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藝術與收藏
    海南苗繡 很苗很時尚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蔡倩 時間:2016-02-24 11:46:17 星期三

    頗具特色的苗繡。 記者 蔡倩 攝

      記者?蔡倩?實習生?李艷玫

      提起苗族,人們總會想起苗族人特有的一項手工技藝——苗繡,瓊海市會山鎮是我省最大的苗族人口聚居區,苗繡民俗文化在這里得到了良好傳承。當傳統遇上現代,當苗繡走出深閨與時尚“艷遇”化身為特色實用的伴手禮,你是否已經感到心動?

      苗繡衣裙、苗繡圍巾、苗繡頭帕、苗繡發箍、苗繡杯墊、苗繡腰帶、苗繡錢包、苗繡拎包、苗繡背包……走進瓊海市會山鎮加腦村文化中心苗繡工作室,四周陳列的苗繡產品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工作室的繡娘們正沉浸在苗繡制作的藝術海洋中,五顏六色的絲線,伴隨著她們靈巧穿梭的手指和上下翻飛的花針,一幅幅精巧的刺繡作品在針線的來回舞動中逐漸孕育成形。

      工作室負責人、苗繡能手陳秀蘭身穿苗族服飾,熱情地向客人們介紹產品。“一件頭巾300余元,一件腰帶100余元……”陳秀蘭忙著向客人推銷自己的作品,短短一上午村民就賣出了3000多元的苗繡產品,其中頭巾達7件。“開年就有客人訂做幾套裙子,純手工的,每套價值5000余元。”

      苗繡是苗家人的“奢侈品”,每一針,都是一個民族歷史的針腳;每一線,都是一個苗家女子的生命體驗。有人把歷史寫在書里,有人把歷史留在網絡上,有人把歷史刻在碑文里……然而,苗族把數千年的歷史留在服飾里,繡進苗繡中。苗族是沒有文字的民族,苗族媽媽們用這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苗繡,由母親把歷史傳給女兒。這個沒有文字的民族,用針當筆、用彩線為墨,把苗族的歷史文化繡在衣裙上,被苗族女人穿在身上,那些屬于這個民族的故事,就這樣世代流傳下來,成為苗族人民美化生活不可或缺的工藝以及傳遞美麗的風尚。

      “苗繡和蠟染技術太神奇了,我一定要買上兩套苗族服飾帶回家。”來自廣西的游客宋劍波在瓊海會山小鎮游覽觀光,被民族特色所吸引。在這里,春節的熱鬧氛圍還未散盡,慕名前來的游客們與日俱增。

      今年42歲的陳秀蘭,是加腦村技藝最高超的苗繡能手之一,她告訴記者,打小她就學習苗繡制作中的染色、織錦、刺繡、點蠟等工藝手法,至今已有30多年的技術積累。說起苗繡制作,她頭頭是道,而且她制作的苗繡服飾時常都有游客訂購。

      陳秀蘭介紹,苗繡作為苗族主要的刺繡藝術,主要分為線繡、發繡和蠟染,圖案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種物象,往往在運用一種主要的工藝手法的同時,穿插使用多種工藝手法。苗繡作為苗族婦女服飾中必不可少的撘件和花邊,主要出現在衣服蓋頭、衣領、衣襟、衣袖、帕邊、裙腳等部位,有時也用來縫制挎包、錢包等。

      “不僅可以訂做傳統的苗族服飾,我們還能設計創新制作苗繡發箍、苗繡絲巾、苗繡領帶、苗繡杯墊、苗繡壁畫、苗繡床尾墊、苗繡繡花鞋、苗繡手鏈等。”陳秀蘭與繡娘們以自己的一雙巧手,將苗繡運用在服飾與裝飾品上,打造了一批“很苗很時尚”的伴手禮。

      “苗繡產品還有特殊的意義,寄托著美好的祝福,所以作為禮物送人是吉祥如意的。”陳秀蘭介紹,苗繡中包含著各類圖騰符號文化,這些古老的符號千百年沉淀下來,帶有很強的吉祥、護佑加持的人類愿望。讓吉祥的能量延續,帶給消費者美好的祝福。這樣,產品的實用功能被超越了,里面隱含的文化厚重、吉祥如意、視覺的美艷、以及工藝的精湛,從而也滿足了消費者精神層面的訴求。

    ?

    ?

    相關鏈接:

    海南苗繡 很苗很時尚
    海南省民族技工學校學生參加“三月三”黎錦苗繡技藝比賽取得佳績
    海南三月三黎錦苗繡技藝大比拼 小伙子與阿婆同上陣

    ?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