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曲藝
    《東坡海南》北京演出幕后點滴: 精彩在前 汗水在后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尤夢瑜 時間:2016-08-11 15:37:01 星期四

    ?8月6日晚,換完服裝卸完妝后,舞蹈演員立即到舞臺上開始卸臺工作。

    8月5日,在國家大劇院候演廳內,演員利用排練間隙抓緊休息。

    8月6日晚,舞劇《東坡海南》在北京國家大劇院的第二場演出結束后,演員們透過幕布在看觀眾席。

    第二場演出結束后,舞蹈演員黎明雅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8月5日,在國家大劇院,一位演員在做上場前的準備工作。

    演出團的工作人員在餐廳為演員們打包盒飯。進京后,演員們的就餐多數都是在緊張的排練間隙匆忙完成的。

    ?8月5日,演員在佩戴發髻。戴上發髻后猶如戴了一頂不太透氣的帽子,一場舞蹈下來,演員的頭部完全被汗水濕透。  

      文記者?尤夢瑜?圖記者?宋國強

      坐在臺下的觀眾看得見聚光燈下那柔美灑脫的舞姿、那美麗精致的華服,卻難見那臉頰與后背上流下的汗水。每一次返回后臺搶裝的孫科,身上的服裝幾乎都是濕透的。短短一兩分鐘內,換裝、補妝,從容不迫,站在舞臺邊上,一個轉身,那個氣度不凡的“蘇東坡”又回到了舞臺。

      不僅僅是“蘇東坡”這一位主演,可以說,原創民族舞劇《東坡海南》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由演員、服裝師、化妝師等等人物合力打造出來的。當演員們在舞臺上表演時,后臺的服裝師與化妝師同樣“嚴陣以待”,說起這劇里的每一幕情節,他們一樣是爛熟于心。用來修改戲服的各色棉線被整齊地放在道具箱上,下一場要用的道具已妥妥備好……這樣無聲的默契在《東坡海南》的后臺是一種節奏、一種慣性,是在一次次的磨練中凝聚而成。

      省歌舞團辦公室主任、該劇總劇務周克剛告訴記者,從去年底初排以來,整個劇組的人就沒有過雙休日,即使如此,沒有一個人喊過苦,叫過累。

      7月28日,4輛9.6米長的大卡車跨過瓊州海峽,一路向北。50多個種類、上千件道具,24箱、1000多套服裝……卸車、裝臺、走臺、對光、彩排,劇組的全體演員從8月3日起就正式入場國家大劇院歌劇院的候演廳。由于大劇院對食堂用餐時間有著嚴格的規定,所以,當演員們正在臺上辛苦排練時,后勤人員就要趕在餐廳關門前打包好100多份盒飯。所有人員每天都忙碌到大劇院晚上10點半關門才會離開。

      8月5日首演前,后臺1個大尺寸道具箱的蓋子沒有被完全合上,當有人前去倚靠時,一旁的工作人員會悄悄提示:“千萬別合上!”原來,在劇中扮演黎老的青年舞蹈家,身材魁梧的周格特力加正蜷在里面休息,來到北京后的他腸胃不適,加上密集的排練,一直沒能好好休息。但這些絲毫沒有影響“黎老”這個角色的表現。

      6日晚上,隨著主幕布的落下,多少人的眼淚也落了下來,一路走來的辛苦與收獲都包含在這淚水里。顧不得好好享受喜悅與成功,他們匆忙地合影后,擦擦眼淚又投入了拆卸布景、收整服裝的工作中。23道布景,十幾個女孩子站成一排,一道道的卷起來再放進道具箱里。男孩子們則搬運著沉重的實體布景。回到后臺,他們又將各自的服裝整齊有序地分裝在自己的袋子里,注上姓名,放進道具箱。忙亂著,激動著,休整1天后,他們又將踏上去天津的路途,再次重復一遍這樣的“緊張”。

      “我們在大劇院接觸過很多地方團隊,而海南省歌舞團的認真態度和專業精神真的令人感動。”國家大劇院演出部的劉雨濛說。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