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最新推薦
    盤點海南島歷史上的高溫干旱 道光三年餓殍載道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劉貢 時間:2015-06-08 10:30:54 星期一

      在儋州農民們為水牛“洗澡”降暑??陳元才? 張琳 攝   

      “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這是海南古代的一條民諺,今天看來依然不差。

      海南島氣候宜人,有得天獨厚的一面,但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全島中部高山隆起,造成了氣候的地區性差異,東濕西干;年平均氣溫南比北高,但極端高溫卻出現北部;四季不分明,旱季和雨季又十分分明。

      近兩個月,海南島不同地區的人們紛紛在微信上比哪里更熱。三亞市民說:“半年沒下過一場像樣的雨!這接連停水、停電的日子怎么過?”但海口市民一看天氣預報,便反駁:“三亞溫度還沒有海口高,我們每天上午、中午戶外如烤!”西部地區如東方的市民更是不服:“你們哪有我們熱,我們經常刮焚風!”

      那么,現在的海南算不算極端天氣?海南省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吳勝安解釋,自2014年夏季以來,赤道中太平洋表面的海溫較常年偏高,此狀態一直持續到2015年6月。這一年來,海溫異常分布,抑制了西太平洋(南海)上空的對流發展,致使海南島上空的降水減少。5月,五指山、陵水、昌江、保亭和三亞5市縣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其中三亞降水量僅36.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多。

      吳勝安認為,這種高溫天氣是因為我省海洋大氣異常,而導致海洋大氣異常的主要因素是厄爾尼諾事件的發展和加強。

      6月5日,來自省三防辦的消息稱,持續高溫目前已造成我省昌江、三亞、陵水、白沙、保亭和儋州等多個市縣出現不同程度旱情,水庫干涸、城市生活用水、農業灌溉用水缺口大。據省三防辦對目前全省干旱面積的統計顯示,我省干旱程度雖未至嚴重干旱級別,但未來一個月時間內若無大范圍降雨,旱情將有可能進一步加強。

      在海南,“高溫”與“干旱”就像一對手足兄弟。作為危害程度僅次于熱帶氣旋的海南主要氣象災害,本季的干旱被稱為氣象干旱(其它干旱類型有水文干旱、農業干旱和社會干旱)。而干旱之后,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洪澇。

      “在海南,少雨或無雨,若再加上干熱風、高溫、熱浪的共同作用,旱情將更加嚴重。”吳勝安說,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海南的旱季,屬氣候性干旱即使是雨季,由于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也時常發生夏旱或秋旱,一些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海南省的干旱一般分為春旱(2-5月)、夏旱(6-8月)、秋旱(9-11月)、?冬旱(12月至次年1月)和連年旱。

      解放前旱災

      稼如火燒?餓殍遍野

      “干旱在海南出現的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平均每1.3年發生一次,即使在雨季,也經常因為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出現夏旱或者秋旱,有的年份,甚至全年干旱。”曾參與編制《海南省氣象志》的陳明說。

      查閱史料,海南歷史上干旱時間最長的是清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至道光四年七八月,“久遭旱災,小熟失收,雜糧亦絕收。蝗蟲漫天遍野,所過禾表一空,餓殍載道,民多流亡,賣男女渡海者以萬計。”

      但海南最早記錄的旱災發生在唐永貞元年(805年),《中國氣象災害大典·海南卷》記載“瓊山辜璣撥遷瓊州,任軍民指揮,因田禾傷旱,勸民鑿井導泉灌溉”。

      此后是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光緒《臨高縣志》記載,“紹興己巳大旱,井泉盡涸,斗米錢千”。省三防辦編制的《海南省千年自然災害史料集》收錄,從1149年至1949年,共有125年出現過大旱。其中,出現饑死、餓死,或浮腫死的年份有14次。

