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吊羅山“三變”:私家車、娶媳婦、迎游客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楊勇 時間:2015-02-25 09:09:43 星期三
      

    ??? 從茅草房、泥土地,到平頂房、鋪草皮,再到安居樓、石板地……84歲的退休老干部王承永,見證了吊羅山林區40多年的變化。工作生活條件的改善,給林區增添了魅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來了,在這里扎下根。年輕的氣息,讓這個已建成56年的林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初春時節,吊羅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美人樹鮮花開得正紅,掩映著林區干凈整潔的街道,給這個格調鮮明、獨具特色的小鎮涂抹上一層明麗的色彩,引得游客流連贊嘆。

      2月24日,夜幕降臨,白日的喧鬧不再,這個常駐人口2300多人的林區小鎮,遠山蔥郁如墨,近聞蟲鳥鳴叫,復見點點星光。

      “那還是1973年……”老舊的折疊桌上擺放幾盞香茗,王承永打開了話匣子。

      初到吊羅山,42歲的王承永作為南喜林場黨支部書記,帶領600多名知青一起上山伐樹。“那時候條件特別艱苦。山上的人住在茅草房里,山下的人稍好些也就住瓦房,出山極不方便。飲用水是山泉水,山水大的時候,喝的水都泛著紅色。”

      王承永眼里的第一次“變”,就是他剛來的時候,吊羅山在街心蓋起了一幢二層辦公樓。如今,他和老伴就住在一樓,一間由辦公室改建的住宅里。

      1991年,王承永從林區公安局教導員的崗位上退休了。1994年,國家開始禁伐護林,吊羅山又“變”了。對這個時間節點,伐了半輩子樹的王承永記憶深刻。

      那時候,山上的人搬到山下,瓦房漸漸被平頂房取代,裸露的泥土地開始鋪設草皮。

      從2010年至2012年,吊羅山林區的變化就更大了:蓋起了770套危改房,建成機關小區和田園小區,職工喜遷新居;昔日林區的電影院,被改建成“休閑會館”,會館成為離退休職工和在崗職工業余生活的樂園;“放心水”工程讓林區住戶真正喝上了沒有污染的山泉水……一件件好事喜事,不斷在林區出現。人們的心里,對未來有了更多憧憬。

      與老人一起喝茶閑坐的東北姑娘,剛來林區工作了4年的吊羅山林業局旅游科科長韓豫感到的變化,比王承永老人還要多:340多名在崗職工,有超過200人買了私家車;每到周末,山里人走進城市逛街購物,城里人來到山區游山玩水,吊羅山一年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曾經男青年只能找附近村莊的姑娘結婚,現在陵水、保亭縣城的女孩也往山里嫁。

      未來還會有什么樣的變化?王承永說,他想不出,但相信一定是越來越好的。

      “您老一定要保重身體,更好的日子肯定看得見。”吊羅山林業局局長李華說,吊羅山“四個一”目標很明確:到2020年,每個職工都有一套新房,有一輛私家車,每戶職工都有一名子女在林區就業,人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

      茗香飄滿屋子,一屋老中青三代人聊得越來越熱乎。他們共同暢想未來,期盼吊羅山的新景象。

      

    相關鏈接:

    酷暑季投靠天然清涼 去吊羅山森林公園降溫
    消暑勝地吊羅山
    游吊羅山
    陵水將打造吊羅山徒步旅游帶 設特色游覽主題
    吊羅山將投7000萬元打造一條“旅游公路”

    ?

    (編輯:蔡志飛)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