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漏工憑借良好的聽漏技能,不用下井也能將井內漏水情況了然于胸。
自來水管爆裂,造成水資源浪費。2015年,聽漏工巡查管線約1600公里,為海口市節水約1600萬噸。
由于定位不準會造成很大損失,特別是機動車道上有漏點時,會影響交通,而且開挖路面的費用也很高,因此漏點確認至少需要2個人。
夜晚的街道十分安靜,聽漏工王聞用聽音桿仔細分辨傳來的聲音。
記者 袁琛 實習生 符永隆 文圖?記者?袁琛?實習生?符永隆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車工、鉗工、水電工,木匠、鐵匠、泥瓦匠……這些工種人們再熟悉不過。但海口市自來水公司有這么一些神秘的人,因為工作時間特殊,許多時候必須要在深夜拿著金屬桿在井蓋附近工作,常常被誤會成偷井蓋的小偷。
7月28日,夜幕下的椰城景色宜人,一行三人沿線管道巡查,一片靜寂中,他們齊刷刷地把耳朵貼在聽漏棒上,仔細地辨別來自地下的微弱異聲,就像醫生一樣給病人看病,這就是他們夜夜的工作。
戴著安全帽,穿著夜光服,拿著聽漏棒,行走在椰城的大街小巷,傾聽這座城市的“心跳”,?辨別地下水網的異響,為城市把脈,他們是城市供水管網的“專職醫生”,俗稱“聽漏工”。用聽音桿、聽漏儀等一些我們沒見過的儀器,通過自己的耳朵,查找埋藏在地下管道的漏點,為供水管網“診病”。
為什么要聽漏?
“聽漏是為了找到地下自來水管的漏點。20多年時間里,我這只耳朵起碼‘聽回’了5000萬噸水。”椰城資格最老的70后聽漏工王聞,指著右耳,頗為自豪地說。據王聞回憶,早年聽漏,就是步行,沿線聽水管,發現管漏就做下記號,第二天由工人來維修。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增添了一些聽漏儀器,也配了車,但使用最多的還是傳統的聽漏桿。
團隊的3名隊員,代表了70后、80后和90后,3個人承擔著椰城約570公里長的地下自來水管網(DN100及以上管徑)檢漏工作,每天隊員們分片聽漏,每人至少要走5公里。去年他們共計發現364處暗漏,平均每年可為海口市節水約1600萬噸。
聽漏儀可以把很多種聲音收集起來,當然包括外界的各種噪聲。雖然儀器有屏蔽噪聲的功能,但還是有干擾。聽漏時,他們要從放大數百倍的聲音中找到要聽的那一種,再通過這種聲音判斷管道是否有漏點。
常年聽漏,原本聽覺靈敏的他們,有的會出現耳鳴,還有人因此失眠,聽力受影響。90后孫樂欽,剛做這行時很不適應,總覺得腦子里充滿了各種聲音,“對聲音特別敏感,哪里發出一點奇怪的聲響,都一定要起身去看看”。
為了提高工作能力,孫樂欽常常閉上眼睛,靠調節水龍頭的大小去聽聲;找到漏點時也會反復聽,用心去感受不同材質的管網漏水時發出的那種無法描述的聲音;找錯漏點時也要多次聽,積累經驗以免下次再出錯。
如何找漏點?
判斷漏點的根據是漏出的水和自來水管發生摩擦的聲音,漏點小的地方聲音是“呲呲”的,而漏點大的地方聲音是“呼呼”的,90后孫樂欽現在對聲音特別敏感。
地下水管滲漏,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及時察覺,防患未然,聽漏工的職責就在于此。7月23日22時,海口市自來水公司管線所聽漏班一行3人,來到龍昆南路一小區,尋找該自來水管線漏點,解決居民反映的水壓變小問題。
“水量多,但聽不到水流摩擦聲,說明水壓低,99%是源頭水的管道。”走了幾圈下來,王聞得出了最終結論,他讓小孫也聽一遍。
首先得找管線,運用電子尋管儀,定位地下水管。然后是“框范圍”,利用一根細長的金屬聽漏棒,圍繞出水點,聽音辨位,縮小范圍。王聞說:“聽漏棒可以聽到地下水流的聲音,通過自來水流過管線的不同音色、音量辨別漏點大小、遠近。看不見、摸不著,全憑經驗和耐心。”大約5分鐘后,漏點大體位置被框定。
接下來是“聽漏點”,使用電子聽漏儀,通過聲波精確定位。“應該是這里沒錯了。”聽漏工王聞得出結論,蘇英岱和小孫再聽,意見統一后,就地打孔確認漏點……10分鐘后,一拇指粗細的孔洞貫穿地面,手電照射下去,水流清晰可見。
檢測到的漏點范圍會做記號,然后由維修部開挖。記號的位置要求與實際漏點相差距離不能超過一米。
一年“跑”幾十個馬拉松
7月26日凌晨,海口威立雅水務43歲的?“聽漏工”王聞和同事蘇英岱在碧海大道打開一個給水井蓋,準備檢測這里的管道有沒有漏水點。他拿出一根三四米長、一端帶有傳音裝置的金屬桿,將另一端放在井內的管道上,捂著一只耳朵,用另一只耳朵仔細聽從管道里傳來的聲音。
“沒有聽到異常聲音,初步判斷這里的管道運行正常。”?王聞說。為了確保判斷的準確性,?他又拿出聽漏儀,把一端放在井旁的地面上,戴上耳機認真判斷。在他和同事分別反復聽漏幾次之后,確認這里的管道是正常的。
海口供水管網約570公里長的(DN100及以上管徑)地下自來水管網,管網的走向、分布都在他們腦子里,非常熟悉。他們每年要對全市管網至少巡查一次,對重點區域、重點管網巡查10多次,走的路相當于幾十個馬拉松。
一年“聽”出364多個漏點
海口威立雅水務管網運行部范高哲介紹,地下自來水管網在運行中難免會有管道漏蝕產生漏點的情況發生,常年存在會造成自來水大量流失,查找暗漏點是工作的一大內容。另外,聽漏班每晚都要上街監測,提前監測、查找地下的暗漏點,避免更大損失。
除了夜間普查地下自來水管網暗漏點,在節假日期間,聽漏工會將工作重點轉移至居民用戶家中,“逢年過節,居民家中用水量比較大,居民用水的低壓區和供水不穩定區域,也是我們監測的重點。”
據介紹,聽漏工作壓力很大,定位不準會造成很大損失,特別是機動車道上有漏點時,定位不準,會影響交通,同時,開挖路面的費用也很高。如果這個漏點造成爆管,水壓大可能導致主要路面塌陷,而一個小小的漏點竟然要那么多人協同維修,公司聽漏工的責任比較重大。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