的橋頭堡作用。

      福山咖啡

      見證海上絲綢之路華僑情

      福山,是澄邁的地名,更是享譽國內外的咖啡品牌文化主題詞。這縈繞著濃濃咖啡香的名字,見證著澄邁乃至海南沉積在近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華僑情。

      1933年,愛國僑領陳顯彰先生受實業救國思想影響,根據中粒種咖啡羅伯斯塔適種緯度,到澄邁福山考察,認定福山地區“平蕪綿邈,泉甘土肥,四季常綠,交通較便”,遂在當地興辦福民農場。兩年后,幾經風險,他從印尼帶回四麻包“羅伯斯塔”咖啡種籽,成為國內成功引種羅伯斯塔中粒種并進行產業化生產的第一人。

      福山咖啡享有“天涯珍寶,瓊州一絕”美譽,是國際咖啡業界公認的頂級咖啡。澄邁把咖啡作為“休閑旅游品牌”精心打造,于2010年11月建設了國內首個以“咖啡文化”為主題的3A級旅游景區——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福山咖啡文化風情鎮落成后,澄邁縣又以之為載體,舉辦了海南島歡樂節、“咖啡仙子”選拔大賽等一系列主題文化活動,讓這個充滿咖啡風情的小鎮美名遠播,為澄邁引來八方客,同時也讓福山咖啡文化有了實體化的展示、體驗、消費場所。

      依托福山咖啡這一鄉土特色資源,澄邁還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該縣已建成的美麗鄉村向陽村,即充滿著濃郁的咖啡文化底蘊。向陽村,走出一條“就地城鎮化”的新路子,成為全國10個“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地區之一。

      “就地城鎮化”是澄邁縣在創建美麗鄉村中提出的新思路,這也為澄邁縣于2008年提出并已初成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8+2工程”提供了新舞臺。“8+2”即著力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住房、文化體育、電力通訊、金融及以富民增收、文明生態村建設為載體的新農村建設工程,讓城市生活元素向農村延伸,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

      此外,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澄邁縣提出要以生態現代化的理念,完善農村環保設施,大力實施沼氣循環利用技術、太陽能綜合利用技術,在新建住宅中采用節能、節水新工藝等。2014年5月,在北京舉辦的首屆“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典范縣鎮”推介評選活動日前揭曉,澄邁縣被評為“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典范縣”,是海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市縣。

      搶抓機遇

      落地“一帶一路”倡議構想

      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馬村港建設的中海石油海南碼頭有限公司已于2014年建成運營,這是我省第一個成形的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為海上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作后勤保障,目前已有英國殼牌等國外石油公司進駐。

      自2013年起,澄邁就開始對建設“海上絲綢之路”這個節點進行規劃,并在2014年,按照中央將海南定位為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的要求,對整個規劃進一步研究論證,提出了“一堡兩園一基地”的規劃。“一堡”即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兩園”,一個是依托樞紐港打造的物流園——金馬現代物流中心,另一個是依托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和現在的文化打造的文化園——海上絲綢之路華夏文化園;“一基地”則為支持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

      目前,澄邁縣區域基礎條件已較為成熟,既具備鐵路、公路運輸的陸地交通體系和航海、航空交通體系,又具備現代電子物流服務的云計算等電子通訊體系,也具備貨物便捷通關轉運的綜合保稅區,還具備現代物流配送集散中心。

      澄邁的馬村港,有多個2萬噸級深水泊位,是海南“三港合一”中心港區,國家25個中心樞紐港之一,并設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馬村口岸。

      近幾年來,澄邁加大了該縣發展重地——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的軟硬環境建設,極大地增強了開發區投資開發的吸引力。老城經濟開發區撐起了澄邁的大半江山,成為了海南投資開發的熱土,即將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

      2014年12月12日,由澄邁縣人民政府與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海南省貴金屬交易中心正式揭牌運營。16天后,即2014年12月28日,海南股權交易中心在澄邁縣海南老城經濟開發區海南生態軟件園鳴鑼開市。這是我省在“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格局下的新嘗試,是海南省商品貿易流通與資本市場建設發展的首次嘗試。

     

    相關鏈接:

    海口游艇經濟論壇閉幕
    李克強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特別致辭
    第八屆中國會展經濟論壇閉幕 海南會展業潛力大

     

    (編輯:蔡志飛)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