      如清順治九年(1652年),澄邁縣“二、三月歲大饑,斗米價騰三兩,草根木實無不掘盡,竹實每升一錢六分,饑殍遍野,積尸堆骨”。又如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萬寧“受旱八萬多畝,稼如火燒,兩造失收,乞討四起,全縣餓死4萬多人;屯昌7個月沒下過透土雨,因缺糧缺鹽,上萬人患水腫病”。

      旱災流傳在民間的記憶里,變成了各種俗語,“壬寅癸卯,火燒稻”指清光緒二十八、二十九年(1902、1903年)連續兩年大旱;“室家相棄散,求生者道途相望”指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感恩大旱;清同治九年(1869年)文昌“土裂井枯,赤地千里”。

      歷史上,海南每次大旱輕者糧食減產,重者人畜飲水困難。糧價暴漲,老百姓就吃筍、草木根、檳榔芯,采野菜。如果又碰上蝗蟲、瘟疫,更是苦不堪言。有時,天災還要加上人禍,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屯昌全縣大旱時,日本侵略者強迫百姓做苦工,餓死病死六千多人。

      解放后旱災

      河水斷流?定量供水

      1977年出現的大旱是海南解放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影響最為嚴重的一次干旱。

      如果說古代的氣候災害只能用文字進行描述,那么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技術的增強,許多氣候資料就可以用數據來說話了。已退休的海南省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林熙介紹,海南島唯有海口資料年代較長,到1958年,全省各市縣氣象站才建立。

      吳勝安調出的資料顯示,從1975年的11月起持續大旱至1977年底,長達兩年多。“各地雨量普遍減少3~6成,全島有9成江河斷流,南渡江、昌化江出現了歷史上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有8成以上的山塘水庫干涸,120萬農村人口及牲畜飲水困難,部分地區組織交通工具到邊遠地方拉水,按人口定量供水。”《中國氣象災害大典·海南卷》記載。

      吳勝安統計了解放后的幾次大旱。1968年5月下旬至8月中旬,海南島12個市縣相繼發生春夏旱或夏旱,連續旱日期30-76天。1969年4-11月,海南全島降水偏少38%,南部的嚴重干旱區偏少47%。1969年12月-1970年2月,海南全島降水偏少66%,南部的嚴重干旱區偏少63%。1977年5月-1978年1月,海南全島降水偏少34%,1000多宗山塘水庫干涸或水位在死庫容以下。1979年12月-1980年4月,海南全島降水偏少69%,南部的嚴重干旱區偏少76%。1979年10月至1980年5月,海南島遭受持續8個月的大旱,造成近500條河流斷流。1984年1月-3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33%,南部的嚴重干旱區偏少84%。1983年11月至1984年8月,全島19個市縣普遍發生旱災。1987年8月-10月,全島11個市縣秋冬春連旱,8個市縣連續旱日超過150天。1988年1月至10月,海南出現全省性干旱,全省超過900條河溪斷流,7900眼水井干涸,700多個小型水庫干涸,14個中型水庫水位降到死水位以下,最大的松濤水庫也接近死水位,近5500個村莊百多萬人飲水困難。

      建省后的最大一次旱災是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海南全省降水偏少86%,南部的嚴重干旱區偏少90%。吳勝安解釋,2004年海南經歷了“無熱帶氣旋影響年”,從9月至2005年7月,出現繼1977年全島性大旱之后的又一次全省性大范圍的四季連旱。

      誰能解干渴

      人工來“增雨”臺風是“喜雨”

      近50年來,影響海南島最嚴重、波及范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的干旱,出現在1976年?11月至1978年4月的連年旱,連續干旱時間長達一年半。

      這一次,比歷史上旱災最嚴重的1943年還長6個多月,旱情十分嚴重,各地雨量普遍偏少6成或6成以上,全島有9成的江河斷流,最大的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出現歷史上最低水位和最小流量,8成以上的山塘水庫干涸,全島120萬農村人口及牲畜飲水相當困難,部分社隊組織汽車、拖拉機、手扶拖拉機、牛車等交通運輸工具到邊遠的地方運水,按人口定量配給。全年農作物受旱占種植面積的43%,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流量同比減少七八成,嚴重的干旱,造成水電站發電量下降,嚴重地影響工農業用電。

