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撫湘西南侗族
關于朱初平的情況,《宋史》少有記載。《全宋文》綜合宋人鄭獬《鄖溪集》以及《續資治通鑒長編》《宋會要輯稿》等史書大致勾勒了朱初平的基本履歷:“嘉祐二年進士及第。為館閣校勘。熙寧初年調大理評事,遷光祿寺丞,為荊湖南路提刑。六年,詔充集賢校理。遷太常博士,就為湖南運副,擢祠部員外郎。朱初平于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第五名。
在湖南任職為朱初平一生中的重要時期。他先后擔任荊湖南路提刑和湖南轉運副使等職務。在熙寧九年(1076年),朝廷先后委派沈起、劉彝擔任桂州(今廣西桂林)知州,籌備對交趾(今越南北部)的戰事,誠州等地楊氏家族聽說官兵要過境,專門殺牛設宴以作戰守之備。擔任荊湖南路提刑的朱初平受命前往招撫,但是轉運副使蔡燁卻認為楊氏家族肯定會負隅頑抗不肯接受招撫。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朱初平最終爭取到首領楊光僭等人的歸附,出色完成任務。楊光僭為楊通寶孫子,當時已經八十多歲,在侗族地區有著很高威望,朱初平特地上奏朝廷任命他為誠州刺史。這樣,侗族的其他首領如楊光銜、楊昌慍等也率眾歸附,朱初平再次上奏朝廷予以官職安撫。朱初平穩妥地處理好侗族等少數民族事務,得到朝廷的認可,因此被擢升為轉運副使,成為地方要員。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