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瓊臺曲藝
    黃婷丹和黎歌“黃家班”
    來源: 中央電視臺 作者:尤夢瑜 時間:2016-10-27 09:04:41 星期四

    黃婷丹和孩子們在一起。

    黃寶培  

      文記者?尤夢瑜?實習生?林敏

      今年6月底,在海南已經小有名氣、被不少人稱為五指山“百靈鳥”的黃婷丹應中央電視臺“中國民歌大會”的邀請作為評審嘉賓參加現場錄制。她的侄女黃寶培代表海南也參加了錄制。黎族歌手在這個匯聚民間“最美聲音”的舞臺上“亮嗓”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今天的黎族音樂發展。

      曼妙黎歌凝聚“黃家班”

      黃婷丹這個名字對于關注本土音樂的人來說并不陌生,無論是媒體上抑或是各種演出場合,有黎族音樂出現的地方,常常就會出現這個名字。見到黃婷丹時,不知是不是因為天生一副好嗓子,清脆、甜美的嗓音讓40多歲的她看上去和20出頭的晚輩們一樣,神采奕奕。許多人一聽到黃婷丹開口,常常第一個反應就是“一聽就是唱民歌的”。

      “從小耳濡目染吧,聽媽媽唱,聽奶奶唱,總之作為黎族女孩,我是從小就愛唱歌。”成年后的黃婷丹將“唱黎歌”發展成為了自己的專業,她在2011年離開海南省民族歌舞團后,創建了自己的“婷丹黎族歌舞團”。在自己運營歌舞團的日子里,黃婷丹既要擔負著創作等業務工作,還要肩負團隊的行政與后勤工作。

      或許是因為家中“音樂基因”的遺傳,黃婷丹對黎族音樂的堅持感染了兩位侄女黃寶培、黃肖婷的加入。同樣擁有天生好嗓音的兩位晚輩在黃婷丹的點撥下進步很快。她們的“蒂百扣”組合也隨著一次次的演出名傳百里。“蒂百扣”在黎語中正是女人或姐妹的意思。

      “我從小就聽姑姑唱歌,所以自然而然地就跟她學了起來。”黃寶培說,她本身就在學校學習歌唱專業,工作后正式從流行歌曲轉為唱黎歌。目前,她在五指山市毛道中心學校當音樂教師,教授黎族歌舞、樂器等課程。而黃肖婷也從省藝校畢業不久。

      悅耳的黎歌“召喚”著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加入,如黃婷丹所說,這兩年,隨著少數民族文化越來越被重視,不少年輕人“返璞歸真”,都市快節奏反倒讓他們開始回歸故里,品味原始的民族音樂。生活在五指山市的黃家姐妹黃紫欣、黃紫歡就“拜”黃婷丹為師,學習本民族的歌曲。“可以說,我們就是聽著黃婷丹老師的歌長大的,本身我們在學校就學過民歌、美聲等,技多不壓身,身為黎族人我們就想把黎歌也學起來。”黃紫欣說。現在,她們正跟著黃婷丹學習如何更好地“打通”氣息,掌握聲音技巧等。

      無論是學習還是演出,“黃家班”的成員們每周都要聚一聚,一起練歌、一起創作,悠悠黎歌凝聚了她們的同時也用美妙音符為其搭起夢想的舞臺。

      致力發展黎族童謠

      對于黃婷丹來說,作為“蒂百扣”組合中的一員在外演出,或者帶著“黃家班”成員們上課、演出,這些都算不上是她黎族歌曲事業的重心。說到黃婷丹這兩年的工作重點,也是讓她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她的“黎族童謠”。

      從2012年起,黃婷丹就開始在五指山市暢好中心小學自籌經費開辦黎族鄉村音樂民歌培訓班,免費為孩子們教唱黎族童謠。她的童謠班作為課余興趣班,一開始只有10來個學生。黃婷丹不停地創作有趣的課程內容,同時還邀請民間藝人來為孩子們上課,時至今日,這個課余興趣班已經有100多個學生。