      2004年的旱災,亦是全省農作物大面積受旱,牲畜飲水困難,到2005年3月,已經64條中小河流斷流,有10座中型水庫的蓄水位已經降到死水位以下,其中文昌市的湖山水庫已經干涸,1000多座小型水庫和山塘已經發生干涸,近1500眼機電井出水不足。文昌、瓊海、萬寧、樂東、昌江、三亞6個市縣的13個鄉鎮甚至發生海水倒灌,造成213個村莊2.7萬人飲水困難,2.65萬畝水田因水源咸化無法灌溉。

      新中國出現旱災,海南島沒有死人,氣象工作者專研“人工增雨”之法,促使水務工作者努力修水庫蓄水。

      “人工增雨,也是要有云才能實施。”林熙說,過去,大家守候很久等到天空出現了云,就用三七炮向云中打碘化銀,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形成降水。或者開飛機,靠近云撒播鹽粉、干冰或碘化銀等催化劑。

      “開飛機去人工降雨還是很危險的。”?林熙回憶,但三七炮不能移動,因此許多人工降雨都不成功。

      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何媛介紹,2014年7月,該中心在樂東縣獼猴山、東方市玉龍山、五指山毛陽鎮和昌江縣霸王嶺中西部山區安裝了4臺地基人工增雨遠程遙控暖云催化劑發生器,簡稱“煙爐”。煙爐作業成本低、指揮環節少、不受空域限制、可全天候作業,有效彌補了火箭增雨作業的局限性,提升了人工增雨作業效果和覆蓋率。

      2015年3月,在海口、瓊海市政府資助下,我省再引進了2套使用GPS定位的全自動車載人工增雨火箭發射系統。不過人工增雨畢竟力量有限,往往最終緩解旱情的,還是臺風。此時臺風季節到來,人們歡天喜地地迎接它,甚至稱其為“喜雨”。

      海南干旱?六年一遇

      海南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吳勝安認為,根據災害性氣候事件的定義和海南干旱發生的實際,長時期干旱的指標是:海南干旱區劃中干旱最嚴重的區域(昌江、東方、樂東、三亞和陵水5個市縣)90天標準化降水指數不大于-1.0(SPI≤?-1.0,即達中旱閾值),且持續3個月,其中有1月值不大于-1.5(即達重旱閾值)。12月的值根據具體情形(因為須持續3個月才能算過程),可算在當年,亦可算在次年。

      根據該指標進行排查,1966年至2012年長時期的干旱過程有8次(見下表)。平均來看,這些長時期的干旱過程出現的頻率接近是6年1遇,低于強臺風和致洪暴雨。這與海南的熱帶濕潤氣候是相一致的。

    ?

    ?

    相關鏈接:

    海南高溫不斷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電力缺口逾60萬千瓦
    海南高溫補貼每人每天10元 不發放克扣可投訴
    烏魯木齊大雪紛飛返冬季 海南高溫預警需防中暑
    “夏天”提前報到 海南高溫天氣將持續至28日
    本周海南高溫不再 雷陣雨暴雨來“造訪”
    端午期間海南高溫少雨 氣溫高達38℃慎出行

    ?

    (編輯:蔡志飛)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男人进的越深越爽动态图|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一级黄色毛片播放| 日本免费网站观看|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狼色视频在线观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16女性下面无遮挡免费|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中文| 中日韩欧美视频| 日本漫画免费大全飞翼全彩|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色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avapp|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熟妇女人妻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麻豆传播媒体app大全免费版官网 麻豆传播媒体免费版官网 | 亚洲欧美国产视频|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aa|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豆奶视频大全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jizzjizz成熟丰满舒服| 宝宝才三根手指头就湿成这样|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美女把屁股扒开让男人桶视频 | 一级女人18片毛片免费视频|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欧美大胆a级视频免费| 伊人这里只有精品| 篠田优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里番本子侵犯肉全彩|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91精品欧美产品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