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對話內陸
如果說城市是一本書,那么城市雕塑就是這本書中精美的插圖。在海南省雕塑藝術學會會長、本次活動策展人陳學博看來,記住一座城,往往是從雕塑開始。為了講好海南故事,用雕塑藝術詮釋海南精神,省雕塑藝術學會聯同國內極具權威的代表“南派”和“北派”雕塑院——廣州雕塑院和陜西省雕塑院,一起為瓊島市民獻上一出視覺盛宴。
2014年8月8日,首屆南北雕塑聯展在廣州開幕,次年在西安舉辦第二屆南北雕塑聯展,旨在推動南北方雕塑藝術交流。當第三屆南北雕塑聯展來到了海口,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倍感欣慰。在他看來,南北雕塑聯展能走出廣東和陜西,走進中國最南端的省份——海南,正說明了辦展初衷得到了實現。“今天,南與北的概念得到深化和開拓,以更為開放的形式和多元的風格,促進雕塑界的融合和交流。”
以往雕塑展只有廣州、西安兩地雕塑家參展,而今年由于海南的加入,共吸引145位雕塑家參展,可由于場地限制,僅僅展出了62名藝術家的80多件作品。“像海南青年雕塑家黃世來的雕塑作品也不錯,很遺憾落選了。”海南雕塑家李剛說。
“此次展覽名家薈萃、精品迭現,藝術家們以當代生活為主題進行創作,展品多為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人物、山水、動植物等,我們不僅可以看到美妙非凡、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還能感受到南北不同文化間的碰撞。”海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阮江華介紹道。
在他看來,海南既有海納百川的海洋氣質,又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將藍色文明與黃色文明兩種文化特性兼容并包,與本次展覽主題不謀而合。而海南參與主辦此類展覽,不僅能加強海南與外界的溝通與聯系,還能提升自身的藝術文化品位。
“海口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廣州作為‘一帶’的排頭先鋒,西安作為‘一路’的重要起點,在海口、廣州、西安交替舉辦南北雕塑聯展便具有了豐富的象征意義和現實意義,對增進中國多地雕塑家的交流合作,相互借鑒、共同提高具有良好的推動作用,為創作更多具有當代性與地域性相融合的雕塑精品注入新的活力。”陳學博認為。
(編輯: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