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出池塘曬太陽的和樂蟹
??? 返鄉創客記:世界那么大,你想怎么看?
萬寧和樂蟹保育中心的5個青年小伙用行動作出了回答:返鄉創業,創造屬于自己的世界,拯救記憶中的美味。
創業讓生活充滿無限的可能。
返鄉創業,養殖、種植什么的都有。四大名菜中的文昌雞、加積鴨、東山羊皆是養殖的,唯有和樂蟹一直都是海里自生的,不過,現在也有人成功養殖了。
養殖和樂蟹的是幾個萬寧“吃貨”,5名大學生。為了和樂蟹,他們毅然放棄城市的工作回到萬寧漁村,承包村中大片魚塘,憑著自己的執著多次試驗,最終成功養殖和樂蟹,并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水產公司。
唯有美食與家鄉不可辜負
帶著咸味的海風掠過萬寧市小海養殖區幾千畝的池塘,又輕輕扶起成群的白鷺在池塘上空滑翔,又吹過悠然鳧水的海鴨。
卓齊輝就是在這里出生長大。深吸一口海風的咸味,他步履輕快地沿著小海海岸向自己的蟹塘走去?!翱?,一只野生和樂蟹!”他停住腳步,屏住呼吸,指著小海中一抹一掠而過的青影興奮地大叫,“現在雖然也少,但早幾年你就沒這運氣看到了。”
和樂蟹是生長在萬寧小海的一種青蟹,只因鄰近小海的萬寧市和樂鎮人擅長抓蟹,“和樂蟹”才因此而得名。童年時的卓齊輝有這樣的深刻記憶:到了捕蟹季節的晚上,沿著小海的岸灘散步,能聽見“沙沙沙”的聲音,那是螃蟹腳爬過沙灘的聲音,不小心都能踩到一只螃蟹。這個時候,只需要打著手電筒挑,哪只和樂蟹肥就把哪只撿進筐里……
想到這個場面,卓齊輝總是不禁口水長流。讀大學后的他常常把這段記憶在半夜最餓的時候與宿舍同學分享,順帶渲染一番和樂蟹鮮嫩可口的蟹肉、咸蛋黃一般油亮的蟹膏,說得大家個個腮脹,常常發一聲喊,將他按倒在地上,命令他“繳蟹不殺!”
興沖沖的他隨即托家人寄幾只和樂蟹給同學們嘗嘗鮮,結果卻得知正宗的和樂蟹不僅價格高昂,而且產量稀少。
作為本島名菜,卻落得一蟹難求?學習市場營銷專業的卓齊輝較起了真。此后,他開始對和
樂蟹的產業現狀和生產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和樂蟹產業假蟹泛濫、真蟹少;和樂蟹的產地萬寧小海因環境惡化導致野生和樂蟹產量銳減,而和樂蟹的養殖產量又因農民養殖技術低下而一直上不去。
美味的和樂蟹即將消失?“吃貨”們坐不住了,卓齊輝聯系了同在北京的高中同學辜迅翔,從2009年8月開始,他們先后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東南亞水產技術部門、海南大學海洋學院等機構取得聯系,爭取到他們的技術幫扶指導,保證了生產技術的科研支持。他們還成立了團隊,準備立項籌備萬寧和樂蟹保育中心,在畢業后回家鄉大干一場。
蟹農在萬寧小海里撈蟹
???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小伙子們的“返鄉大計”,在家人面前碰壁了:為了“阻止”孩子們“下鄉”務農,卓齊輝的父母二話不說,把他“安排”到了國外,在南美洲從事貿易工作的卓齊輝只好和印第安人打起了交道。辜迅翔也因為父母的反對,穿上西裝、打上領帶,進入了海口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工作。
但身在異鄉的他們,竟都放不下對家鄉小海日益惡化的環境擔憂。于是,2012年,他們各自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另外3個同樣已經在城市里有了穩定工作的高中同學一起,回到小海邊,承包了60畝池塘自主創業當起了養殖和樂蟹的“農民”。
這一年開始,幾個戴草帽、穿球服、被海風吹得黝黑、成天在池塘里忙活卻又笨手笨腳的后生仔們成為小海養殖區里的一道稀罕風景。
在小海里養魚蝦養了幾十年的農民們都背著他們指指點點、竊竊私語。“這一片養殖區,干活的都是四五十歲的農民,從沒見過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卓齊輝說,他們的出現,一度成為這片養殖區的“笑話”。“和樂蟹,那是養的嗎?都不用養!沒見過讀完大學還跑過來當農民的!”見到這群干活笨手笨腳的后生仔,很多農民都將他們當笑話看。
