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翩翩白鷺下夕陽、細雨來時鷺正飛……如果想用眼睛、用心靈去欣賞和感受白鷺美景,就到海口市大坡鎮田心村去吧。位于海口遠郊的大坡鎮田心村,有鷺鳥天堂的美稱,這里的村民愛鳥護鳥,不僅保護了自己的生活環境,也帶來了增收致富的良機。
“產量好,價錢高,對咱農民百姓的分紅有好處啊。”這段時間,田心村村民曾海妹每天到合作社的果園采摘圣女果,望著掛滿枝頭的果實,她干勁十足。前幾年,曾海妹以自家兩畝坡地入股合作社,除每年領取20%的分紅,她還在果園打工,一天能掙80元。在田心村,像曾海妹這樣的農民有83人。
“去年公司分紅加上工資和豬場收入,每戶有3萬多元收入,全村總共是100多萬元。”田心村村民小組長陳永福說,2009年村民和公司成立合作社后,人均收入2萬多元,成了周邊有名的小康村。這一喜人的變化,得從1978年老中醫陳綿紀搶救一只受傷的白鷺說起。
陳綿紀兒子陳龍還記得,他父親和弟弟去三門坡的路上,發現一只鷺鳥被人用火藥槍打斷了腿,他就抱回去包扎,好了以后就放到屋后的大樹上放生。護鳥愛心獲得了鳥兒的感應,一只鳥帶兩只、三只,后來的幾年,來田心村的鷺鳥就越來越多了。
受陳綿紀影響,田心村男女老少都加入了愛鳥護鳥的行列。每年三四月份春暖花開時,成群的白鷺就飛到村里,筑巢安家,繁衍后代,讓田心村成了名副其實的鷺鳥天堂。村民竹金平說:“雛鳥要是從樹上面掉下來,我們就撿起來,養大后,雌鳥會帶它們回窩。”
2007年,田心村掀起文明生態村創建熱潮,人與鷺鳥和諧相處的佳話,吸引來城里的老板,最終雙方以企業出資、村民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了合作社,發展綠色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
“我就是跟著鳥而來的。”在田心村,海南思樂生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子堅笑呵呵地告訴記者,他和田心村結緣,全是鷺鳥做的媒。2009年8月,在朋友的介紹下,他來村里觀賞鷺鳥,沒想到來了之后就不想走了。當年上山下鄉時,老知青告訴過鄧子堅,鳥吃過的或是松鼠啃過的果實肯定是最好吃的,因為動物對自然環境的辨別能力比人強。由此,鄧子堅想,鳥既然選擇這個村莊,至少說明它一是自然環境好,二是人文環境好。
事實確實如此,田心村有上萬棵樹,周圍有1萬多畝濕地,環村皆田,更有田田荷葉、鳳凰花紅、遠山連綿,田園風光十分醉人。村里治安環境優良,多年來,村民們出門都不用上鎖。
第二個月,懷著深厚的農民情結的鄧子堅便進村開發,成立了田心樂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通過他出資、農民以土地入股的合作方式,發展有機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
如今,來村里的游客越來越多。游客張大爺說:“這里空氣非常宜人,涼風悠悠啊,是一個休養的好環境。”
去年田心村被農業部認定為全國最美休閑鄉村,這讓合作社對未來充滿信心,他們準備把田心村周邊12個村莊連成片,推出新的開發規劃,吸引更多投資者,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
相關鏈接:
保護鳥類海南在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放生147只野生保護鳥類海南省"愛鳥周"活動儀式萬綠園啟動 放生一批野生動物給鳥喂喝板藍根防H7N9 是愛鳥之至還是行為藝術海南愛鳥發燒友:追著鳥兒的足跡觀鳥?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