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日航作品《失樂園》表現了海南農村小學逐漸落寞的現狀。
海南國際藝術雙年展海口展區展出作品。
記者?梁冰?文/圖
3月26日至4月1日,2016海南國際旅游貿易博覽會在三亞美麗之冠舉行,其中一個重要內容是海南國際藝術雙年展,同時,這也是海南省第一個藝術雙年展。展會中的國際藝術時光板塊邀請國內外近百位藝術家、收藏家展示他們的作品及收藏品,涵蓋了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裝置藝術、攝影、國粹、文獻和新媒體等領域。在眾多紛呈的藝術臻品中,來自海南藝術家的優秀作品分布其中,與國內外著名藝術大家作品“爭奇斗艷”,共同呈現了一場豐盛的藝術大餐。
??兩大展區展出作品上百件
走進國際藝術時光展廳,國畫、油畫、各式版畫、攝影作品、雕塑、裝置等等藝術作品讓人目不暇接。由35位海南藝術家、收藏家、玩家等共同打造展出的“海南人文藝術地理文獻展+紀錄片首映式”是此次“海博會”兩大文獻展之一,該單元以“歷史語言的在場”為主題,是展會中的一大亮點,吸引了不少游人駐足參觀。
“海南人文地理文獻展”以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為學術支撐,以藝術家馬杰作為學術帶頭人,35位藝術家、媒體人、觀察員、策展人等各行業人員組成文獻小組,分工開展當代藝術思考與創作。該展系2016年海南國際貿易旅游博覽會與海南藝術國際藝術雙年展兩大文獻展覽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27日晚舉行的首屆海南國際藝術雙年展藝術展頒獎典禮上,“海南人文地理文獻展”文獻小組成員葉仄輝、馬杰獲藝術貢獻獎金獎,黃學斌獲藝術新銳獎。
3月29日下午,“2016年海南首屆國際藝術雙年展(海口展區)暨全國八大美術學院版畫展”在海南瓊臺師范學院桂林洋校區舉行。“海南人文地理文獻展”策展人馬浩楠介紹,該展覽作為此次“海博會”藝術雙年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彌補了“海博會”場地小的不足,展出國畫、油畫、版畫、影像、雕塑等作品101件,頗具規模。馬浩楠介紹,此次展覽的展出時間將持續至4月11日。
3月30日,在海南瓊臺師范學院桂林洋校區美術館,來自國內外的20余名藝術家、學者、藝術作品愛好者齊聚一堂,研究探討國畫、油畫、版畫、影像、雕塑等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展覽。
?錄像作品訴說歷史語言
在“海博會”錄像作品展區,海南藝術家、畫家云勝實驗短片系列作品《六個海南人》之《萬寧人》正在展出。云勝介紹,《六個海南人》系列包含《萬寧人》、《陵水人》、《文昌人》、《臨高人》、《儋州人》、《海口人》6個獨立短片,分別以一名當地人或在當地生活的人物為原型,通過記錄其生活常態,真實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征。云勝表示,視頻不同于照片,它更能夠真實地還原人物的形態特征,表現手法也更為直接。此次“海博會”是該系列作品首次公開展出。
紀錄片作品《劈柴》記錄了舊房梁柱的新作用,影片作者龐日航介紹,因為老家要蓋新房,不得已拆掉了舊房子,然而,從舊房上卸下的梁柱已不能繼續作為新房的梁柱使用,在農村老家,這些曾經的頂梁柱最終用于取火,《劈柴》正是記錄了它們從原本粗壯的梁柱變成取火用柴的過程。“無論是用來輔助建筑,還是燒火做飯,都是為人類的生活在服務,個體會死亡,但生命會循環延續,文明也將延續……”龐日航通過照片的記錄形式,在同一個場景拍攝了幾百張不同的照片,最后將照片拼接,剪輯成為影片的形式,而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嘈雜的背景音是龐日航特意跑去一處建筑工地錄制的,“建筑工地的作業,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城市化的進程,與新農村的城鎮化有異曲同工之處。”龐日航希望借助這種文化載體,反應事物的變遷,生活的變化。
作品《失樂園》反映了海南農村小學逐漸落寞的現狀。“這里曾經是農村人翻身的一大‘跳板’,如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導致它逐漸失去這一功能,生源流失,校園廢棄……”臨高縣多文鎮多郎小學早年有一兩百名學生,隨著年代的變遷,交通也逐漸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鎮上的學校就讀,而也有少部分人因為種種原因留守,現如今,這所小學只剩下不到十名學生。曾經整齊的朗朗書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清冷無不讓人心生惋惜。
?無處不在的本地藝術家作品
在展廳里,一盤放大版的“國際象棋”吸引了不少游人,64個黑白相間的格子,32顆大小不一的“棋子”分布其中。該作品作者、海南人文地理文獻展小組成員黃學斌介紹,該作品名為《停一停》,表達了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借助車床,這些“棋子”在同一個輪軸上重復旋轉,在鏡頭的記錄下,定格成畫面,“象棋好玩的地方在于你不知道每走完一步,會帶來什么影響,所有的都是未知的,這跟人類的行動、選擇是一個道理。”之所以會選擇國際象棋為作品原型,黃學斌透露,不同于傳統的中國象棋,國際象棋的立體感更強,視覺效果更好,結合這些經車床加工的規則“棋子”,用于表現時間、空間、影像則顯得更為生動。
在作品《停一停》的旁邊,展出以“棋子”為拍攝對象的圖片作品。《停一停》里用到的32顆“棋子”都是黃學斌經精心打磨而成的,每一顆在完成之后都會被拍攝成圖像保存,形成另一種渾然天成的攝影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攝影作品,“棋子”作為黃學斌的拍攝對象,整齊規則,所拍攝出來的圖像中規中矩,純粹圓滑,不參雜任何雜質,讓人賞心悅目。
展會中,“海南人文地理文獻展”小組成員的作品隨處可見,馬杰作品《油畫風景》、《門》、王小飛城市漂移系列作品《布面油彩》、廖之肖作品《儀式》等等都是其中的亮點。
除了海南人文地理文獻小組35位成員的作品,雕塑作品《紅色娘子軍》、油畫作品《三亞日記》等等反應海南人文風情、自然風景的優秀藝術作品也備受關注。
在“海博會”這個國際化的大舞臺上,海南藝術家與國內外藝術家切磋交流,風格迥異的藝術作品百花齊放。藝術無國界,一次次的藝術交流,也讓海南文化藝術這棵大樹常青不朽。
?
?
相關鏈接:
海南建立住房公積金專管員制度 可由單位集中提取海南創單月成交最高紀錄 3月售2.4萬套商品房海南定海大橋預計國慶前建成通車 群眾出行將不再難?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