不會捕蟹,他們的雙手被蟹螯夾得傷痕累累;為研究合適的密度,他們往池塘投入過多蟹苗,結果螃蟹舉螯相向,自相殘殺,留下滿池狼藉;為了大面積取樣,他們抽干池塘中的水,滿塘螃蟹都被活活曬死;要感受螃蟹口感,他們一度的伙食全是螃蟹,吃得他們“見蟹變色”……
后生仔再次引起小海老農們注意時,是在2012年底?!鞍⑤x塘里螃蟹快跑出來了,叫我們幫他去抓一下!”來到后生仔們承包的一口池塘邊時,這些老農們驚呆了:池塘里的水因一次誤操作被排空了,滿池塘的大螃蟹們揮舞著鉗子正活力十足地往外爬!“天啊!我水產養殖幾十年,從沒見誰能用一口池子養出這么多螃蟹的!”年近六旬的老養殖戶冠叔嘖嘖驚嘆。
60畝池塘的第一造銷售額達到70萬元!整個小海養殖區都沸騰了,老農們擠滿了后生仔臨時居住的棚屋,向他們討教養蟹的經驗。
“之前海南養殖螃蟹,都是粗放式混養,放任不管。所以對于養殖和樂蟹,我們就是海南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辜迅翔信心十足地說。正是這群養蟹外行,從鬧出的“笑話”里找到了成功。經過三年多的籌備,2013年7月,和樂蟹保育中心在當地民政局正式備案成立,在此前的4個月,克萊布(取自螃蟹英文crab的音譯)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卓齊輝現在已經可以熟練地抓蟹、綁蟹
??? 愛它,就為它定制一片池塘
如若往年,一切似乎都沒有發生太多的變化。夜半,卓齊輝依然習慣到池塘邊逛,塘埂是最好的催眠步道,手電筒的光圈打在沾露雜草上,閃珠一圈一圈,那是這片土地送給他們的光環。
卓齊輝的手指上依然有著新舊傷口,那是他的螃蟹留給他的紀念。這群讓他又愛又憐的小家伙們依然會趁他不注意,時不時給他來上一下子;而他在看到螃蟹脫殼成長時,也依然會激動不已。
然而,當年被螃蟹教訓得“沒脾氣”的他,現在也能隨手抓起碗口大的螃蟹隨意指點,向蟹農們傳授養殖方法。他們的生態養殖法,與傳統養殖戶們買回蟹苗拋進池塘便不再理會的粗放式養殖法不同,顯得更加粗中有細:選擇原始自然農法,重造池塘生態環境,在放養和樂蟹的同時,開始在池塘內引入其他的蝦蟲魚草,人工保育野生和樂蟹;絕不輕易往水體中投入藥物,以免破壞水體生態環境;注意塘中螃蟹密度,以免螃蟹之間“自相殘殺”,多次試驗后他們得出結論:1到1.5只每平方米是最理想的密度;塘邊埋上黑色塑料膜,以免螃蟹“離家出走”……一項項一條條養殖技術,卓齊輝如數家珍。
“不施加人工藥物,用生態搭配混養保證水質不受污染,我們的飼養方式是在培育池塘里整個生物鏈的結構,我們就是相當于池塘的生態結構策劃者,我們放多少魚、多少藻類、多少螃蟹,都在考慮池塘內能量的平衡,有一個平衡生態的循環。這種養殖方式保護水質使螃蟹不會生病,還能增量,質量很高。”辜迅翔提到,現在他們養殖和樂蟹的池塘里,水質達到了二類水的標準,比小海中的水還要干凈。
對于辜迅翔來說,創業的感覺就像是藏著許多驚喜,需要自己去探索,刻意去追求規??赡軙蛊髽I走的很吃力甚至變形。在他的建議下,公司現在推行預約定制池塘,甚至可以預約定制螃蟹的尺寸。
這幫年輕人還有一個新的想法——要將池塘恢復成原有的濕地環境?!拔覀円步洺:秃芏喹h保組織溝通交流,發現恢復濕地環境和養殖產業其實并不沖突?!北S行睦镉⒄Z能力較強的辜迅翔經常閱覽國外資料,他發現,在東南亞的很多國家,都有在紅樹林里養殖青蟹的成功做法,“恢復濕地環境,還能夠發展生態旅游業。我們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樣本,然后逐步推廣開來?!?/p>
?
?
相關鏈接:
扶持大學生創業,也需“簡政放權”海南省政協委員建議:大學生創業貸款額度上限調為20萬???名大學生創業破解舊衣回收尷尬 半年收10萬件海南21條措施扶持大學生創業 開網店可申請10萬元貸款海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落幕?
(編輯:蔡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