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1月4日電?(記者易建陽)集保護、展示、培訓、研究黎族竹木器樂為一體,為“鄉村舞臺”建設和展演搭建平臺。近日,五指山市首家黎族竹木器樂傳習所在該市毛道鄉空中村掛牌成立。
據介紹,黎族竹木樂器不少于40種,主要有獨木鼓、叮咚、口弓、口拜、鼻簫、灼吧等,2008年,黎族竹木器樂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五指山市共有省級黎族竹木器樂傳承人1人,市級傳承人11人。
“我們在2013年就實現了竹木器樂進課堂,專門聘請傳承人到中小學校授課。計劃每年定期舉辦培訓班,年培訓人數達到500人以上。”五指山市文化館館長黃翠玲告訴記者,今年的竹木器樂培訓計劃已經制定,傳習所將成為主要培訓基地。
黎族竹木器樂傳習所將積極鼓勵支持“非遺”傳承人開展傳習及創作活動,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將常規文藝演出與傳承傳統文化相結合,為“鄉村舞臺”建設和展演搭建平臺,同時把文化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效銜接。
?
?
相關鏈接:
海南五指山紅葉攝影大賽開始征稿 稿酬最高1萬元"冬交會"五指山野山雞蛋:每個3元天價上市五指山小黃牛?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