      “娃娃們是黎族音樂傳承下去的希望,童謠自然就是從兒童抓起。”黃婷丹說。為了創作更多黎族童謠,也為了追溯黎歌源頭,這些年來,黃婷丹與她的“黃家班”跑遍了黎族五大方言區,搜集民間歌謠上萬首。

      “黎族歌曲口口相傳、代代傳承,很多民歌發展到今天只剩下只字片語,所以就需要我們把它根據原有音調加以完善。”在黃婷丹看來,教給孩子們的童謠,既要有歌曲的部分,也要有有趣的內容來吸引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黎族童謠《斑鳩歌》就是從一段僅有幾句長的黎歌創作而來。她在創作時融入鄉村元素,例如加入斑鳩的“咕咕”叫聲,再加上現代配樂,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謠就此而成。《小小歌》《河里的動物》等幾乎每首童謠都是黃婷丹自己先學會再與作曲家趙勇合作,加以創新完成。

      這些童謠不僅吸引了黎族兒童學習,在興趣班里還有一些不是黎族、甚至不是海南的小學生。“孩子們快樂地唱著黎族童謠就是我最高興地事了!”2014年至今,黎族民俗專家和主創人員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經典黎族童謠12首,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黃婷丹組織了多位培訓班的孩子們錄制。這張黎族音樂歷史上首張童謠專輯將于下個月發行。

      讓黎歌飄得更遠

      “只要有人來學,我就肯教!”黃婷丹笑著說道。“黃家班”成員早已不單單是將唱歌作為自己的責任,“讓黎歌永遠響亮唱下去”才是她們的肩膀上的擔當。

      正如黃紫欣、黃紫歡兩姐妹當時“尋歌上門”拜師學藝一樣,現在時常都會有年輕一代找到黃婷丹要學習黎歌。學校教學、黎歌演出和創作早已把黃婷丹的時間占得滿滿當當,而她唯有犧牲自己的業余時間,來教授年輕人們唱歌。

      不同于哈鷹組合的原生態歌曲,黃婷丹所創作的歌曲以黎語演唱的民歌為主,歌曲節奏明快。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黎族音樂,她有時也會創作一些以普通話演唱的黎族民歌,而這些歌曲就更多的是從音樂、內容方面體現民族特點。在第二屆海南藝術節上一舉獲得音樂類一等獎的《水滿吟》就是用普通話來演唱的。

      愈發成熟的演出讓“蒂百扣”組合的“粉絲”也越來越多。黃婷丹說,接下來,她們即將發行自己的首張專輯,里面收集了黃婷丹精心創作的《守山蘭阿妹》《多想靠近你》等歌曲。

      “雖然民族音樂逐漸受到了重視,但其實它的發展依舊面臨著很多困難。也因此,我們非常珍惜大家對我們的支持。”黃婷丹告訴記者,目前,黎族音樂的演唱、創作人才都面臨緊缺狀況。除了人才,方言本身的衰落也成為制約黎族音樂發展的重要因素。“現在的黎族孩子們受生活環境的影響,黎語講得都不是太好,甚至很多孩子都不會講黎語,所以方言教育對于發展民族文化來說真得很重要。”黃婷丹說,不要讓黎語失傳,也是她大力推廣黎族童謠的重要原因之一。

      唱歌也好,教學也罷,黃婷丹的人生早已和黎族音樂融在了一起。今年9月底,“蒂百扣”還代表我省參加了“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的民歌大賽,并獲得佳績。如她所說,每一天都過得十分忙碌,但有黎歌的日子里,忙碌的每天又都是充實、快樂的。

    ?

    ?

    相關鏈接:

    海南黎歌驚艷中國民間情歌會
    黃清妍:用黎歌代言家鄉
    青山綠水好日子 黎歌苗舞民族風

    ?

    (編輯:吳茜)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