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章見證戎馬生涯
信仰武裝了一次次革命斗爭,家國情懷撐起了一個抗日民族的脊梁。如今被海南省檔案館珍藏的盧勝的5枚勛章分別是1955年授予的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中央軍委授予的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后,由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的一級國旗勛章。
勛章沉甸甸,代表盧勝將軍征戰沙場的一生,見證了英勇和傷痛,記載了革命理想和家國大義。它們提醒后人,盧勝一生征戰地域之廣,從海南到閩南,從江南到江北,從長江流域到黃河流域,從國內到朝鮮;作戰時間之長,歷經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多個時期,歷時25年之久。
盧勝之子盧曉愉曾說,“發生在抗日戰爭前期的漳浦事件很能夠體現父親這一生堅定的革命理想?!?/p>
“七七事變”后,1937年7月16日,閩南紅三團近千名指戰員按照同國民黨駐軍一五七師簽訂的“六·二六”協議要求,為合作抗日,由團長何鳴率領,在漳浦縣體育場集中點名、整訓。可這支隊伍被圖謀已久的一五七師包圍繳械,釀成“漳浦事件”。
盧勝在《重建閩南紅三團》一文中詳細記下了事件始末:當時,國民黨粗暴地違反雙方團結合作、共同抗日的協定。而閩南特委代理書記兼紅三團團長何鳴受王明右傾投降主義的影響,高估了一五七師的抗日情緒,完全喪失了革命警惕,他認為抗戰開始了,我軍在山區里打游擊影響不大,“想到城市去大干一番事業”。
始終保持革命警惕的盧勝時任紅三團副團長,他與漳浦縣委書記朱曼平、工委書記彭德清等同志和絕大多數同志一樣,反對部隊下山進城。但何卻一意孤行。就在“漳浦事件”發生的當晚,盧勝與參謀長王勝率領一批干部骨干沖破敵人控制,勝利突圍?!白裾拯h的指示,我們很快又重新組建了隊伍,仍稱紅三團?!北R勝在《重建閩南紅三團》中寫到。
?
?
相關鏈接:
海南發布全域旅游報告 “旅游+農業”撬動鄉村游海南前3季重點項目投資超1500億元 占年度計劃85%海南加快推進交通扶貧力度 今年已完成20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