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家眼中的海口老街之美”作品展吸引了觀展者。
①
②
③
④
⑤
海口騎樓老街,不僅是我國目前保留最大的騎樓建筑,還是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街區。透過騎樓老街,不僅可以傾聽那些激蕩人心的闖海故事,更能看到海口的百年變遷。日前,由海口市委宣傳部、海口市文聯主辦,海口市美協、海口南洋騎樓老街研究會等承辦的“歷史的溫度——油畫家眼中的海口老街之美”作品展,在海口水巷口國新書苑展覽館舉行,吸引了各方目光的聚焦。同時舉行的學術研討會,引發了眾多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對海口美術館建設,以及如何更好地藝術推介騎樓老街這張海口文化名片的熱議。
①李生琦(海南)油畫《春臨老街》。
②陳和西(湖南)油畫《老街》。
③王銳(海南)油畫《窗臺》。
④王琨(天津)油畫《懷舊之一》。
⑤易武(海南)油畫《水巷口街景》。
A
20省市油畫家創作海口老街之美
畫作是有溫度的,無論是從展覽者還是從觀賞者的眼里,均可感受到。“歷史的溫度——油畫家眼中的海口老街之美”作品展,以精美的油畫作品溫暖人心。
展出的是從20個省市55位油畫家歷年來創作的百余幅作品中精選出的60幅。“這里的每一幅作品,或稚拙淳樸或酣暢老辣或寧靜悠遠或喧鬧明快,畫家各自為我們展現了他們面對騎樓時的獨特感覺!”海口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洋說,畫展從人文藝術的角度去詮釋海口老街百多年一棟棟飽嘗歲月滄桑的歷史痕跡,感受時代特有的交匯,以及海口與內陸和南洋之間諸多血緣、經歷、文化、習俗的聯系。
“歷史難免滄桑,但更多的是溫暖,就如騎樓老街,既有歷經戰火、朝代興替之滄桑,更多繁榮發展之溫度,把它足跡記錄下來,把其中的經驗、價值挖掘出來,發揚光大,不就是激勵后人繼往開來的力量和溫度嗎?”海口市文聯黨組書記潘善武在畫展開幕式上激動地說。
在聚集美術、理論、文學、哲學、建筑等各界專家的研討會上,策展人、海口市美協主席王銳興奮地說,海口騎樓不僅是包容與開放的縮影,也是海南望向世界之窗的一把鑰匙。“所以當我們用油畫的表現形式來展現騎樓之美時,它的意義不止于分享藝術家們的視覺體驗,更是創造性地將兩種不同的文化連接在一起,從而激發著我們對歷史的追憶和未來的想象。用油畫來展現騎樓之美,也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構建海洋文明與文化強國夢的美好憧憬!”王銳說。
從展覽開幕到結束半個多月的時間里,偌大的展廳里,觀展者絡繹不絕,幾乎每幅畫作都給觀展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聞單位工作的關女士說,她不僅觀賞、拍照,還不時想起那幅《老街夜市》:“夜市燈火溫暖,天空藍得深邃,那幅畫作的市井煙火氣,像是從百年歷史穿越而來,是鄉愁般地慰藉人!”
微博區域媒體人、海南著名時事評論員矢弓觀展后,在他的微博中寫道:走進水巷口的國興書苑二樓,人們發現,畫家筆下的海口騎樓,原來還有這么一番風韻,朦朧中顯露風骨,陳舊中凸顯新奇……人們以為90歲的海口,700歲的老街老了,沒想到掛在墻上還這么年輕。
海南知名畫家、原海南省美協副主席陳奕文說,這個畫展的名字很好,“歷史的溫度,的確如此,我們騎樓老街現在是欣欣向榮,另外也可以從畫展里面看到我們畫家的激情,看到溫度!”
