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椰城走筆
    闖海記憶
    來源: 海口網 作者:唐雄 時間:2017-02-15 16:40:51 星期三

      1993年8月,當我得知原先在報社的一幫哥兒們下海到深圳、珠海、潮汕、海南打工,每個都盆滿缽滿,賺了幾萬、幾十萬時,毅然告別了在人們眼中認為是十分理想的職業,離開了那所全國有名的高校。在踏上南下的列車,加入到千千萬萬的打工大軍中時,心里說不出究竟是為了錢,還是為了什么。

      我是和最小的妹妹及我二中時的同學龔誠,一起南下海南的。一過海,我們將行李扔在南航部隊服役的老鄉家,就開始挨家挨戶地找工作。當時想,每月有個五、六百元的固定工資,包吃包住就行了。殊不知,海南人滿為患,原先已經聯系好的一家單位,亦已不知去向。好在過了幾天,一中的同學鄧海平帶了資金過海。通過老鄉的關系,鄧海平在海口市機場路(現藍天路)開了一家排檔。我一邊在排檔上幫忙,一邊尋找合適的工作。

      幾天后,妹妹從東湖人才墻上看到招聘記者的消息,便把抄下的電話給了我。電話打通后,對方很客氣,得知我在武漢工作時參與過畫冊和有關專集的編輯,和企業打交道甚多,對廣告甚為了解,特別高興,叫我去面試。到后,才知道是某畫冊招聘跑廣告的業務員。來海南前,我做過編輯、記者,還擔任過報社的記采發行部主任。因而,面試時毫無懼色,對答如流,還就如何拉廣告提出了不少見解。被錄用后,我白天跑廣告,晚上從六點鐘一直到凌晨四、五點,堅持戰斗在排檔上,且一干就是十來個小時。

      接連跑了幾家單位,沒有拉到一筆廣告,我有些心灰意冷,打起了退堂鼓。對自己當初南下打工的選擇,產生了懷疑:都說海南好賺錢,我跑了好幾天卻毫無進展。于是,便開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白天睡覺,晚上幫著開排檔。

      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正在排檔上忙碌,一輛輕便自行車停在跟前,下來一位青春美少女。這個女孩叫諶小群,湖南懷化人,在大英村一家單位上班,是當初六十多位應聘的業務員之一。

      小諶一邊幫我收拾碗筷,一邊說:“大哥,我在機場路上跑了好幾家排檔,才找到你。你有跑廣告的經驗,也讓我跟著你沾光多賺點錢哦。記得開會時,你在會上提出了一些觀點,按照你的這個思路,一定會有收效,你就帶妹妹一起跑跑吧。”話至此,我只好打消原本打算放棄的念頭,硬著頭皮答應。

      第二天上午八點鐘,小諶就騎著自行車來找我了。我們合騎一輛車,開始東奔西顛。幾天后,居然簽到了廣告。拿到第一筆廣告提成費,我請小諶和妹妹幫忙,大宴老鄉,也開始有了信心。接下來,我們和一同跑業務的羅凡、袁旭、熊偉、王立新、張正標、張煉、宋佐、馬麗亞交流心得,簽到了不少廣告。到當年的12月份,居然拉了二、三十萬的業務。

      錢有了,我和袁旭、羅凡、王立新以每月二千元的價格,租下了一套房,準備開公司,策劃項目,結束打工生涯,自己當老板。但隨著海南宏觀調控,一時找不到合適的項目,不得不又去給人家打工,加入編輯畫冊的行列中。做了一段時間之后,基本沒有賺到什么錢。于是,我們便殺回內地,做了一個項目。返回海口后,海南濤聲依舊。憑借幾年闖出來的經驗,我們做起了自得其樂的自由廣告人。那幾年,我們幾乎沒有拿過一個月的固定工資,除去房租、電話費,一年還能剩下不少錢。

      如今,朋友們大多回了內地,有的還用在海南賺的錢撐起了一片屬于自己的領地。而我,仍舊還呆在海南,在干了一段時間的自由廣告人之后,居然坐在辦公室編起了報紙、雜志。朋友們想不通:“老朋友,還是做個自由廣告人吧?”對此,我無言以對。做自由廣告人,的確無拘無束,悠閑自在,想跑便跑,不跑就睡覺,上歌廳、喝茶聊天,悠哉游哉。但我深信,我從事的事業,終究會有成功的一天。打工,不一定就是為了發財,而是為了活得充實、愉快!

    (編輯:余冰月)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