“從騎樓老街的歷史溫度,我感覺海口的溫度在上升,海口的藝術氣質越來越濃!”海南當代藝術家協會主席、海峽兩岸“桂冠詩人”雁西坦誠地說。
B
老街文化亟需多種藝術展示
自2012年始,在海口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海口市美協聯手觀瀾湖集團實施“觀瀾湖藝術寫生計劃”時,便有意識地邀請了國內油畫名家在騎樓老街進行寫生創作。四年來,不僅積累了大量反映海口騎樓老街的油畫經典之作,出了畫冊并擇優舉辦了此次展覽,更為海口老街的研究與宣傳打開了另一扇窗。
有專家建議,期望通過此次展覽,能對海南的地域文化及中國油畫地域性的探索有所研究,對海南美術界的后學者能有所啟示。更多的建議則是,應有更多的藝術形式展現騎樓老街文化。海口市政協副主席厲春在研討會上發言說,不僅煥然一新的騎樓老街部分街區有吃喝玩游購娛,而且整個老街都有很深的文化與內涵,期待更多的島內外藝術家以不同的藝術和方式來描繪騎樓,展現老街的獨特魅力,不斷擴大它的影響力。
海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馬良說,“老街畫展”在老街舉辦有接地氣等諸多意義,“完全可以通過不斷舉辦的畫展,多層次多角度的聚焦老街,來反映都市文明與商業文明。”
“用油畫來表現騎樓,也不能僅僅局限于寫生。”海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牧之建議說,現場寫生只是一個很短的片斷,如果能把這個時空拉長,給畫家們多一點時間,相信創作一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這個油畫寫生展覽,應該說是反映騎樓老街面貌的第一步。”海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易至群說,他詳細觀展后,覺得有點不太過癮,主要是覺得很多畫作視平線是一樣的,中國的藝術是道、氣并重,他認為這些寫生作品還缺少了一點點精神的東西,也就是“道”,當然第一批已經很不簡單了,而且是全國各地來的畫家拿出這么多的作品,“我覺得海口騎樓老街的那種內在神韻和精神氣質,還可以進一步發掘,從文化藝術和精神的角度發掘更深,相信作品會更深刻,顯示的精神力量會更強大。”
黑龍江省美協副主席王雋珠說,他很慶幸參加此次展覽和研討會,他認為總體上展覽水平很高,有很多精華在其中,更讓他高興的是,他發現海口騎樓老街街區是包涵歷史文化等諸多方面的一個富礦。
C
期待美術館收藏“藝術海口”
“用畫筆來描繪,傳達海口騎樓的美,是共同的愿望。”海口市美協名譽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丁孟芳說,?延續了百年的騎樓是海口地標性的建筑,它是中西藝術結合之地、海口歷史文化的底蘊,每位藝術家面對它都會充滿激情和創作的沖動。
海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陳研透露說,她畫騎樓已畫了一個系列,是從民國時期畫到近幾年對它的修繕。海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生琦也準備畫100幅騎樓老街的作品,作為他眾多畫作中的一個新系列,他們都期望將來能向公眾展出他們眼中的騎樓老街之美。
海南省雕塑藝術研究院院長、旅德雕塑家程連仲在2012年海口市為中山路“歷史再現”征集雕塑中,創作了“老爸茶”、“鏡面”和“小孩拉黃包車”三個雕塑,成為三處新景觀。程連仲說,他感覺騎樓老街就是藝術家們的老師,它就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典范。
“油畫家眼中的海口老街之美”作品展引發了藝術家們對展覽活動與場地等諸多方面的思考,眾人探討海口的文脈延綿,梳理海口城市的精神與氣質,畫家胡琪、陳奕文建言多舉辦“藝術海口”的展覽活動,讓老街的美不僅以文字、圖片的形式活在書籍里,也可保留在一幅幅生動繪畫作品中。著名畫家易至群則直接呼吁作為省會城市的海口要有一個美術館,讓優秀的藝術作品也有收藏之地,“已是二線城市的海口一定要建個美術館,才與城市文化相稱。”
?
?
?
相關鏈接:
棒!海口老街穿“新衣” 居民齊點贊探秘尋蹤之海口老街巷如何留住海口老街的老味道? 專家獻計獻策 ?
(編輯:余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